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富民
【摘 要】據(jù)筆者調(diào)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不容樂觀,真正滲透于語文教學之中的教師不足10%。本文從生本理念出發(fā),提出了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迫切性與重要性。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目標應從模糊走向清晰,生命教育內(nèi)容應從狹窄走向?qū)拸V,生命教育形式應從單一走向多元,并經(jīng)多年實踐成效顯著。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生命教育;滲透;研究
2017年5月,筆者對紹興市五所小學就語文學科滲透生命教育的問題進行了為時二周的抽樣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得出:真正在語文學科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生命教育滲透的老師只占5%,有時候想到偶爾滲透的老師占25%;由于升學壓力注重學生學業(yè)成績及工作繁忙等原因而忽視滲透生命教育的老師占35%,沒有想到也沒有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的占30%。其他占5%。可見,盡管黨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十分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領(lǐng)導教師抓緊抓好。語文新課標也要求語文課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積累語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關(guān)注自然,熱愛生命;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墒?,我們的語文教學離新課標與黨和政府的要求相去甚遠。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那么,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呢?
一、生命教育的目標應從模糊走向清晰
縱觀人教版小學語文1-6年級教材,對小學語文教學應滲透生命教育的目標模糊不清,甚至很少提及。即使是人文性很強的單元課文,如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課文《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等;還是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等。在其單元安排中沒有明確的要求與提示。審視這些單元課文內(nèi)容,其實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材料。但是,我們有的語文教師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大好機會。
案例:2017年5月的一天,筆者有幸參加了市教研室召開的小學語文觀摩課。該教師上的課文就是《地震中的父與子》。她準備了課件,屏幕呈現(xiàn)了故事情節(jié)。圍繞父親執(zhí)著在廢墟中救兒子的過程開展討論,并概述了父親的堅強、堅持、堅守信念等品質(zhì)。
師: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父親,周圍的人們也覺得這是位非常了不起的父親。老師相信他們之間肯定會談論些什么。下面就請同學們用6~8分鐘時間續(xù)寫這篇課文,把你們對這位父親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教師輕聲提示學生:用信念、執(zhí)著、激動、堅持、了不起等詞語,并注意寫作時間的把握……)
師:請寫好的同學上來與大家共享。
生1:周圍孩子們的父母激動地說:如果不是你執(zhí)著地堅持自己的信念,并不怕勞累、不怕艱辛地挖掘,我想我們的孩子絕無生還的希望……
生2:一位曾經(jīng)勸他放棄努力的父親含著激動的淚水緊緊地握住他的手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這位父親可能在心里說,我誤認為他已經(jīng)失去理智或者已經(jīng)精神失常了,其實是他把一腔熱血全傾注在孩子們的身上了……
自始至終,教師講得很投入,學生配合默契,得到觀摩者的熱烈掌聲。但她只字未提要求學生從中感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保護生命。這究竟是為什么?是教育的失誤抑或是教師的遺忘?
因此,筆者以為必須使生命教育的目標由模糊走向清晰,真正關(guān)愛學生的生命應從語文課堂抓起。
二、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應從狹窄走向?qū)拸V
調(diào)查表明,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不僅目標不清,而且內(nèi)容狹窄。如前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真正滲透生命教育的教師不到5%。有的教師由于種種原因根本不把生命教育當作一回事,有的只是偶爾提醒一下,這已難能可貴。小學生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包括生命起源、意義、價值、內(nèi)容、防止侵犯、緊急救助、自救等。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應將這些知識逐漸滲透于語文學科教學之中,潛移默化,細細浸潤;從思想上、觀念上真正確立,實現(xiàn)知行合一,落實到日常生活、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才能有所成效。
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原來的觀念,將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從狹窄走向廣闊。將生命教育的各項內(nèi)容結(jié)合文本慢慢滲透,在潤物細無聲中達到教育之目的。譬如當你教《觸摸春天》一文時,你可以引導學生透過文句表層向深層思考,小女孩為什么要張開手指放走蝴蝶?她在觸目春景的過程中感悟到了什么?小女孩觸摸春天的過程難道不是熱愛生命、珍愛生命的過程嗎?先易后難、逐步深入的思考,可使學生品味文本的深層內(nèi)涵。
三、生命教育的形式應從單一走向多元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不僅應目標清晰、內(nèi)容廣闊,還須在形式上從單一走向多元。其生命教育的形式不可僅僅局限在有限的課文上,而應向多元方向拓展。譬如在經(jīng)典閱讀教學中滲透,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在專題演講比賽中滲透,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在課外閱讀中滲透,在關(guān)愛孤寡老人愛心活動中滲透,在語文與生活溝通中滲透等等。關(guān)鍵是你有沒有這個意識,有沒有這個動機,有沒有這個計劃,有沒有關(guān)愛學生這顆愛心,有沒有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和保護生命的理念和行動。
就課外閱讀中滲透生命教育而言,你應為學生開列書目,指導學生如何閱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把握作品主旨,如何從作品人物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品德中領(lǐng)悟生命的可貴;如何從作品人物那“先國家而后私己”的品質(zhì)中體悟人生的價值,又如何從作品人物那“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的胸襟中品味人生的真諦。
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形式多樣,貴在得法、適時、恰當。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明確生命教育目標,拓寬生命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生命教育形式,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方能見效。
【參考文獻】
[1]鄒馥陽王朝.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訅研究,2016.(33)
[2]任玉霞.探討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生命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4.(34)
[3]鮑陸勝.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