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林麗
【摘 要】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創(chuàng)新性教育模式,為單一的被動式教學模式打開了新的思路,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更加開放化和多樣化。本文針對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學生互助合作模式在初中歷史課堂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探究,通過互助合作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協(xié)作意識,并有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
一、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的概述
(一)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的含義
學生互助合作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通過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任務,并以小組的整體成績作為評價指標。
(二)學生互助合作模式的特點
第一,采用學生互助合作模式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支持、通力配合,通過面對面的學習、討論,在互動過程中互相促進;第二,小組成員能夠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的沖突,對于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從而來解決問題,理解知識。
(三)學生互助合作模式的優(yōu)點
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學習能力。采用學生互助合作模式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有助于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歷史學習過程中,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給予每一位同學平等的機會和表現(xiàn)的平臺。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精神以及通過小組互助學習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以小組成績作為綜合評價指標將每一個小組成員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ブ献鲗W習是課堂上主要的學習行為,所有教學設計都圍繞互助合作學習展開,課堂上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互助合作學習的任務,都有明確的評價依據(jù),追求這樣以小組為單位的互助合作學習的效能。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承擔相應的責任,有一定的權利,學習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特有的價值和優(yōu)勢,對同伴進行幫助,同時吸收同伴間的有利信息,對自己的劣勢進行補償。因此,小組成員之間就有了共同的學習目標,每一名學生都會進行分工合作進而互相幫助、互相進取,以實現(xiàn)共同學習的目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第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采用學生互助合作模式進行初中歷史教學能夠讓不愛思考的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進而尋找問題的答案,激發(fā)學生進行歷史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并且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大的知識量,進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應用策略
通過進行分析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采用學生互助教學模式進行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主要是由于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經過認真剖析得到上述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小組的組合不夠科學合理,學生組合不均衡;第二,合作的目標不明確;第三,合作的時機不夠成熟;第四,教師缺乏掌控能力;第五,教師在進行小組評價時過于片面不夠完整??梢酝ㄟ^以下幾點來進行改善:
(一)合理分組,明確分工
采用互助合作教學模式進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應進行合理的分組,一般情況下以四到六名同學為一個學習小組。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每一名學生的才能和智慧,并且有助于教師進行課堂的調控,確保學生互助模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在進行分組時應堅持“組內異質、組內同質、優(yōu)勢互補”的分組原則,進而實現(xiàn)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應選擇一名合適的小組長,其主要目的是讓小組長來負責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任務的分配,并且由小組長來組織組員進行學習和交流,并合作完成各項任務。由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記錄和整理工作,定期將討論過程中的觀點和意見進行匯總并向老師和同學們進行匯報。
(二)明確目標,精確問題
為確保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采用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應明確目標,精確問題。也就是說應將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當中所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明確,通過制定明確的目標并進行貫徹落實,方可有效提高互助合作教學模式的實際實際效果。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當中應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并合理把握難易程度,在提問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問題的開放性和價值性,進而實現(xiàn)對三維目標的培養(yǎng)。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反饋,彰顯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教師應善于捕捉現(xiàn)狀信息,靈活駕馭課堂,積極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策略。,比如在進行臺灣問題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就應該結合當代的兩岸關系這一熱點話題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如就“臺灣同胞我想對你說”這個話題開展交流與討論,進而有效激發(fā)每一個小組成員的學習熱情,并且都能夠參與到討論過程中。之后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來進行小組觀點的闡述。如闡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以及祖國母親盼望著臺灣同胞回歸母親的懷抱這一論點。通過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來加深學生對臺灣問題的認識并且有助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
(三)形式多樣,合作交流
初中生具有活潑好動、樂于競爭、喜歡挑戰(zhàn)等特點。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當中應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互助合作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各類活動環(huán)節(jié),比如說進行視頻欣賞、歷史人物探討、歷史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合作交流來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比如在進行宋元文化的講授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讀宋詞,學歷史”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互助合作學習。如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岳飛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兩種不同風格的宋詞,之后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宋詞朗誦并開展班級比賽。之后通過分析宋詞的內容將當時的歷史內容和時代背景進行講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志軍.自主學習模式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運用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許耀木.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優(yōu)化歷史教學之探索[J].北方文學(下旬),2017.
[3]吳延香.中學歷史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5.
[4]干翊.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