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珍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閱讀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推薦了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名著閱讀篇目。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可以豐富語文課程資源,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促進青少年健康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生;經(jīng)典名著;閱讀;現(xiàn)狀;探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規(guī)定了中學生“課外自讀文學名著”,列出了“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同時還規(guī)定初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當今初中學生閱讀時,卻發(fā)現(xiàn)課外閱讀的缺失已經(jīng)成為制約當前學生發(fā)展的痼疾。很多初中學生不愿意或者沒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已經(jīng)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一、原因分析
1.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造就了快節(jié)奏的“快餐閱讀”
當前社會很多人急功近利、心態(tài)浮躁,而浮躁是閱讀的大忌。他們很難沉下心來靜靜地品味咀嚼一本好書。他們大都喜歡“快餐式”閱讀。受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中學生也開始追求時尚,戀上了所謂的“快餐”閱讀、“手機”閱讀。一說四大名著,學生馬上搖頭,看不懂!如果一定要看就只看名著縮寫本或用電視劇來代替名著原著的閱讀等。畢竟有些名著過于深奧,讀起來難免感覺乏味費力。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價值不言而喻。但對于中學生來說,“滿紙荒唐言”讀來或許還有些生硬困難,又怎能理解“一把辛酸淚”呢!有些學生認為:“還不如去看電視劇呢!如果非要看書那就看《男生女生》《黃金時代》《校園漫畫》等充滿時代氣息的雜志。”這些讀物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能引起他們思想和情感的共鳴。
2.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不可避免地會帶上濃厚的“應試”烙印、濃重的“分數(shù)”觀念
一方面,閱讀一部經(jīng)典要花上很長的時間,而且一目十行地讀,又沒什么印象;另一方面,從表面上看,閱讀經(jīng)典不能直接給學生提供解答語文試題的方法、技巧,又很難在寫作上有所成效。既然經(jīng)典閱讀不能給學生直接帶來“分數(shù)”,那誰還有精力去過問?學生頂多將老師整理的知識點講義逐條逐項地背下來,不愁考試不過關,導致他們“一無時間讀書;二無書可讀;三不會讀書”。
上述情況導致了初中學生經(jīng)典閱讀出現(xiàn)了令人擔憂的現(xiàn)狀,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有責任去嘗試改變現(xiàn)狀。這激起了我對學生名著閱讀問題出路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出路
1.要提高語文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瓢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苯處煴仨毤訌婇喿x,以豐富的知識來培養(yǎng)人。尤其是面對新一輪的課改,教師更應廣泛閱讀。因為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不再單是語文學科的故步自封,而是各學科之間資源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所以教師要加強閱讀,廣泛涉獵。否則要學生學的知識,教師全然不知,又怎能成為一位合格的引導者、合作者?
2.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前,首先要千方百計地使用各種手段燃起學生的讀書欲望。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 以人物競猜切入,營造名著導讀輕松環(huán)境。競猜是學生喜歡的活動,在課堂上采用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如在《水滸傳》這一名著導讀課中以人物競猜為課堂切入點,利用此書精彩塑造的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好漢形象和學生對這些人物一個粗略的認識,于是我就提出:請你猜猜他是誰?進行了《水滸傳》的導讀課。
(2)以懸念設疑融合,激起學生自主閱讀欲望。評書人常在情節(jié)最波瀾起伏、聽眾最投入的時刻,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戛然而止,把聽眾的興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名著導讀課也可以借用說書的方法,巧妙設疑,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抓住,使他們產(chǎn)生非知不可的強烈愿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
(3)以故事猜編滲透,引發(fā)學生寫作激情。對于全然陌生的名著,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先讓學生去猜、去編故事,展開想象的翅膀,然后再讓學生對照名著閱讀,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4)用課內篇目引導學生?!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建議初中學生閱讀的文學名著大多與教材有所連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內閱讀的同時,可進行引導點撥、導向課外。
如在教《出師表》時,在感受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之后,教師可向學生介紹“草船借箭”“舌戰(zhàn)群儒”等典故,激起學生對三國人物的好奇、景仰、評點、思考,學生自然有認識三國人物的愿望、閱讀三國故事的興趣、探索三國歷史的信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绷己瞄喿x習慣的養(yǎng)成,不能只靠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應該認準目標、持之以恒。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走進名著,感受文學名著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真正讓學生少點“快餐文化”, 多些“古典底蘊”。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愛讀書的一代,使我們的中華民族成為一個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民族。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