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
【摘 要】體驗式學習與青少年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相符,在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過程中,體驗式學習有著很關鍵的作用。本文就中學化學實施“體驗式學習”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化學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傳統(tǒng)的教育倡導“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體驗式學習”也不能很好的開展。開展體驗式學習的研究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知識的拓展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相關的化學知識。
一、體驗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體驗式學習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比較有效的學習方式。體驗式學習主要強調學習者的感知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進而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發(fā)展素質。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生的探索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智力、學習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情感、科學態(tài)度和能力,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在創(chuàng)造性中獲得新知識,享受成功的喜悅。
開展體驗式學習的教學形式很豐富,為了更好的實施體驗式學習,我們要根據化學課堂中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對象進行精心設計教學策略。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體驗式學習的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激發(fā)學習體驗
設置良好的體驗情境是體驗的開端。教師提供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對材料的要求是要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貼近學生的生活,內涵知識和生活的經驗,能夠引發(fā)學生對其的思考。
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學時,我特意灑點香水,課上我會問,你們都聞到香味了嗎?為什么會聞到?再展示兩杯水,問:“憑眼睛誰能告訴我哪杯是糖水,哪杯是清水?”學生帶著疑惑進入本節(jié)課題, 這樣乏味的課程就即刻生動起來了。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就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本章節(jié)知識點了。
2.再現(xiàn)歷史情境,促進學習體驗
多媒體再現(xiàn)歷史情境,為了解決文本呈現(xiàn)教學信息過于抽象的問題,多媒體模擬生動具體的場景,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學習《苯》時,根據其分子式,學生紛紛猜測其分子結構中肯定含有雙鍵或叁鍵。當學生看到苯不能使溴水和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時,便陷入了茫然。這個時候,我會開始播放電影《苯的傳奇》。一個聲音敘述著:“確定苯的結構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直到有一天,凱庫勒夢見蛇盤繞著咬住尾巴,靈感突現(xiàn),得到了苯分子的結構。直到1988年通過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科學家們終于觀測到了苯分子的結構,果然是六邊形的結構!”這樣學生完全被科學家的精神和靈感征服了。
“再現(xiàn)”出一幕幕豐富多彩的事實寫真,再現(xiàn)事物本源,讓學生去體驗,剖釋事實,讓學生去思考,體會事實。
3.積極引導和探究,加深學習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經常進行探究性教學的嘗試,以符合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來加深學生學習的體驗認識,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例如,在學習金屬Na的化學性質時,我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認為Na能否置換出CuSO■溶液中的Cu呢?”一部分同學認為能,另一部分同學認為不能。這時我把他們分成兩組,按照各自的思路設計出實驗方案,并親自檢驗各自的方案是否合理。這樣的教和學能夠一定程度上訓練學生的探究技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認知水平。
4.組織調查訪談,加深知識內化體驗
回歸生活,讓學生在應用中體驗。走出教室,將書本上的內容與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個人經驗。
例如在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后,我組織學生參觀當?shù)刈詠硭畯S,讓學生找出自來水廠處理原水的幾個關鍵步驟。通過類似的實踐探究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搜集、閱讀有關資料的能力,消化課堂所學知識,這樣訓練的效果是筆頭作業(yè)練習無法相比的。
5.及時反饋和完善,鞏固學習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質疑情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來理解這個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教師及時予以引導和啟發(fā),鼓勵學生成功。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盡量讓學生獲得正確的學習體驗。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有些隱含的、不易發(fā)現(xiàn)的錯誤,教師需要進行一些調研,動動腦,想一想,發(fā)現(xiàn)錯誤所在。
6.構建平臺和氛圍,鼓勵學習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一些學習基礎差、在學習上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的同學,教師應積極搭建學習體驗的平臺并營造良好的學習體驗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并消除自卑心理,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感覺。
總之,體驗式學習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導向的化學教學觀下,充分發(fā)揮了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參與,強調“活動”“操作”“實踐”“考察”“調查”“探究”和“經歷”。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去探索學習,喚起了學生的“求知熱情”,讓學生在“求知熱情”和“求知信仰”的支持下“熱情地求知”,從而促成知識內化,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因此得到真正的展現(xiàn)和提升,從而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萬華.關于體驗式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功能及使用原則,2010.新浪博客
[2]諸葛曉平.體驗式學習在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