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頌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隨著“9+3”教育模式的全面實施,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校園等硬件設施得到了完善,校園文化得到了提升,學生生源得到了保障,但由于很多學生初中基礎較差,“沒辦法”升入高中而選擇讀中職,因此,中職語文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容樂觀。本文從“學生自身的原因,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手段滯后,現行教材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方面分析了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并實施了“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更新觀念,采用靈活多變的教法;改變評價方式,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開辟第二課堂,豐富知識,提高能力”等對策,有效地提高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對策
中職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延續(xù),然而大多數中職生都具有綜合素質低、文化基礎差,甚至有些學生是因為害怕語、數、英等基礎文化課的學習才選讀中等職業(yè)學校等特點[1]。針對這些實際情況,我們首先應該轉變觀念,不要像對高中生一樣要求他們,要認識到他們就像一粒粒種子,也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也會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這就要求我們有耐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求急功近利、只求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控制好難易程度,循序漸進。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和訓練語文能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與“時代的活水”。在課堂語文講授時要面對中職生生活實際,尋找課文內容與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學內容走進學生的生活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現代企業(yè)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注重人才的內在素養(yǎng)及潛在能力,這對中職學生就業(yè)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而語文教育可以給他們在這方面得到相應的提升。但是目前在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效果欠佳,語文課堂教學常常處在尷尬的境地,因此非對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不可[2]。
一、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1、學生自身的原因。中職招收的大部分是中考考不上普通高中或者沒有參加中考的學生,這類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素質、思想品德等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如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自暴自棄等。學生意識不到位,重專業(yè)、輕文化。很多學生認為語文是一門公共課,對現在的專業(yè)和將來的工作用處不大,只要學好專業(yè)課,將來會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這種錯誤的觀念抑制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趣。要改變這類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手段滯后。有些教師的教育觀念沒有完全改變,教學過程不根據學生基礎實際、不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過分地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仍然以普通教育模式進行教學,基本上是應試教育。以至教師被動地教,學生被動地學,教學效果不理想。
3、現行教材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符合中職生使用的語文教材,一些中職語文教材雖然降低了難度,注重實用性,但專業(yè)性不突出,不能滿足各專業(yè)教學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師的教學。
二、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探索
1、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把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有一技之長的實用型勞動者。目前部分職業(yè)學校實行“工學交替”的辦學模式。第一年在校學習,第二年到企業(yè)頂崗實習幾個月,第三年的最后一個學期進入企業(yè)進行長期的就業(yè)。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或畢業(yè)生就業(yè)面試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不盡人意,出現語無倫次,詞不達意的現象。有些畢業(yè)生面試這一關就被淘汰出局。可見,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處處需要語文,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動機,提高認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更新觀念,采用靈活多變的教法。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一塊黑板、一盒粉筆,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少,學生積極主動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改變教法,授課過程中盡量縮短講析的時間,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教師精講多練,引導啟發(fā),鼓勵創(chuàng)新,設置情景,分組討論然后派代表完成任務等形式。通過師生良性互動,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讓學生們學會取長補短,發(fā)揚團結合作的精神。其次采用多媒體現代化工具授課,為語言學習提供了更真實、更生動、更豐富的情境,學生處在一個有美妙的聲音、美麗的畫面,豐富多彩的視聽環(huán)境中學習,身心愉快,興趣盎然。
3、改變評價方式,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由于中職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再且每個學生的語文水平參差不齊,為了使各類學生都能經常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異步教學”法,就是不搞齊步走,不搞一刀切,多把尺子衡量,多種形式評估,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課堂上從未發(fā)言過的有了第一次就是進步,有進步即肯定;在教材的處理上也要從實際出發(fā),有些該降低難度,有些該擴展知識,因人而異,靈活掌握,以學生能掌握為前提,正如教育家陶行之所說,他之所以辦教育就是為了“讓人人都有面包吃,人人都有水仙花看”。老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條件,讓學生在學習中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產生一種“好了還要再好”的愿望。
4、開辟第二課堂,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我們在營造一種寬松的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的同時,又開辟第二課堂,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鍛煉學生動腦動手能力,例如布置教室里的學習園地、校園里的墻報,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行設計、組稿、排版、抄寫。這樣既融洽了師生關系,又使學生鍛煉了能力,增長知識。
5、加強對語文教師隊伍的培訓。中職學校是以服務經濟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必須主動適應市場需要,不斷更新專業(yè)設置。作為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面,要了解掌握相關專業(yè)如機電、數控、模具等必要的知識,這樣在教學中才能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設置情境,既豐富課堂內容,又對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學校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語文教師參加相關專業(yè)培訓,拓展自身知識面,向雙師型方向發(fā)展。
三、結語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對中職生的要求也在改變,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體現職業(yè)特點,形成具有職業(yè)特色的課程觀,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素質好、技能強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1] 李業(yè)江. 中職語文教學之我見[J]. 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 2013(10):181-182.
[2] 呂文涓. 中職語文活動教學現狀分析[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11(22):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