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不僅要求教師傳授學生語文知識和技能,還要實現(xiàn)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使學生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進行了重點探究,希望為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教育部為了相應黨的號召,于2014年印發(fā)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該意見指出,立德樹人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核心所在,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這些政策的接連出臺,為各階段教學指明了方向,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勢在必行,這不再是思政教師的職責,而是全體教師義不容辭的義務。通過將德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始終,為學生創(chuàng)建全方位的學習環(huán)境,潛移默化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
一、教師德為人范,做學生學習的楷模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模仿性強、可塑性強等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緊緊圍繞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德育滲透。由于學生具有較高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通過德為人范,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小學語文教師要求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熱心助人。教師在要求學生做到時,也應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做學生學習的楷模。
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時,要求學生在朗讀中讀出感情,讀出對雷鋒精神的向往和崇拜之情,不妨先從講授雷鋒的事跡著手,讓學生了解雷鋒并不是只存在與人們的口號中,還是一個跟他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從而使他們對雷鋒及雷鋒精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身作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到教師飽滿的熱情,以此來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讓雷鋒精神融入學生的血液,外化為他們的一種行為。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讓學生學有所得
課堂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場所,不僅是教師施展新的教學方法、滲透德育的圣地,也是學生學得知識,獲得能力的樂園。如何使其成為師生共同進步的樂園,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然后以巧妙的方式滲透其中,在此基礎上,通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去探究文本傳遞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從而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得道德的滋養(yǎng)。
例如在教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她是我的朋友》一課時,在上課之初,我先將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然后讓他們去搜集關于描寫友情的名言,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對友情的感悟寫出來在課堂中進行分享。如一組學生選取的名言為詩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薄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倍M學生選取的是外國名言“自己先做一個好人,然后找和你相仿的人做你的朋友。能如此,友誼才能穩(wěn)固地成長?!薄罢嬲挠颜x總是預見對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己需要什么。”……在各組展示完自己搜集到的友情名言之后,我讓各組派一個代表來說一說自己對友情和對所選取名言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語文課堂各種觀點叢生,可謂百家爭鳴。此時,我在引入課文內容講解,在聽到阮恒對待朋友無私的做法時,學生紛紛流露出欽佩之情,這種預先鋪墊的方法,為后續(xù)的德育滲透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學生甚至還能聯(lián)系自身經驗,提出了如果自己朋友遇到困難,也要向阮恒學習。這樣的教學效果遠超我的預期,使我堅定了一個信念,只要找到恰當?shù)姆椒ǎ掠凉B透并不難實現(xiàn)。
三、在實踐活動中滲透,讓學生種下自己的道德之花
俗話說:“得法于課上,得益于課下?!闭\如此言,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應重視課堂教學外,也不應忽視第二課堂,通過多種形式的課下實踐,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使他們感受到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教師教授五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習作一時,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兩個人,在課下完成對身邊愛讀書人的采訪。采訪提綱、采訪筆記等需要兩個人合作制定,通過巧妙配合,來完成采訪任務。配合最默契、提綱和采訪心得整理最科學的小組將為獲勝小組,并獲得相應的獎勵。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是對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評價。這樣的形式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身邊人的評價,也使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取長補短。這樣的德育滲透,雖然無聲無息,卻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易于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狀況來采取科學的策略,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從而使德育之花在語文教學中落地,并得到持續(xù)的灌溉,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董麗穎.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黑龍江科學,2018(4).
[2]王四剛.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計劃的開展[J]. 學周刊,2013(1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