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允
摘 要:打造高效課堂是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總設計師”,要不斷探索研究,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新理念,優(yōu)化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能。
關鍵詞:高效課堂;優(yōu)化教學;素質教育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的教學質量,讓這40多分鐘最大程度地發(fā)光發(fā)熱,是搞好教學工作的保障。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每節(jié)課的結束,我們的教師都應習慣地回顧一下教學過程:我向學生傳授了什么?學生能從課堂中學到了什么?一個課堂是高效的,從外部和結果上看,就是學生的成績好;從內部和過程看,就是學生學得好。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順應了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精神,但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何種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最大程度地使學生在短短一堂課里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好的方法,養(yǎng)成更科學的習慣,讓學生的學習和興趣得到豐富和加強,真正享受到一堂堂務實、高效的教學。那么,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呢?
一、準確把握目標,做好教學準備
就像深夜歸航的船只最渴望看見燈塔上明亮的燈,那是它的方向和目標,我們的語文課堂也需要一盞指路明燈,那就是明確、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支撐。教學目標的定位要合理,切不可偏高或偏低,要讓學生踮起腳就可以夠到,努努力就能達標。就像籃球筐的高度,太高或太低都是不科學的,太高投不進球就會信心受打擊;太低容易灌籃就會因為滿足而止步不前。因此,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本,將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等因素綜合考慮,制訂出科學、系統(tǒng)、合理的教學目標。
如果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先存儲一缸水。高效課堂更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備課:教學時間的分配、教材的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教學重難點的突破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能把握節(jié)奏,為高效課堂教學打好頭陣。
二、精心引導學生,展開教學序曲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是西方一位教育家對于教學的觀點。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活潑、好動、愛玩,對于學習提不起興趣,教師開始新課時不要急于灌輸知識,而要先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讓他們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好玩兒的事。例如,可以結合課堂知識設計或文藝、或搞笑的、或生動形象且富于感染力的引導文字,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圖片、漫畫等,由一粒沙看世界,把語文和生活相關聯(lián),觸及學生興奮點,這樣學生就能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身心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當中。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便具備了旺盛的生命力,教學從感染學生開始,通過熏陶、轉化,育人于無形。
三、構建和諧課堂,融洽師生關系
心理學家認為: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讓人感受自由、產(chǎn)生安全感、在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有利于知識的生成。語文教學是愛的藝術,課文中到處洋溢著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關懷。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首先,微笑示人,這種平凡的自然表情產(chǎn)生的力量卻是巨大。笑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意;是和風,是細雨,滋潤學生的心靈。讓我們把微笑寫在臉上,帶進自己的課堂。另外,課堂中教師要結合知識創(chuàng)設貼切的情境,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有趣、有益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便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完全融入一起。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樣學生感受到和諧、濃厚的學習氣氛,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四、實施小組合作,主動學習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促進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引導學生自動思考與探究的意識,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合作學習中,學生互相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傾聽他人的意見,既是小老師,又是小學生,既參與教學,又參與聽課。要注意的是,設計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應該是適合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與其他小組再討論解決,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收獲的知識無疑比只聽教師講解印象來得深刻。
五、精心錘煉語言,創(chuàng)造個性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指出: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效率。語文教師能呈現(xiàn)出高效課堂,首先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文學素養(yǎng),這樣才能為學生解讀教材中的一篇篇經(jīng)典美文,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表達,挖出深層次的含義。而教學語言的質量直接制約著教學效率的高低,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老師精心錘煉課堂語言,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不同感情,教學語言隨情而變,隨境而遷。
不同課文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而文無定法,教無定法,而貴乎得法。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大膽探索,在課堂中教的得法,讓學生也學有所得,從而全面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許晴.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實現(xiàn)教學減負增效[J].吉林教育,2010(2):81.
[2]劉童倩.語文課堂個性化教學初探[J].新疆教育,2013(3):3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