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平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深入,小學語文教育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但是朗讀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進展卻較為緩慢。我們都知道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加深學生的記憶與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感,同時提高學生的文章鑒賞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文章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面對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的學生,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文章情景、讀悟結合、多次練習、互相評價等方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本文就簡單闡述一下朗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此促進鼓勵學生對朗讀的關注與朗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朗讀;小學語文教育;重要性
自古就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說法,由此可見朗讀對于理解記憶一篇文章的重要性。而簡單來說,朗讀就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在新課標中,也已經將朗讀作為一項教學目標列入其中,所以教師必須重視朗讀練習,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與訓練。
1、小學語文教育中朗讀的重要性
1.1朗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我們規(guī)范的語言學習,從某種程度上將是從小學語文開始的,而學習語言,就需要實實在在的說出來、講出來,這樣我們才會切身體會到語言的魅力,進而形成語言的積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朗讀訓練,能夠讓學生全面的掌握字詞句的音、形、義,從而形成語言積累。與此同時,朗讀還幫助學生增強語感,讓那些文字讀出來不再讓人感到干燥乏味,而是流暢、飽含感情,提高其他人的感官體驗。除此之外,通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遣詞造句的方法和文章的寫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自己。
1.2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在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所以上課注意力并不能長時間的集中,這就很會導致教學效果的削減。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就可以很好的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不僅如此,朗讀還可以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思考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語句的停頓、輕重、緩急等,感受作者的情緒起伏與喜樂悲歡,更深層次的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許學生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通過朗讀,學生有了自己的學習感悟,而這也意味著學生已經有了學習收獲,完成了教學目標。
1.3朗讀有助于加強學生記憶
在小學時代,學生絕大程度上還不能通過理解進行記憶,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多次練習形成記憶。這仿佛照應著古人的學習方法,熟能成誦,直至成竹在胸,而在整個過程中是不求甚解的,只要記得好,就說明書讀得好。這似乎很沒有科學性,但其實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同時,小學是人一生當中記憶最好的時期,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盡可能的多記憶一些東西,隨著時間的推進,小學所記憶的東西便會逐漸轉換為真正自己的東西,輝受益終生。
1.4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想品德
在朗讀過程中,并不只有眼、耳、口的參與,大腦也在高速運行著。通過富有情感的朗讀,大腦會產生相應的聯(lián)想和想象,會在腦海形成不同層次的畫卷。而小學語文課本中課文一般都是精心挑選的,文質兼美,具有極強的藝術性與思想性,經過反復的朗讀,學生會體會到情感的傳遞與美的熏陶,長此以往,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在審美能力與思想品德方面的培養(yǎng)與提高,這可不能不說是教育之喜。
2、優(yōu)化小學語文朗讀水平的措施
2.1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長期的實踐,也證實確實是如此。所以要優(yōu)化小學語文朗讀水平,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此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F(xiàn)在的小學課本都是圖文并茂的,內容也是豐富有趣,語言簡單有趣,越來越貼近小學生閱讀特點,除此之外,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動畫展示,將學生引進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
2.2進行多種方式的朗讀練習
朗讀的形式不能只局限于一種,而是要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安排不同的朗讀形式,如對于古詩詞,可以舉辦“朗讀會”;對于故事性的文章,可以舉辦“故事大王”;對于對話型的課文,可以設置情景,進行角色扮演等。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要盡可能的讓所有學生參與進去都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提高朗讀能力。當然很多時候由于時間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更多的是采用齊讀與指名朗讀兩種方式,兩種方式交叉使用,更有助于調動學生們的朗讀積極性。
2.3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朗讀技巧
朗讀不同于一般性質的讀書,它需要學生投入情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倘若只是簡單的讓同學們讀,沒有任何制約,那么學生會失去興趣,更談不上有什么朗讀效率。所以小學生需要老師指導他們掌握朗讀技巧,做到有效朗讀。而小學生由于知識量和年齡的限制,沒辦法僅僅依靠自己完成朗讀任務,所以老師需要圍繞課文主題,引導學生了解文章思想內容,必要時,進行范讀,讓學生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包括基本的字詞句、語音語調以及語法停頓,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語速問題。
結語:
總而言之,朗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有助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和文章記憶,還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審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所以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將朗讀視為一種享受,一遍一遍的體會,在達到一定程度便會形成記憶,隨著時間的醞釀,記憶的東西便會轉化為一筆財富,用之不竭。
參考文獻:
[1]陳孝良.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1(11):125-126.
[2]陳玉紅.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重點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8).
[3]時從榮.淺析朗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6):228.
[4]胡雪琴.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的重要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6),114-114.
[5]翁桂鳳.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的重要性[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5(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