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霞
【內容摘要】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講授之間的關系,將基本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注重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除此之外,還需積極開發(fā)各種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給學生。在有條件的地區(qū),可合理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益,并合理且有效的應用計算機及其有關軟件。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和信息技術使用有關的數學教學。
【關鍵詞】教學改革 信息技術 數學教學 學科整合 激發(fā)興趣
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進步,以及信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初中的數學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因此在教學中需盡可能的私用現(xiàn)代化教育的技術和手段,用于提升教學效益,并有效改變教學方式。近些年,信息技術無疑成為對學生數學課堂效率得以提升的優(yōu)良手段,通過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展開的課堂教學,可促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一、信息技術應用便于學生獲取數學知識
信息技術提供的是綜合性對多種感官的刺激,可用手操作,能看見還能聽見,較單一化教師講課更加優(yōu)異。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形象、生動、可控、豐富、交互等,便于學生數學課堂上對知識的獲取。
化抽象為直觀。在教學中,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是以難點,學生了解到概念的共性及本質特征,通過強化記憶可以了解。“函數”是典型概念教學,要促使學生可明晰直觀的了解對于 X 的每一個值,y 都有唯一值與它對應”。通過對信息技術多媒體的應用,可顯示出天氣晝夜變化圖象,以及解析式 y=x+1,可直觀的用動畫及聲音的形式顯示出“對于 x 的每一個值,y 都有唯值與它對應”,可增強學生更加透徹性的對函數概念理解,同時便于提升學生的興趣[1]。
化無形為有形。傳統(tǒng)的教學缺乏充分的圖形支持,片面強調邏輯思維訓練,單純憑借教師的說教和學生的死記硬背。例如:針對幾何“點的軌跡”,學生對“軌跡”并無想象力,僅僅是一些直線或射線。而通過《幾何畫板》顯示的“點”,可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有形地糾成直線或射線,這一動態(tài)的有形的圖形,超出教師“把軌跡比喻成流星的尾巴”的解釋,存在的圖形更加的清晰和完整。
化繁瑣為簡明。突破重難點,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重點。例如:針對初“頻率分布”,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在“60名女學生身高”數據中,教師引導學生找最大值,最小值。在 EXCEL中將 60 個數據輸入進行排序,各組中的頻數一目了然,還可把類似頻率分布直方圖,以及柱狀圖繪出。
化靜止為運動。運動的幾何圖形可產生強烈的印象,刺激人腦視覺神經元。初中幾何《圓》這一章,許多圖形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各知識點都是動態(tài)鏈接的,圖形間蘊藏的結論和規(guī)律是不變的。需要用“平移”、“翻折”、“旋轉”等知識證明“圓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關系定理”和“垂徑定理”等,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可通過《幾何畫板》進行動態(tài)化揭示。針對初中數學中的一些題目,圖形變化有時可能僅僅需要用鼠標移動一個點,但是結論仍然成立[2]。
二、信息技術應用便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人機交互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傳統(tǒng)化初中數學的課堂中,學生占據的是配角的地位,而教師永遠是主角,起著支配性和決定性作用,從教學的步驟、內容和方法上等更多的層面,學生只能被動參入這個過程,教師都事先的安排好。加之數學知識學習中自身的枯燥性,所以教學學生會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成績只會越來越差。而當前社會中新興的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在初中學生學習數學中,提供了交互式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選擇所學內容的深淺上,可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和興趣自我選擇,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作業(yè)選擇出來。人機交互的學習環(huán)境,特別適合于初中數學復習課或習題課,不管是鞏固練習作業(yè),或者是前置知識復習,精選例題講解,針對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均可按照自我實際的情況,設置成不同層次,選擇性地進入相應層次[3]。如此交互式信息技術的數學學習方式,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條件用于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更加學生可主動參與進去,真正成為初中數學學習中的主體。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當做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雙重結合。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中,可隨機模擬結果,通過對計算機的應用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發(fā)生隨機事件的概率;可應用計算機展示幾何圖形或者是函數圖像的運動變化過程等等。教師需注重課堂教學的板書,同時加強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提升數學知識獲得有趣性和知識性,提升教與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志榮.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整合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2] 向菲.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整合的研究——以“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為例[D].貴州師范大學,2015.
[3] 劉悅紅.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 有機整合的作用與策略[J].遼寧教育,2016,(2):62-64.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