程明君
摘要: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生活化情境可以構建道德與法治的高效課堂?;诖?,本文結合教學經驗,從生活化情境角度出發(fā),提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以期能起到行之有效的效果。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時期;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6-0012-01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實施該課程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實施該課程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只是一味的講解和說教,而是要指導學生從生活中體會課本知識所表達的道理,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具體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在本文中簡單闡述了初中道德與法治在生活化情境下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1.營造真實性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真切情感體驗
真實的教學情境是生活化教學的基礎,教師營造真實教學情境才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能夠根據生活經驗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這種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習內容,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考生活問題的能力,使他們通過分析,進行自我總結和修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例如,教師在講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華一家親》時,可根據教材內容采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圖片和視頻,創(chuàng)設真實教學情境。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歌曲,展示五十六個民族不同的服飾、飲食等視頻,使學生了解我國各民族不同的風土人情,感受各民族不同的民俗文化,教育學生各民族都是中華大家庭的一員,各民族在長期的交往中血脈相連、心心相通,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有效的增進學生團結友愛、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教師創(chuàng)設真實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達到強烈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習效率,內化道德品行,進而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教育目的。
2.發(fā)掘生活化教學素材,調動學生課堂參與興趣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的研讀教材,找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充分發(fā)掘能為解決重點、難點服務的生活化素材,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設置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顒咏虒W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處理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惑,有效的提升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授初中道德與法治《走向世界大舞臺》課程內容時,模擬生活化情境,讓學生體會走向世界的形式,提問學生:“你們有過走向世界舞臺的經歷嗎?那請大家分享走向世界的方式有哪些?” 選擇學生來闡述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以走向世界大舞臺為主題的辯論比賽,分設兩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的觀點是宅在家中也能觀世界,另一個小組的觀點是觀世界需要走出家門。在辯論中,學生通過思維的碰撞、觀點的交鋒,培養(yǎng)了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更加深刻理解了走向世界的意義。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進行引導、評價和激勵,給學生答疑解惑,使辯論不偏離方向,告訴學生宅在家上網雖然能走向世界,但是不真實,所以我們要重視現(xiàn)實生活交往,不能沉迷于虛擬空間,進而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諸如此類,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歷,采取不同的活動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
3.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鍛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教師要合理的定位自己,發(fā)揮課堂引導作用,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聯(lián)系教學內容設置問題,多讓學生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而不是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不僅可以更好地學習新知識,而且可以鍛煉思維,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要減少自己的講解,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來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時,營造生活化情境,采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現(xiàn)在的社會回到家中就有燒好的熱水,提前打開的空調,熱好的粥……提問學生:這些說明了什么道理?答:科技的發(fā)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新能夠點亮美好生活。教師展示提前準備好的案例,在某學校開展的創(chuàng)新比賽中我們看到了雨天夜晚不方便出行,在雨披帽子上裝上燈、塑料瓶制作手工藝品等等不同的創(chuàng)新,提問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是來自哪里?從而讓學生了解生活中處處有創(chuàng)新。然后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故事。教師創(chuàng)造生活化情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自主學習,進而理解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基于生活化情境構建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可以有效的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緊跟時代步伐,置身生活實踐。為此,教師在實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時,要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日常生活的融合,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構建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使學生能夠把學習和生活相結合到一起,在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提升能力,用習得的知識指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桃.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6).
[2] 馬富輝.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析[J].中華少年,2019(24).
[3] 宋淼.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6).
[4] 季月平.教學藝術:學生進步的階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新思考[J].考試周刊,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