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君
摘要:眾所周知,美術是學生比較喜愛的一門課程,它能夠帶給學生無限的遐想與快樂。通過美術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培養(yǎng)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獲得心靈的凈化與智慧的啟迪。但是以往的初中美術教學模式較死板,使得大多數(shù)中學生失去了美術學習的樂趣,課堂效率可想而知。那么作為新時期一線工作的教師來講,我們該如何開展美術教學呢?
關鍵詞:初中美術;優(yōu)質(zhì)課堂;興趣;創(chuàng)新;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6-0039-01
不容否認,以往的初中美術課堂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美術教師簡單地教學生畫一些作品,很少教授學生美術專業(yè)知識,課堂效果不明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新課標對初中美術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美術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感受其內(nèi)涵,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
1.美術教學切勿呆板,重視創(chuàng)新
審美教育成功滲透于初中美術教學的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眾所周知:模仿雖是人的本能,但吸收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和造型技巧,不等于克隆似的依葫蘆畫瓢,何況國內(nèi)大量的印刷品印刷技術有限,明暗、色彩等方面與原作比欠準確,也無法達到臨摹目的。過去的“依葫蘆畫瓢”不但影響了學生感知認識,而且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即使美術高考中的中榜者,也是“高分低能”。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貫徹“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想象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啟發(fā)式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掌握基礎知識和發(fā)展智力,教師適當安排學生走出課堂,在開闊了學生視野的同時又提高了他們的思維想象力。實踐證明:一個成功的教學方法,就是教人認識和掌握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形成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想象力就是最可貴的能力。假如學生沒有想象力,也就不可能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李正天的課堂有效方法進一步證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要有具體的個別的事實、概念,表象的識別和記憶,而且要啟發(fā)學生能識記一般的事實、要領和表象。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從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出發(fā),讓那些在臨摹作品中遇到的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的內(nèi)容、形式、色彩、形狀、比例和空間等作業(yè)聯(lián)系起來,形成自己的審美意識,證實審美是通過視、聽、形、色、味等心理構建的,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2.興趣培養(yǎng),鼓勵自主
不容否認,美術學習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美術學習的重要因素。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美術的興趣,他們才愿意積極地參與美術學習,從而對美術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興趣愛好對于學生學習美術非常重要,倘若學生沒有任何興趣,他們就無法從內(nèi)心感受美術作品的價值,更無法親自完成美術作品。因此,要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yǎng)。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shù)厥褂靡恍┯哪恼Z言和動作授課。美術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或者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到他們本來認為枯燥無趣的美術知識。美術教師要盡量避免照本宣科的授課方式,在上課之前要對授課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美術學習充滿樂趣。同時相對于美術知識的講解,學生更感興趣的可能是美術教師的現(xiàn)場作畫。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示范,當然也可以準備一些電子錄像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了解美術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事實證明,學生對教師現(xiàn)場演示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他們非常愿意模仿教師的動作、姿勢進行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美術作品時,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術教學不應當僅僅在課堂上,更應該在課外的活動中。組織美術課外活動,可以為一些愛好美術的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和表現(xiàn)自我的平臺。因此美術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課程安排狀況,與學校領導以及校外的藝術工作者進行溝通,適時地開展一些美術課外活動。
3.重視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習情感
提問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教師仔細、深入地研究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并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識基礎,精心設計問題。這樣才能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更富有活力,更自然、多樣。比如,基于學生認知,選擇有效問點。對于有效的提問來說,首先要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使學生對于答案的獲取不會過于簡單。因此,對于初中美術課堂提問的設計,應從學生所掌握的原有起點出發(fā),由此才能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引導,并使其積極參與有效的美術學習活動。提問的設計正是基于學生的認識起點展開的,所以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效率?;谡J知關鍵點,選擇有效問點初中生學習美術存在非常顯著的認知關鍵點,如果能夠充分把握這一關鍵點,就能確保美術學習的高效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盡力把握學生的認知關鍵點,并以此為問點設計問題,這樣才能保障高效的美術學習。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大師的作品,并連續(xù)設計幾個有意思的問題,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展示油畫作品向?qū)W生提問:“對于這幅油畫,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你怎樣看待它的結構與布局?”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當學生已經(jīng)具備初步的欣賞水平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理解與感受提出合適的問題:“你欣賞這種創(chuàng)作風格嗎?”對于上述問題的設計來說,既要從學生認知的關鍵點出發(fā),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又要不斷引導,以燃起他們主動探究的熱情。上述教學案例中的問題設計,正是基于學生的認知關鍵點展開的,由此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對作品展開深入而細致的鑒賞,并使其受到審美感受的熏陶。
總而言之,新時期,對于初中階段美術學科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過往呆板的學習模式;重視課堂提問等等教學方式的確立,從而真正的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