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中
【摘要】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而,教師在開展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興趣,以此提高其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主要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進行重點探討和分析,以期能夠促進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滿足自身學習需求.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學生;主體地位
當前教育所提倡的教學理念,就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其所具有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中,增強其數學思維.而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也要發(fā)揮其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強化學生參與意識
站在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師要對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的有關變量進行有效控制.在多個變量中,學習動機對學生學習產生重要的作用,不僅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催化劑,同時還是具有情感性的重要因素[1].因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探索知識領域中.這就需要教師注重這方面,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程教學的積極性.如,在給學生講解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公式時,教師可為其介紹高斯在解答“1+2+3+…+100=?”的故事,這樣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再如,講解橢圓知識時,教師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的有效聯(lián)系,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油罐側面曲線所具有的性質進行思考.在這種問題的引導下,能夠喚醒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并逐漸形成數學學習的知識心理指向.經過實踐證明,通過這種調動學生學習動機的方式,在強化學生參與意識上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對此方式的應用予以足夠的重視,以此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二、創(chuàng)建民主、開放的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結合新課程,了解到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的創(chuàng)建出開放且高效的課堂氛圍[2].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加強其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并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堂權利.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保障學生所享有的參與權
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為學生在學習上提供具有一定典型性且較為完整的感性材料,其間,還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操作、計算和思考.促使其能夠逐漸發(fā)現數學知識中所存在的規(guī)律,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二)確保學生享有討論權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討論,是調動其進行自我探索的重要手段.這種形式,不僅有助于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還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合作意識.
(三)要讓學生享有質疑權
教師要想能夠在教學中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則要注重對學生對質疑勇氣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進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
三、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結合實際調查可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數學這門課程容易產生畏懼心理.針對這種現象,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以此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3].比如,在教學“函數”這節(jié)知識中,部分學生則認為這節(jié)知識比較難理解.這時,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學生生活,引導其尋找出變量間的關系,如體重與年齡的關系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這門學科與生活存在的聯(lián)系.另外,教師還可讓學生結合函數所具有的意義,預知可能會發(fā)生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還極大的激發(fā)其學習自主性,進而提高自身數學學習能力.
四、鼓勵參與挖掘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的潛能
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的挖掘,在培養(yǎng)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作為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實踐中挖掘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4].為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調整過去所使用的程式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讓其發(fā)揮想象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問題思考的主動性.
對教師而言,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是其工作的主要目標,因而,教師需要不斷鼓勵學生踴躍參與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探索知識,并解決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要在教學中結合具體內容創(chuàng)設出較為和諧且寬松的學習氛圍.
五、結 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有效性,則必須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此能夠更好地滿足新課改要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體現學生數學教學地位中,教師可從多個方面進行,即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以此強化學生參與意識、創(chuàng)建民主、開放的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學習興趣、鼓勵參與挖掘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的潛能等.通過這幾個方面的改進,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還使得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小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讓位,自主發(fā)展[J].華夏教師,2017(14):80.
[2]王濤.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如何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深化學生主體地位[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775.
[3]張玲.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J].現代農村科技,2016(21):65-66.
[4]張濤.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實踐探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