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招瑩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憑借其自身的優(yōu)勢,最近幾年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各位專家學者的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們置于主體地位,通過學生分組后對問題的質疑、討論、交流、解決等一系列流程,使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本文主要結合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情況,詳細分析了小組合作教學對學生和老師的重要意義,剖析了目前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最后給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 小學科學;科學教學;小組合作教學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人是群居動物,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接觸到的人除了自己的家人,就是每天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了。與老師和同學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這對學生的學習以及身心健康發(fā)展都起著正面的影響作用。但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性格存在差異,部分學生比較內(nèi)向,不愛與人交流,其人際交往能力可能會稍弱。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老師可以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來進行分組,使不愛說話的學生也能開口與組員共同討論和合作,這對培養(yǎng)學生們?nèi)穗H交往能力是十分有幫助的。
2.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F(xiàn)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個性都比較獨立,不太能理解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有利于讓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去幫助團隊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為團隊貢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們意識到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有些事情僅僅憑借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但是如果團隊中的每個人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困難或許就迎刃而解了。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3. 有利于加強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之一。目前的學生,對一門課的學習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這門學科教師的喜愛程度,如果學生喜歡這門學科的教師,與教師的關系融洽,他們就會更認真、更主動地學習這門課,學習效果就會更好;如果與一門學科教師的關系很僵,他們就會把這種不喜歡轉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進一步導致對課程興趣的喪失。而在小學科學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弱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各小組置于課堂學習討論的中心,有利于加強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1. 學校對小組合作學習給予重視和支持。想要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學校對小組學習模式給予重視,為學生們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提供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支持。首先學校應該淘汰掉陳舊的教學設施,使用新型現(xiàn)代化教育設備,有利于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去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在小組匯報展示過程中也能將結果用信息化的設備進行呈現(xiàn)。其次,學校還應該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科學老師開展統(tǒng)一的培訓,來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
2. 老師合理分工,營造寬松自由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就筆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氛圍普遍還是比較凝重和沉悶的,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仍然處于一種拘束狀態(tài),思維無法得到發(fā)散,其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在現(xiàn)實的科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由于課堂氛圍的沉悶,學生在小組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普遍放不開,小組合作學習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很多學生思維無法打開,不能對探究內(nèi)容產(chǎn)生聯(lián)想或者新穎的看法,導致在小組討論時無話可說,小組合作學習陷入沉默狀態(tài);部分學生也存在比較強勢的情況,不愿意傾聽組內(nèi)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見,每次小組討論時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想法,絲毫不考慮其他小組成員的意見和看法。當這種情況出現(xiàn)時,老師應該及時站出來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合理分工、學會發(fā)揮自己的長處,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出輕松自由的氛圍,有利于更好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3. 創(chuàng)新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采用多元互評的方式。目前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較單一,對學生的指導和激勵作用不大。老師此時可以考慮采用互評的方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進行優(yōu)化。以往的評價主要是由小組進行互評、老師進行點評來進行的,多元互評機制包含多種評價方式:小組之間的相互評價是可以保留的,不同小組之間相互競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斗志;同時老師還可以引入組內(nèi)成員互評,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打分,可以對學生進行很好的監(jiān)督和鞭策作用;自我評價也是可以考慮的,學生在每次自我評價中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每次進步一點點,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進步和改變會是很明顯的;老師可以在最后做一個總結性的評價,多給學生們以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愛上小組合作學習,愛上科學學習,最終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
同時,小學科學教學不應該受到場地的限制,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方式,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進行戶外教學等方式。老師可以在學習小動物、季節(jié)更替這些課程時帶領學生到戶外,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不同季節(jié)校園內(nèi)的變化、觀察蝸牛怎樣爬行、有什么特點等,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進一步愛上科學學習。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老師要努力優(yōu)化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利用各類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給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教育氛圍,積極尋求開放、生動、變化的課堂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最大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文琴. 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與教學策略分析[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11).
[2] 楊茂紅. 新課改下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究[J]. 考試周刊,2017(47).
[3] 吳雪. 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 課程教育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