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兵鋒
摘 要: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階段一門基礎性學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基礎之上的。它的目標是加速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就要加強與學生周圍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也就是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加強對思想道德的認知,學生只有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當中才能夠使得他們的學習取得實質(zhì)性的進展,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道德與法治;生活情境
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作為基礎性的學科,它是以初中階段學生的生活作為基礎的,在道德與法治施教過程當中,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與法治素養(yǎng)。新課改在不斷推進,這就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在教學理念方面做出改變。適應當前教學需求的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可以使學生在富有生活氣息的真實環(huán)境當中進行學習,在此過程當中,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能夠促進教學的高效進行。鑒于此種情況,老師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推進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
一、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結(jié)合實際生活,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致
道德與法治屬于在初中階段的學科當中基礎性很強且與生活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學科。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起到指導性的作用,就學科本身而言,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正是基于此,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就會感覺索然無味、枯燥不堪,因此,他們的學習興致就會喪失。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就要結(jié)合學生周圍的生活實際開展教學,這樣就會使得課堂氣氛充滿生活色彩,富有趣味性,也才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致。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教學,爭取使教學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努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當中來,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老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需要立足于生活實際,主動引領學生考慮有關教學目標方向的問題,使得教學能夠高效開展。
二、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啟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與新課改適應的新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來進行施教。這樣就會使學生能夠有更加真實的體驗。在進行生活情境營造過程當中,需要結(jié)合學科的特點和學科內(nèi)容,目標在于引領學生真心關注實際生活與社會生活。這就需要老師費心通過各種渠道大量搜集國內(nèi)外的一些與生活密切的時事資料和與鄉(xiāng)土貼近的生活實例或者新聞之類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能夠設計或者歸納實際性的問題。例如,進行“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知識過程當中,老師就要求學生能夠就“自我保護”這個話題設計有關的卡片,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自行完成對卡片的設計,它的內(nèi)容可以涵蓋“出現(xiàn)天災時的自我保護”措施和方法。
其中還有出現(xiàn)特殊情況時的各類報警電話以及面對陌生人時的防范舉措。這樣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可以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需要在學生設計好卡片后給予指導性的意見或者建議,這樣就會有助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
三、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組織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實際生活教學過程當中,課外生活化實踐活動能夠把課堂教學知識延伸到課外,這樣就會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組織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參與多樣化的社會實踐,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可以驗證在教學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還能夠使學生的生活體驗有所增強,感悟能力有所提升。例如:教學“維護國家安全”知識過程當中,老師就可運用多媒體對習總書記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及生態(tài)、資源、科技等圖片、視頻資料為學生進行展示。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進行參觀學習活動,這樣的教學能夠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它主要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生活經(jīng)驗,能夠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當中產(chǎn)生共鳴。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過程當中就要使學生圍繞在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當中,這樣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教學的實效性。
四、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當中的熱點,升華所學知識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目標是使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觀念有所增強,這樣就會使學生在社會中充分發(fā)揮他們自身擁有的價值,能夠非常容易地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結(jié)合,使學生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距離更近,能夠使教學更加優(yōu)質(zhì)高效地開展。
綜上所述,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過程當中,老師需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富有生活色彩的教學課堂當中,才可以更加熱情地進行學習,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與法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金春.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8(43):125.
[2]孫愛雪.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淺談[J].魅力中國,2018(1):9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