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成功舉辦奧運會、世博會及其它國際峰會等,中外交流頻繁,中外文化碰撞,對跨文化商務交際人才的需求呼之欲出。大學英語拓展課是為英語水平較高的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課程,其中之一是專門為商務方向的學生而設,它是為培養(yǎng)跨文化商務交際人才需求,以內容依托設計教學內容,以任務教學法貫徹實施教學,這必將滿足國家社會發(fā)展所需。
關鍵詞 跨文化商務交際人才 大學英語拓展課 內容依托 任務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成功舉辦奧運會、世博會及其他國際峰會等,中外交流頻繁,中外文化碰撞,對跨文化交際人才的需求呼之欲出。單純的英語語言學習必將導致溝通過程中文化的失誤,從而造成誤解甚至溝通的失敗。教育部2014年《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中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對大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更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就是說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之后能將其運用于英語文化的溝通。
一、理論基礎
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重復中學階段的基礎英語教學已不適應大學英語高水平學生的要求及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應轉向以英語語言為工具,學習發(fā)展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及技能,與此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文化知識及溝通技能等。20 世紀70 年代美國社會學家Hymes提出僅僅學習某種語言是不夠的,還必須學習怎樣使用這種語言,即必須掌握使用那種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必須懂得什么時候使用何種語體和語言形式。之后,Candle 和Swin 也把交際能力描述為語法能力、語片能力、社會語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到了90 年代,Bavhumer 認為,“交際語言能力就是把語言知識和語言使用的場景特征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并解釋意義的能力”。也就是說語言的使用不僅受語音、詞匯、語法規(guī)則的影響,還受使用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我國學者劉學惠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個綜合、多向度的概念,除了知識向度以外,還有思維向度、行為向度乃至情感和個性向度。以Kim 為代表的一些外國學者則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認知、情感、行為適應能力。張曉書也認為,具備這些能力的交際者就能在跨文化交際中根據實際情況臨時擱置或修改自己原有的文化習慣,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交際雙方的文化差異。
二、教學現狀
溫州大學大學英語建設從1987年開始,與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同步,其中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改革調整。2007年,對新生進行分級教學,教學模式調整為網絡自主學習+課堂面授+小班口語課。2009年開始開設大學英語拓展課程。
傳統(tǒng)模式的大學英語教學注重聽、說、讀、寫、譯等基礎練習及對語言技能的傳授。這與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基礎英語教學如出一轍,對于通過四級甚至六級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教學內容上沒有特色,缺乏吸引力。這樣,大學英語的學習與學生實際需求脫節(jié),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在生活、學習與未來的工作上沒有太大的幫助,部分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為此,2009年針對二年級四、六級通過,在英語學習中處于較高水平的學生在第四學期開設了①《大學英語中級口語與口譯基礎》;②《實用英語視聽說》;③《實用翻譯》;④《美國社會與文化》;⑤《電影口語》等5門拓展課程,供學生自主選課,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2010年對全校各個學院各個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做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在對商學院各專業(yè)及學生的英語學習深入調查發(fā)現:①商學院的專業(yè)設置中,多個專業(yè)對英語水平要求較高。溫州大學商學院設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五個本科專業(yè),尤其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yè)不管是在校學習階段還是將來的工作中,對英語的要求都非常高。②商學院二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較全校各個學院的學生而言都是處于較高的水平。以09級學生為例,全院242個學生中,截止大學第三個學期,大學英語四級通過225人,通過率93%,其中多數學生已通過大學英語六級。③商學院高年級專業(yè)雙語課程的教學中,學生由大學英語基礎學習階段直接過渡到雙語教學,其外語水平和基本專業(yè)知識未達到雙語教學前的水平,可能使學生陷入語言能力沒提高、專業(yè)知識沒掌握好的窘境。因此,2011年為商學院二年級四級通過的學生量身定做開設了《國際商務英語溝通》大學英語拓展課程。
三、教學實踐
《國際商務英語溝通》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在溫州大學的開設,從設計之初以跨文化商務交際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通過商務主題內容依托的教學內容,以任務教學法貫徹整個教學過程,在考核評估方面采取過程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方式。
