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摘要:智力是決定數學學習的重要因素,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由于大腦的損傷原因,存在著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輕度智力障礙學生思維發(fā)展明顯落后于同齡的兒童,他們思維低下,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評價能力低于正常同齡兒童,而且每一位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又有不同程度的思維障礙,而數學學科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因而輕度智力障礙學生數學學習是有困難的。但是研究也表明輕度智力障礙的學生可以成功學習數學,具有很大的學習潛能。他們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同時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的特點,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知識基礎、學習特點等因素影響了他們數學學習的起點、理解水平、學習方式。為更有效的讓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學好數學,必須綜合考慮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習方法;教學方法
依據輕度智力障礙兒童的思維特征?!爸庇^形象”是他們學習數學的最佳途徑。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使得學生的認知從具體的表象中抽象出來,從而理解和獲取知識。
輕度智力障礙學生教學的直觀教學是指利用實物、圖形、模型、動作、語言等形象描述,使學生對要學習的實物形成清晰的表象,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使學生很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為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能力奠定基礎。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出生后就開始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實際上,這些認知結構往往被我們以經驗的方式感知,即經驗往往以某種“圖式的方式存在于認知結構中”。當圖式出現(xiàn)的時候,主題便試圖同化它,若同化不了了則以相應的方式改組、擴建或充足相應的認知結構。隨著認知結構中內容的不斷豐富,人的水平就不斷的提高。在認知結構形成的過程中,尤其在學校的專門教學中,兒童并非能夠順利地同化、改組或重建相應的認知結構,他們往往要求有一定的過渡手段,在這些手段中,“直觀”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或者說,在舊有認知結構和新的圖式(學習內容)之間,直觀是一個很好的橋梁。從輕度智力障礙兒童的特點來看,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同時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的特點,智障兒童的數學教學中尤為重要。
在輕度智力障礙兒童數學教學中我通過演示計數器,教學進位加法的算理;借助鐘面,講解24時計時法;在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教學中,利用線段和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并安排了圖文結合的表格式的習題等。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實際操作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逐步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強烈感知的基礎上逐步熟悉概念和掌握法則,打下基礎。
在輕度智力障礙兒童教學中要重視對他們動作、語言直觀教學的作用,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這就需要教師用形象準確的語言把教學內容描述給學生,必要時輔之以相應的動作和圖標,直至最后只用語言描述教學內容。從而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直觀和動作這兩種手段,在培養(yǎng)智力障礙兒童思維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讓生活問題走進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的數學課堂,也是一種能讓輕度智力障礙學習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的好辦法,給予學生一種生活的直觀。新的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人人學習有用的數學”,“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應用數學。弱智學生由于智力低下、思維不靈活,在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時,通常需要借助更多的直接經驗,認識更加具體的內容,經歷更加深刻的體驗,才能實現(xiàn)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針對弱智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應該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貼近學生的生活的數學知識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因此,在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的數學教學中:要積極應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的能力。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使輕度智力障礙學生感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不僅要選取的學習材料密切聯(lián)系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生活實際,而且要數學教學必須從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例如在認識重量單位“千克”時,為了幫助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建立有關“千克”的數學概念,教師要帶領學生到農貿市場、超市等場所,讓他們親自挑選1千克的商品,然后親手拎一拎,親自感受1千克的重量;還讓輕度智力障礙學生測一測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又如:在認識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時,可以讓輕度智力障礙學生測量課桌、椅子的長和寬,測量學校操場的長和寬,測量自己的身高,在操作和具體直觀中建立正確的長度概念。又如:在認識人民幣教學中,可以設計模擬到超市購物,讓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讓一個孩子扮演收銀員,其余的孩子去購物,老師給他們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在購物的過程中,顧客要認出物品的單價,在付款的時候,收銀員要說出你付出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收銀員的角色,讓輕度智力障礙的學生輪流去扮演。這樣在模擬超市購物的過程中,靈活地運用加、減、乘、除計算購物中出現(xiàn)的找零,求商品價格之和,求商品平均價格等數學問題,模擬生活情景,再現(xiàn)生活畫面,使數學知識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作者簡介:
張美華,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紫荊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