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善志
摘 要:基于對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首先,闡述生活情境教學法基本內容。然后,分析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有助于提高學生探究能力。最后,為將生活情境更好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給出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氛圍、生活情境要符合實際、合理安排課后作業(yè)等有效策略。
關鍵詞:生活情境 小學 數學教學
想要學好數學,需要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同時具有較強邏輯性,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所以,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小學數學是學生奠定數學基礎的關鍵階段,所以,老師的責任更加重大。為在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老師需要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及學習特點等,采取有效教學手段。小學數學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教學可以得知,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將針對生活情境基本概述,以及生活情境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策略進行相應闡述。
1、生活情境教學法基本概述
在人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當中,包含了數學知識、語文知識、物理知識等,所以,可以將生活作為一個知識系統。由此也可以得出,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但卻高于生活。數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是為學生更好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所以,生活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具體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知識、體驗生活,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將所學知識更好應用[1]。生活情境教學法還具有形象化與生動化特點,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具有積極作用。利用生活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更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難題,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為未來數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作用
2.1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的教學方式,主要就是在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逐漸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與關系。然后讓學生形成數學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及時發(fā)現身邊的數學知識[2]。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數學知識,讓數學知識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學生未來更好學習數學奠定基礎。
2.2有助于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最主要就是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以及各方面素養(yǎng)等。將生活情景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老師在課堂中為學生舉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或者與數學知識有關的案例。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提高學生探究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
3、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3.1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氛圍
在將生活情境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時,老師需要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以及知識接收情況,然后結合學生特點,設計相應的生活情境。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這樣課堂中的緊張感將會被緩解,學生精神將會得到放松。而且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學生身高是多少?學校到你(學生)家的距離是多少?”首先,老師可以提問一個學生,讓學生說出自身的身高,然后再提問另一個學生,讓學生說出自身的身高。接著讓兩名學生對比計算,身高相差多少。這樣通過兩名學生的討論與計算,可以得出相應結果。與此同時,前后座或者同桌之間可以比對彼此身高差,通過討論學習氣氛將會得到緩解,為后續(xù)教學工作提供保障。
3.2生活情境要符合實際
在將生活情境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時,需要保證生活情境與實際生活相符合,切不可偏離實際,如果生活情境與生活實際相背離或者過于浮夸,不僅生活情境無法達到良好教學效果,而且學生的思維將會被誤導,制約學生更好發(fā)展[3]。所以,需要保證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符合學生學習,貼合生活實際。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更好實現教育目標。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生活中的長方形有哪些?生活中的正方形有哪些?”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問題的提問,學生將會積極思考老師的問題,然后結合自身實際生活回答老師問題。
3.3合理安排課后作業(yè)
如果想要使生活情境更好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同時達到良好教學效果。除了在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而且需要對課后作業(yè)進行科學合理安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展開數學學習。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相關知識內容時,老師在課堂中以及向學生講述基本的知識內容。然后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同學們放學回家走的是哪個方向?”這樣學生在放學回家時,會用老師在課堂中所講的知識內容,判斷出回家時應走的方向。通過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及學生的實踐,在幫助學生剛好利用已學知識點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興趣將會被調動,促使學生未來更好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學生奠定數學基礎的關鍵階段。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需要將生活情境應用在其中。將數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生活情境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可以保證課堂的趣味性與生活性,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知識內容,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需要肩負起自身責任,采取不同措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使數學課堂更具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鄭云.基于數學素養(yǎng)提升視角的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實施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36.
[2] 侯述華.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92.
[3] 趙國軍.試論“一課二教”教研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學周刊,2018(0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