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看圖寫話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作文起步的基礎。看圖寫話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更是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巧妙引導,提高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本文將具體探討看圖寫話的內(nèi)涵、小學生看圖寫話的現(xiàn)實問題以及相應教學策略,希望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低年級;看圖寫話;引導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對小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更要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看圖寫話是小學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但是在當前低年級的看圖寫話中存在著一些現(xiàn)實問題,教師應該尋找有效策略,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現(xiàn)實問題
1.寫話興趣不高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看圖時會出現(xiàn)寫話興趣不高的情況,在寫話時只是片面地堆積詞語,久而久之會產(chǎn)生對寫話的厭惡心理,比如日記中的“流水賬”等。
2.觀察不夠細致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在觀察圖片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學生在看圖寫話時,觀察圖片沒有遵循固定的順序,導致觀察不細,容易有遺漏的地方。
3.無法高度概括
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有限,不能靈活掌握寫話時的詳略程度,經(jīng)常是對不熟悉的內(nèi)容簡單概括,對熟悉的內(nèi)容進行詳細描寫,使寫話結果與預期相差甚遠[1]。
二、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教學策略
1.精心選擇圖片
(1)圖片選擇的多樣化。教師在選擇圖片時,應當遵循多樣化的原則。首先,應當選擇一組圖片,使圖片呈現(xiàn)出一種動態(tài),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寫話熱情。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組圖片,畫面上的小女孩背著書包,風吹過來,她的帽子被吹掉了。這組圖的信息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把握圖片的含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寫話的興趣。
(2)圖片選擇的童真性。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應該在選擇圖片時突出童真性。兒童的興趣和注意力是影響寫話的制約條件,因此教師應當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選擇一些充滿童話色彩的圖片,讓學生心馳神往,從而調動寫話的積極性,提高寫話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女孩與熊》的圖片,女孩和熊成為了好朋友,人和動畫在大自然中融為一體,互幫互助。學生看著這些圖片彷佛進入了童話的世界,有利于激發(fā)想象力,激發(fā)寫話的興趣。
(3)圖片選擇的易想象性。教師在選擇圖片時,應該選擇易于學生想象的圖片,并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比如以上述小姑娘被風吹掉了帽子為例,教師在學生寫話完畢之后可以讓學生繼續(xù)聯(lián)想:這個小女孩要去干什么?帽子將會被吹到哪里?她該怎么辦?教師通過提出這些問題,巧妙地引導了學生,擴充了學生寫話的內(nèi)容。
2.增強觀察能力
(1)有目的地看圖。教師在進行看圖寫話的練習時,應到引導學生有目的地看圖,小學生很容易被別的事物吸引,在看圖過程中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教師在讓學生看圖之前,應該設計好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
比如,教師在在學生開始觀察之前,可以先提出問題:圖片上有幾個人物?這些人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人物之間的對話內(nèi)容應該是什么?依據(jù)圖中的植物,可以判斷當時是什么時間等,教師只有加強引導,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看圖的關鍵。
(2)有順序地看圖。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觀察能力還有待提升,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邏輯思維還沒有形成體系,對圖片的觀察也缺乏邏輯順序[2]。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仔細看圖,以此把握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相關人物,再對圖片上的事件進行分析。
比如,教師在讓學生觀察動物運動會的圖片時,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強調觀察的順序。教師首先提問,左邊的動物是什么,它要參加什么項目?之后教師在問學生中間的觀眾都有誰,分別是哪些小動物?最后,教師提問右邊的裁判是由哪個動物擔任的?通過從左到右地提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順序地看圖。
3.加強寫話訓練
(1)從口頭訓練到書面訓練。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模仿性比較強,對于一些不愿意寫話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看圖說話,以口頭訓練帶動書面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川流不息”這個成語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讓學生說出自己理解的含義,并讓學生用“川流不息”進行造句。在學生舉手回答問題之后,教師讓學生以文字的方式把回答內(nèi)容記錄下來,從而達到寫話的目的。
在進行口頭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描述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把課堂當作學生交流的平臺,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最難忘的事情,如扶老人過馬路、登到山頂、看日出等等,學生之間與師生之間進行交流,可以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交流積極性[3]。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把課堂發(fā)言內(nèi)容寫下來,從口語訓練轉到書面訓練上來。
(2)從詞語訓練到句子訓練。寫詞訓練是寫話訓練的基礎,教師想要加強寫話訓練,首先要提高學生對字詞掌握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字組詞,如“美”字,學生可以組成美麗、美好、美輪美奐、美不勝收等詞語和成語。這樣的訓練不僅能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更是為寫話訓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組詞完畢之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組的詞寫出一句話,如“星期天我去海邊收集貝殼,那些貝殼都美不勝收?!?/p>
在進行單句的訓練之后,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復句的訓練。比如,教師在課上展示四幅圖片,分別是小金魚、蛋糕、魔法箱子、帽子,然后讓學生依據(jù)這些圖片編寫一個故事。在學生編寫故事之前,教師要在大屏幕上列出學生可能不會的詞語,如“游戲”、“魔法”等,方便學生進行寫作。學生在復句練習中充分開拓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自主編造故事。
4.進行繪本練習
(1)尋找繪本和寫話訓練的契合點。教師在尋找繪本和寫話訓練的契合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比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描寫春天景色的訓練時,可以引入繪本《遇見春天》。教師在引入繪本之后,先進行故事的簡介。故事說的是一對雙胞胎小熊,它們剛剛從冬眠中蘇醒過來,想要去尋找春天,在尋找春天的路上,他們看到了沉睡的積雪和初生的綠芽……在教師簡單介紹之后,學生根據(jù)繪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寫話訓練:在路上,小熊發(fā)現(xiàn)了青蛙和睡鼠,它們都在春天醒來;雪人慢慢地回到天空,大地迎來了春姑娘;兩只小熊到河水中、到小草中去找春天,可是它們都沒有找到;在小熊剛要絕望的時候,“春天”走過來,她美麗又充滿生機;小熊終于知道,綠草是春天,蝴蝶是春天,生機和活力都是春天。
(2)對繪本故事進行續(xù)編。繪本的故事一般都短小精悍,回味無窮,教師可以利用繪本的這個特點,讓學生對繪本故事進行續(xù)寫。學生通過對繪本故事的續(xù)編,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寫話能力。
比如《愿望樹》的故事中,小豬和媽媽去采果子,突然發(fā)現(xiàn)愿望樹,只要拿著愿望樹上的金果子許愿,愿望就會靈驗,就在它要許愿的時候,聽到了大雁的哭聲,原來大雁的翅膀受傷了,小豬到底該用這枚果子實現(xiàn)愿望,還是幫助大雁呢。教師在引入繪本的故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續(xù)寫:豬媽媽以前教育過它,對遇到困難的人應該獻出愛心,于是小豬決定用金果子救助大雁。許愿之后,大雁果然好了起來,小豬看到大雁的笑臉,自己也非常開心。
三、結論
看圖寫話能力是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尋找恰當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曾錚.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24:53.
[2]運婧.讓孩子們插上作文的翅膀——淺談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J].教育革新,2015,05:66.
作者簡介:
黃玲(1988.10~),女,籍貫:福建省福州市,20011年畢業(yè)于泉州師范學院,現(xiàn)供職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第六中心小學,職稱:小學語文二級教師,學位:學士學位、研究方向:古代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