1.在全球化視角下,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將商務技能與英語語言文化能力有機結合。文化教學以及對學生語言文化能力的提高是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卻也是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在涉外活動中,商務英語人才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在商務人才培養(yǎng)方面,只是注重商務知識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必將導致各種溝通障礙和交流失誤。首先,教師作為教育的實施者,必須重視英語文化學習和灌輸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學內容設計以及教學過程中,通過中西文化差異對比喚起學生的文化意識。研究表明,母語文化對于語言使用者來說都是潛意識的,只有通過對比才能喚醒語言使用者的文化意識。當他們了解母語文化,就知道該如何去描述價值觀、行為、習俗、禮儀等文化內涵。借助母語文化,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文化差異,從而有意識地學習掌握英語文化。最后,應在文化語境中掌握和實踐來培養(yǎng)商務人才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語境包括話語語境、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等,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在跨文化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設計更多的商務情景對話,多國文化背景下的商務交際,跨國企業(yè)的商務談判、會談等,讓學生在更為真實的環(huán)境下體驗跨文化商務交際,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2.在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學生將英語語言作為工具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提高文化素養(yǎng),開拓視野和知識面。語言教學不是探求語言本身,而強調將語言作為一種真正的交際工具來教。依托課程內容進行外語教學模式(簡稱“依托式外語教學”)將二語/外語教學與學科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這種外語教學模式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首先,普通教育學理論,包括體驗式學習理論及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托式外語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二,依據功能語言學觀點,語言是表達功能意義的途徑,語言學習不僅是要學習語言的“用法”,更要學習語言在現實環(huán)境中的“使用”。最后,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自然語言習得,產生于有上下文的語境中,學習者通過接觸大量的語言輸入習得語言。依托式外語教學提供了一個語境,使語言學習者能進行有意義的交際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語言習得產生。語言學習者將學習的重點放在學習與語言學習者相關而且有意義的內容上,而不只是語言本身。在教學過程中將模擬走進商務語境,結合案例商情,運用先進的視聽說教學手段,在熟悉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課程以商學院專業(yè)教材的內容為依托,設計了十個單元,其中包括Globalization(全球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溝通),Company(企業(yè)),Trade(貿易),Money(貨幣),Marketing(市場營銷),Negotiation(談判),Finance(金融學),E-business(電子商務),Accounting(會計學)。在課堂內容設計上分為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聽力為本單元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大致了解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此環(huán)節(jié)是語言的輸入過程。其次,閱讀部分是每個單元的核心,選取了現下比較流行的教材,原版財經報刊、雜志等的文章,給學生以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語言體驗。再次,口語環(huán)節(jié)模擬各商務情景的會話,比如公司開會、貿易交流會、商務談判、新產品發(fā)布會、廣告創(chuàng)意等。最后,寫作部分強調商務應用文,如求職信、簡歷、咨詢信、回復函、產品描述、新聞發(fā)布稿、問卷調查等。這樣既喚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激情,更重要的是為學生今后學習專業(yè)雙語課程掃除語言障礙,打下基礎,將英語語言文化學習和商務專業(yè)知識相融合,做到二者兼顧。
3.在任務教學法的教學理念下,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師設計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及溝通能力。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教學法的一種發(fā)展,是指教師通過引導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這樣學生擺脫了枯燥的語言學習,在與伙伴共同思考、合作、溝通、決策等過程中,無意識地使用了語言,有助于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些任務包括求職面試、公司會議、貿易交流會、商務談判、案例分析、新產品推廣、新聞發(fā)布會、投資研討等。
四、總結
在經過一段時間以跨文化交際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教學實踐后,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該課程能有助于更好地學習專業(yè)英語或者專業(yè)雙語教學課程,有助于拓展英語文化視野、提升文化素養(yǎng),有助于提高你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綜合應用能力等。
參考文獻
1.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1997.
2.姬慧鋒. 大學英語中跨文化教學存在的不足與可選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
3.劉學惠. 跨文化交際能力及其培養(yǎng):一種建構主義的觀點[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
4.張曉書. 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外語教學精神的失落與回歸[J].教育探索2006(5)
[作者簡介]
黃苗苗 (1978-),女,浙江溫州人,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