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月仙
摘 要: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讓中職學生在就業(yè)時能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中職學校不僅要重視專業(yè)技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還要注重文化知識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入手進行教學,通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通過積極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中職語文;高效課堂;優(yōu)化教學;探究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2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135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進行教學設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認真探索和思考,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促進他們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建立新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使他們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加強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語文學科的學習和自己的專業(yè)技術沒有關系,不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影響了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對他們進行引導。通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對專業(yè)學習的促進作用,讓他們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課文內容的探究和思考,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有利于促進他們對專業(yè)知識的能力,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師生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僅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使他們主動進行語文學習,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
二、注重預習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中職學校中,部分學生的知識基礎較差。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通過努力探究,完善語文知識結構。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注重預習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預習掌握課文中的基礎知識。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把不理解的內容做上標記,便于在課堂學習中進行深入思考,有效解決預習環(huán)節(jié)遇到的問題。在讓學生進行預習時,教師可以設計預習導學案,讓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進行預習,通過解決導學案中的問題,有效完成預習。通過預習,學生通過主動思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在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展開積極的探究和討論,使他們的思維逐步深入,有效解決了在預習中發(fā)展的問題,使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獲得提高。
三、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多媒體進行教學,把多媒體直觀生動的特點和語文學科有效整合,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強烈沖擊下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對課文內容進行主動分析,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領悟能力。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課堂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趣味學習環(huán)境,他們在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語文的聽說讀寫訓練,使他們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有效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杜甫的《登高》時,教師可以根據詩歌的內容創(chuàng)設多媒體直觀情境,讓學生在通過多媒體觀看圖片時,理解詩歌表達的深意。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杜甫生活的時代背景,讓他們了解到創(chuàng)作的原因,感受到作者憂國憂民之情。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軟件設計的能力,設計出生動、有趣的教學課件,讓學生在課件的引導下逐步深入地掌握課文內容,促進他們語文探究能力的提高,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高效進行,實現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
四、加強問題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活躍性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探究。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考慮到問題的趣味性和對思維的促進作用,在提出問題后,使學生能進行積極思考,引導他們對已經掌握的語文知識進行梳理,促進新舊知識的聯系。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在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之后,給他們提出問題:課文詳細地描述了林黛玉進賈府時的動作和神態(tài),卻沒有對她的服飾進行描寫,你能猜出林黛玉穿著什么樣的衣服嗎?在趣味性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展開了積極的討論,他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說:林黛玉的衣飾應該是淡而不俗、清麗高雅。也有學生說:黛玉的衣料質地很好,色澤淡雅,款式應是新穎別致、與眾不同。一如她居住的千百竿翠竹遮攔的瀟湘館,她的服飾也肯定有孤高獨立、不合流俗的意韻。接著,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課文中對王熙鳳的著裝描寫細致,而對黛玉的著裝一字不提,原因是什么呢?不斷深入的問題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再次激發(fā)了學生討論的熱潮,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 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促進了他們語文思維的發(fā)展。在進行問題教學時,教師要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了解學生的興趣,從他們的興趣出發(fā)進行提問,使問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讓他們通過主動探究掌握語文教材中的內容,促進他們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在新的師生關系構建中,教師要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觀念設計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使他們通過積極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建東.改革教學理念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5(11):87.
[2] 陳宇.以“活”促學,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1(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