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彩春
摘要:衢州市將于2019年英語中考中實施“人機對話”考試,檢測學生的聽說能力。英語教師應以“人機對話”為契機,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以培養(yǎng)“會說英語”的學生為最終目標。
關鍵詞:人機對話;英語聽說;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57
衢州市英語中考聽力考試將于2019年開始實施改革,采用“人機對話”的考試形式,運用電腦自動化出題,考生和電腦進行對話,最后電腦自動化打分,完成聽力和口語考試。這就意味著2016年9月入學的七年級學生必須要為三年后的人機對話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作為七年級英語教師倍感壓力,唯有在平時抓好聽力與口語教學,以不變應萬變,迎接2019年的“人機對話”考試,這也是為了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能夠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
一、“人機對話”考試的必要性
由于傳統(tǒng)中考并沒有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考查,導致大部分農(nóng)村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知識點的講解,每節(jié)課給予學生練習聽力和口語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其次是家庭方面的不重視,家長對孩子在英語學習方面尤其是聽說訓練方面的監(jiān)督力度不夠。久而久之,學生在英語這門語言上成了“聾啞人”,聽不懂,不會說。調查發(fā)現(xiàn),每個班只有15%左右的學生能和教師做較流暢的交流。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語音、語調、語氣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口語基礎尤其薄弱。如何改變這種局面?“人機對話”考試無疑是很好的契機。它明確了英語中考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要求,將聽力和口語合二為一,從出題到得分完全自動化系統(tǒng)化,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進行客觀評價。這就迫使英語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重視聽說教學。
二、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策略
1. 夯實語音基礎
語音是一門語言的基礎,規(guī)范、標準的發(fā)音和句子的語調、節(jié)奏是初中生具備良好聽說能力的重要保證。只有學好發(fā)音,才能正確地讀出來,才能聽得懂對方在說什么。在聽的時候,如果本身的發(fā)音不標準,會聽不清楚個別單詞,就會導致聽不懂整個句子的意思。在說的時候,如果發(fā)音不標準,會導致對方聽不明白,在人機對話考試時電腦會無法判斷答案是否正確。那么,如何夯實學生的語音基礎呢?
通常,學生從七年級開始學習音標。筆者在平時的單詞教學中,非常注重每個字母所對應的音標的發(fā)音以及輔音和元音的拼讀。在教授了五個模塊左右的內容后,開始系統(tǒng)地教授48個國際音標,其中包括20個元音和28個輔音。為了避免學生感覺學習音標枯燥乏味,筆者設計了一些針對語音教學的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糾正音標發(fā)音,夯實語音基礎。
活動案例一:把48個音標分別寫在48張卡片上,元音卡片和輔音卡片分別為不同的顏色,每位學生拿到一張卡片,按照元因和輔音分為兩大組,分別開展“擊鼓傳花”的游戲。隨著音樂傳遞花球,音樂停止,接到花球的兩位學生出示卡片,并拼讀出來。然后,筆者把音標組合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學生進行拼讀練習。這一活動不僅達到了訓練輔音和元音組合的拼讀,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2. 提高朗讀水平
在英語學習中,朗讀是十分重要的學習方法。我們的學生是在漢語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要達到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的目的,學生必須先會朗讀規(guī)范的英語句型,并背誦累積基本的句子、習慣用語等。朗讀還能使學生體會和享受語言帶來的美感,培養(yǎng)英語語感,從而說一口標準地道的英語。
(1)朗讀課文
課文是學生朗讀的主要語言材料。課文讀熟練了,書上的句子就會在儲存在腦子里,表達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筆者在教授新課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語氣、語速和節(jié)奏,筆者會反復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反復地跟讀模仿,直到學生能非常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把整篇課文朗讀出來,緊接著就是背誦課文,把語言輸入轉化成語言輸出。
(2)朗讀美文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課本的學習內容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教師可以突破教材,從網(wǎng)絡上尋找素材讓學生模仿朗讀。如今智能手機普及,使用手機APP學習英語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筆者推薦學生使用“英語美文”“英語美文聽讀——中學篇”“新概念英語”等軟件,這些軟件里有很多優(yōu)美的英語短文,有音頻朗讀,讀音純正,很適合學生跟讀模仿。每周,筆者會選一篇美文和學生共同欣賞、朗讀。朗讀時配上背景音樂,讓全班學生在充滿美感的氛圍中練習英語口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熱情和對語言的感悟。
3. 重視語言交際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會使用這一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以此為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貼近真實生活的語言環(huán)境,盡力讓學生融入其中進行語言交際。以下是筆者在口語教學中設計的幾個主要活動: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一種情景模擬活動。筆者通常會在上完新課內容后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給出合適的話題,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對話。
活動案例一:在外研版教材七年級下冊Module5 Shopping, Unit1 What can I do for you?這一課教學中,在充分理解熟悉了課文之后,本人在講臺桌上擺了多種水果,這便是水果攤了,教室成了水果店。然后給出話題:work in pairs, one acts as a shop worker, and the other one acts as a customer. The customer wants to buy some fruit and the shop worker helps him\her.創(chuàng)設了這樣真實的環(huán)境和話題,學生都躍躍欲試,把課文中所學的內容充分合理地運用到對話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活動案例二:筆者會播放一些有趣味性的、有情節(jié)的、適合學生學情的視頻材料讓學生反復觀看視頻,跟讀模仿對話,最后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這段對話。筆者經(jīng)常會選擇“Peppa Pig”動畫系列。該動畫產(chǎn)自英國,非常地道的英式英語,劇情(上接第57頁)溫馨有趣,對話簡短簡單,非常適合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素材。對話中主要角色有Peppa Pig, George, mom, dad和旁白,學生以4-5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提高了練習英語口語的趣味性。
(2)創(chuàng)建英語角
英語角(English corner),是為提高英語口語,而進行的一種英語口語練習活動。筆者自七年級下學期開始創(chuàng)建英語角,此時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較大的詞匯量,有能力用英語對很多話題進行較簡單的交流。筆者設定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地點通常在校園環(huán)境最優(yōu)美的草地上,學生自愿參加,筆者自己也參與其中,給予適當?shù)闹笇?。參加者必須用英語進行交流。
(3)影片配音
英語教師通常會播放一些英文電影給學生賞析,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練習聽力,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但是這樣只有輸入沒有輸出的活動只訓練了學生的聽,卻并沒有讓學生開口說,結果是無效的。筆者嘗試開展了影片配音秀活動,即讓學生給英語電影片段配音。筆者使用了“英語趣配音”這一軟件。該軟件通過給1-2分鐘的英語短視頻在線配音的方式練習英語口語,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英語水平的、內容健康且具趣味性的視頻。
總之,我們英語教師應該明確這一點:我市英語中考實施“人機對話”考試的目的和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夠使用英語這門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因此,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勇于創(chuàng)新,讓每一位學生開口說好英語的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自身的口語和聽力水平的提高。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我們要持之以恒,明確目標,認清方向,總結經(jīng)驗,改進方法,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夠說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在“人機對話”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作者單位:浙江省龍游縣教育局教研室 324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