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舉
【摘 要】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在我國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課堂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是目前小學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之一。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晦澀難懂的專業(yè)教學內容講解,提高了小學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09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增強,信息技術的了解與應用已經成為我國各方行業(yè)發(fā)展所需的重要技術,因此為滿足我國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我國目前信息技術學習已經滲透到小學,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愛和主動性,從小培養(yǎng)我國未來需求的信息技術人才。目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常出現(xiàn)小學生對知識內容學習興趣低下,課堂學習注意力不足的狀況,因此情境創(chuàng)設的引入極大地改善了這一情況的發(fā)生,為我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的教學動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情景創(chuàng)設的優(yōu)勢,并對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進行分析。
一、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優(yōu)勢
(一)符合新時代教育條件下的小學生心理需求
小學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目標一般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和認識一些信息技術相關的詞匯和信息用途,這就使得教學內容多為專業(yè)名詞的認識和了解及簡單的信息技術用途等,這些晦澀難懂的專業(yè)名詞難以達到吸引學生的目標通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對教師講述的專業(yè)術語難以了解,進而惡性循環(huán)產生厭惡學習的情緒。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簡單形象、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極大地改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氛圍,更符合我國目前與時俱進的人性化教學理念,同時符合新時代教育條件下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二)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學習主動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般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教學內容,這種強制性的學習手段使得很多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效率低下,難以發(fā)揮學習主動性,進而使得教師的教學目標不盡如人意。情景創(chuàng)設方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幫助學生提升對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主動性,幫助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覺中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學習效果。
(三)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完成預期教學目標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加入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會有效的幫助學生培養(yǎng)立體思維模式和抽象思維。情境創(chuàng)設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其具有豐富的圖片和立體畫面展示,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解和多姿多彩的畫面展示幫助學生極快的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提升學習質量,加快理解速度,消除對晦澀知識學習的逃避心理。
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情景創(chuàng)設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教學氛圍
開篇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整堂教學課程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夠為該堂課程奠定基礎色調,信息技術的課堂學習是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一門教學課程,因此活潑生動的教學開端對整堂教學極為重要。例如,閩教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下教材中要求學生進行制作簡易課程表,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為學生播放PPT幻燈片,向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課程表的樣式,設定相關的活躍氣氛,并以展示的相關課程表作為本次課堂的相關教學內容,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引領小學生們進入簡易課程表的制作教學中。
(二)提出相關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進行相關知識內容的提問對學生復習學習知識和深入本節(jié)學習內容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提出問題的教學方法具有方便快捷,加深小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教學優(yōu)點,一問一答的課堂模式帶動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到課堂氛圍當中,帶動課堂所有人進行知識內容的探索,同時鍛煉學生的主觀學習、動腦思考的能力。此外,問答形式的串聯(lián)授課內容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問多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維訓練,使得整體課堂氛圍時而緊張時而放松,活躍課堂氛圍。例如,閩教版信息技術教材五年級上冊中要求學生學習PPT中插入各種元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word的插入方式為例,與學生進行互動問答,比較兩者共同探索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三)設定小組討論,增強學生學習探索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也會適當的加入部分較難的學習內容,目的是為了后續(xù)中學的信息技術學習的基礎和延伸,因此面對該類較困難的教學難點,要保障學生能夠詳細的了解和深入的學習,小組討論這種組合式的探究教學模式是一種更好地教學選擇。小組討論不僅能夠鍛煉學生主觀尋求知識的能力,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與協(xié)作能力,在小組進行討論過后不僅僅得到的是知識內容的學習和位置答案的詳解,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結論得出后的成就與喜悅。例如,在閩教版信息技術教材六年級上冊中學習Flash的“文本特效”,教師可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組別,讓學生們共同討論,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將個性多樣的作品共同展示,讓學生們互相幫助共同學習進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境創(chuàng)設在目前我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教學作用,不僅幫助小學生能夠直白的了解高深的專業(yè)性術語,更有效的帶動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學生與教師整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幫助學生克服難點,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但同時教學方法均不會十全十美,情景創(chuàng)設的教學也存在不足之處,這也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選取合理的情景方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周燕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06):25-26.
[2]焦小明.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江蘇科技報,2009(05):13-13.
[3]安小燕.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中華教育理論,2010(15):15-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