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游戲是教學情境的一種重要形式,能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更能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在運用游戲的過程中要適時、適度、適中,這樣才能使游戲成為課堂教學的推動力量,成為教學的亮點。
關鍵詞:數學游戲;重要優(yōu)勢;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1-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43
數學學科相對抽象與枯燥,而小學生活潑好動,自然會覺得數學枯燥無味,教學呆板沉悶,知識抽象難懂,因而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率低下。游戲具有操作性與趣味性強,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心智、激活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正如馬丁加德納所說:“喚醒學生最好的辦法是向他們提供有吸引力的數學游戲?!苯處熆梢詫⒂螒驊糜跀祵W教學中,通過開展一系列富有趣味性與參與性的數學游戲,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玩、玩中學,將每一堂課都上成游戲課,不斷帶給學生愉悅而深刻的體驗,以實現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深刻理解與靈活掌握。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的重要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尤其是低段年級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時間短,容易受外界的影響,總是能被新穎而有趣的事物吸引,從而引發(fā)高度亢奮的思維狀態(tài)。要想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就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天性,通過開展一系列有趣生動的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游戲正是最為有效的途徑。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圍繞著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來設計一系列富有知識性與活動性的數學游戲活動,以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激起學生對認知對象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將思維與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于活動之中,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體驗數學探究的樂趣。如,學習基本的幾何圖形時,可以與學生一起來玩剪紙游戲,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學生的快樂學習。這樣就可以將抽象深奧的知識點寓于直觀生動的數學游戲活動之中,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
傳統教學以講解為中心,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就是聽,而此階段的小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尚不具備較強的抽象推理能力,他們的認知與記憶主要來自于對直觀可感事物的形象認知。而通過參與游戲活動,不再是抽象地來講解知識,不再是單純地動腦思考,而是將抽象的話寓于直觀有趣的教學活動之中,調動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來參與,讓學生獲取信息的形式與內容更加多元化,這樣更加利于學生的形象認知與深刻思維。如,關于“元角分”的認識,我們就可以為學生來設計小小售貨員的趣味游戲,這樣的活動就不再是傳統教學中單純的計算,而是將學生帶入真實而熟悉的生活場景,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角色,親自來動手挑選商品,動腦計算金額,動口說出結果等等,這樣更能讓學生融入到活動之中,更能讓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掌握知識與技能。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币簿褪钦f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手腦并用,讓學生在操作中思考,這樣才能讓雙手成為思維的工具。游戲極具操作性與實踐性,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為此,我們要為學生設計更多動手操作類游戲,如學習了軸對稱,就可以讓學生利用這個知識點來親自設計一些圖形,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開動腦筋,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此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同時更能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運用的有效策略
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運用數學游戲構建快樂課堂這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興起了一股運用數學游戲的熱潮。但游戲本身能否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優(yōu)勢取決于教師。如何有效運用成為我們所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適時,即把握好運用時機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最佳的時機來展開游戲,如果不分時機地胡亂運用,游戲不僅不能成為推動學生認知的力量,相反還會成為學生認知的干擾,而失去運用的初衷。因此,我們要在最恰當的時機開展游戲活動,以取得游戲激趣啟思的功效。那么,什么時候才是最恰當的時機呢?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往往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或某一件事上,為了引發(fā)學生長久而集中的注意力,我們可以改變以往枯燥的講解式教學,而是將知識點設計成富有趣味性的數學活動。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并使學生保持長久而集中的注意力。
(二) 適度,即把握好運用頻率
如果整節(jié)課都以游戲來貫穿,時間長了,游戲就會失去本身的吸引力。因此,我們要把握好運用的頻率,并設計成不同形式的游戲,如競技類游戲、操作類游戲、觀察類游戲、益智類游戲等等,這樣在不同的教學中開展不同的數學游戲,才能使游戲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手段,才能幫助學生在快樂游戲中更加主動而深刻地掌握知識。
(三) 適中,即把握好難易程度
游戲過于簡單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與挑戰(zhàn)力,而游戲難度系數較大,嚴重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學生無法完成,同樣會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將游戲設計的出發(fā)點放在學生上,要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學段來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游戲,使游戲有一定的伸縮空間,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但又能夠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結合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獨立完成。同時,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即使在同一個游戲中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來制定不同的目標,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活動目標。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游戲活動的運用,通過開展一系列生動而有趣的數學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在學到數學知識的同時得到技能與思維等的全面發(fā)展,真正實現學生的快樂學習。但在運用的過程要堅持適時、適度、適中的原則,這樣才能使游戲成為數學教學的亮點,成為推動學生主動認知、加強學生理解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王雪松.游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4(3)58.
[2] 蘭青.情景創(chuàng)設,數學課堂因你而精彩[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4(9):28.
[3] 郭國福.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游戲的運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6):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