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琴
【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對高中體能訓練教學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高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故在此階段應該特別重視體能訓練教學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以福州市某學校為例,探討高中體能訓練教育的創(chuàng)新體系,對如何進行體育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望為我國高中體育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體育;體能訓練;創(chuàng)新體系
高中體能訓練教育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在進行高中體能訓練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高中體能訓練教學的特點,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因材施教。同時,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并且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從而使學生不僅享受體育學習的樂趣,還提高了身體素質,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體育教育中體能訓練的教學意義
(一)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中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改革壓力,如今,高中體育教育已越來越受重視,傳統(tǒng)的“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觀念已經(jīng)被“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型教育理念所取代,高中體育教育中,體能訓練是最基礎、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常規(guī)的教學內容,體育教師通過教給學生基本的體能訓練知識,在豐富學生體育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體育實踐活動,并可以從中獲取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素質教育下,高中體能訓練可以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
(二)結合目前高中生的身體素質:
毋庸置疑,在“一考定終身”的升學模式下,高中生的升學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們更愿意多花時間在文化課學習上,而不愿意去進行必要的體能訓練,同時,老師為了能讓自己的教學成績更優(yōu)秀,自然也抱著這樣的想法,這不僅導致教師和學生對體育課不重視,還會嚴重影響高中生的身體素質,長此以往,學生學會了知識,卻拖垮了身體,顯然是得不償失的。因此,重視高中體能訓練課程,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是目前高中學校必須要做到的,結合目前高中生的身體素質,開展體能訓練課程的意義將非常重大。
(三)改變現(xiàn)在高中教育重視文化課而不注重體能訓練課的現(xiàn)狀:
目前,我國高中生面臨著非常大的高考壓力,繁重的學習任務下,學生幾乎沒有體育活動的時間,即使有體育課,也會被其他學科的老師霸占學習時間,長久以來,體育課程仿佛都在為語、數(shù)、外、理綜和文綜科目讓步。新課改下,這種教育現(xiàn)狀必須被打破,因此,重新發(fā)現(xiàn)和定義體能訓練課的教學意義和教學價值,挖掘體能訓練課程的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提高體能訓練課教學水平,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高中體能訓練教學的創(chuàng)新體系
(一)教學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當下“以學生為課堂中心”教學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自己的課堂地位有一個新的準確的認識,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引導者”而非“統(tǒng)治者”,因此,在體能訓練教學中,教師要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例如學生對某項體能訓練項目感不感興趣,對某項體能訓練項目適不適應等等問題。此外,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還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由被動接受改為主動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學生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體能訓練方法,切實的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滔滔不絕的講著知識,學生則像一臺臺機器,被動的植入各種程序,這樣的比喻雖然不是非常恰當,但卻體現(xiàn)了“你聽我講,你寫我說”的教學模式的弊端——學生毫無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因此,在體能訓練教學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平等交流、互相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帶動整個課堂氣氛,尤其在體育內堂教學中,當單純的看視頻、看圖片已經(jīng)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時,教師就要通過課堂游戲、課堂知識問答、體能知識競賽等方式重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應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可以讓教師隨時應對課堂情況,并及時做出正確的教學反應。
(三)教學方法上應推陳出新,提升教學手段: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與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學校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還停留在“粉筆與黑板”上,教學方法也在延續(xù)“反復練習”、“老師示范”等非常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社會不斷發(fā)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故教師的教育方式也應該隨之不斷改進,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更大程度上獲取課堂信息,而且可以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四)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本質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在充分考慮學生需要什么的基礎上講授課堂內容。對體能訓練教學來說,因材施教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每個高中生的體質都不同,所能承受的訓練強度自然也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將高中體能訓練教學的靈活性發(fā)揮到極致。首先,基于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多樣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訓練內容和訓練目標,其次,教學過程中注重針對性和活動性,讓學生可以重點練習自己喜歡的運動,并通過組織體育競賽讓學生多運動、多鍛煉;然后,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合理,像足球、籃球、乒乓球等球類項目比較適合男生,而跳繩、體操等項目比較適合女生,最后,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體能極限,在程序設計上要保證學生的身體安全。
三、結束語
本文從三個方面探討了高中體育中體能訓練的教學意義,這說明,高中教育中,體能訓練教學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全能型人才”的要求中必然要加入對人才身體素質的要求,因此,創(chuàng)新高中體能訓練教學體系,重新激發(fā)體能訓練教學的教學活力,意義重大,如何進一步提升體能訓練教學的教學水平,是每個高中體育教師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李明鑫.高中體能訓練中體能訓練的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5(12):81-81.
[2]劉光標.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能訓練中的創(chuàng)新體系分析[J].運動,2015(5):131-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