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摘 要]閱讀教學,其實就是一個“吻醒”文本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dǎo)著學生通過閱讀、想象把文本冰冷的文字幻化為豐富的語言、情感、哲理。這樣的“吻醒”,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慢慢等待。
[關(guān)鍵詞]吻醒 閱讀 練說 等待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5-067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闭f白了,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引導(dǎo)學生“吻醒”文本的過程,就像睡美人,沉睡了千年,被王子輕輕一吻就醒了。每一個文本,其實都是一個睡美人,它需要我們像王子那樣,把沉睡的文本吻醒,把文本里沉睡的語言、靈魂、思想一股腦兒地喚醒,與主人公乃至作者對話交流,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那么,我們究竟該給孩子提供什么樣的“王子一吻”呢?筆者以《九色鹿》一課的教學為例,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一、閱讀是吻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Z文教學中,學生讀的過程恰恰是一個審美體驗的過程,更是與故事中的人物和作者進行心智交流的過程。課堂上,有效地運用各種形式的朗讀,便能引導(dǎo)學生輕松破解文字背后的信息。
在教學“九色鹿憤怒斥責調(diào)達”這個片段時,筆者這樣處理:
師:九色鹿在草地上睡得正香,讓我們輕輕地讀,不要吵醒它。
全體同學: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學生的聲音輕柔而溫暖。)
師:可危險即將來臨,我們又不得不叫醒它。讓我們一起叫醒它吧?。ɡ蠋熆焖俨暹M,語氣中帶著焦急。)
全體同學: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國王的軍隊捉你來了!(學生的聲音里充滿了擔心、焦急和恐懼。)
師:可一切都來不及了。九色鹿已處在刀槍箭斧之中。(老師引讀,遺憾、傷心、難過集于一身。)
全體同學:九色鹿從夢中驚醒,發(fā)現(xiàn)自己已處在刀槍箭斧之中,無法脫身。(危險之情呼之欲出。)
師:危險讓我們捏了一把汗??梢豢矗约壕绕鸬娜司谷槐承艞壛x。同學們,你們就是九色鹿,請說出你們心中的憤怒吧!(適時加進的情感渲染,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
生:陛下,您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fā)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道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一個靈魂骯臟的小人來殘害無辜,難道不怕天下人笑話嗎?(學生的憤怒立刻被激發(fā)了出來。)
師:是啊,自己救起的人竟然見利忘義,“是可忍,孰不可忍!”女同學們,你們就是九色鹿,訴出你們心中的憤怒吧?。ń處熢俅武秩?。)
女生讀。
師:自己救起的人竟然恩將仇報!同學們,你們都是九色鹿,一道喊出心中的憤怒吧!(愈來愈濃的火藥味,被老師渲染得淋漓盡致。)
全體讀。(學生憤怒到了極點)
……
這段文字,教師沒做一個字的講解,只是用引讀的方式,便讓學生輕松走進文本。在一遍遍的誦讀中,每個學生都參與了一場善與惡的甄別,每個學生都能與主人公有一次真實的遇見,情感隨著主人公的命運起伏跌宕。正如于永正老師所說:“學生把課文朗讀好了,什么語言呀,情感呀,理解呀,語感呀,表達呀……都有了?!?/p>
二、練說是吻
記得一位智者說過:“文章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教師要用這一滴水折射整個汪洋?!闭Z文老師要充分利用這滴珍貴的“水”,潤澤、折射、延伸……以求給孩子一個鮮活豐滿的故事。
《九色鹿》這篇文章,有許多留白,筆者適時增加說話訓(xùn)練。比如,在講到九色鹿救起調(diào)達,調(diào)達感激涕零地起誓時,筆者首先出示了“誓”這個字,通過分析“誓”的結(jié)構(gòu),引出“誓”的源故事:古人發(fā)誓時常常手拿枝條,發(fā)完誓后,便把枝條折斷,意思是如果違背諾言,自己的下場將和這枝條一樣,粉身碎骨。緊接著,出示問題:你覺得調(diào)達會對九色鹿怎樣起誓呢?
提示句式:
1.九色鹿,放心吧,即使 我也 。
2.九色鹿,如果我 ,就 。
當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句式,一個個慷慨激昂地模擬調(diào)達發(fā)誓時,教師話鋒一轉(zhuǎn):青山綠水中,調(diào)達的誓言是那樣的真誠;青天白日下,調(diào)達那頻頻叩頭甘愿為奴的請求還那樣的清晰,可轉(zhuǎn)眼之間——
出示:
調(diào)達看著皇榜,眼睛突然一亮, 。
就這樣, 兩次截然相反的情境練說,讓原本單薄的調(diào)達的形象一下子豐滿鮮活起來,把原本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了具體可感的生活畫面。學生輕松地走進調(diào)達的內(nèi)心世界,悲從心起:做人不可以這樣見利忘義,背信棄義。
三、等待是吻
“如果沒有高貴的你,如果沒有你真誠的愛與吻,我將沉睡到宇宙的盡頭,永不醒來……”睡美人的靈魂獨白,也給了我們做教師的一個啟示:吻醒沉睡的文本,我們需要足夠的智慧、足夠的愛,更需要足夠的等待,因為等待是教育最樸素的原點。
《九色鹿》學完后,我引導(dǎo)學生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學生幾乎都是清一色地褒獎九色鹿,痛斥調(diào)達。我一邊肯定學生的回答,一邊繼續(xù)追問:如果你是國王,你打算怎樣懲罰調(diào)達?
“把他斬首示眾!”
“把他打入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
學生還沉浸在調(diào)達見利忘義的憤怒中,大有把調(diào)達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決絕,好像只有這樣才能一解他們的心頭之恨。在感慨學生善惡分明的同時,我又覺得少了些什么?!斑€有不同意見嗎?”我用期待的眼光巡視著課堂,這時,班內(nèi)一個內(nèi)向的男孩子怯怯地舉著手。他弱弱地說:“不要懲罰九色鹿……”“???”他還沒說完,就被大家異口同聲的質(zhì)疑聲淹沒了,幾十雙利劍一樣的眼睛齊刷刷地投向他,一瞬間,大家把對調(diào)達的憤怒全都轉(zhuǎn)移給了他。我示意大家安靜,讓他把話說完。“調(diào)達可能是太窮了,想要那筆錢,一時糊涂,才去告密的,現(xiàn)在他一定知道錯了,就放了他吧!”他的語速很慢,說了好長時間,才把話說完整。這次大家沒有笑,一陣安靜過后,我?guī)ь^給他鼓掌。
“對,就讓調(diào)達好好跟著九色鹿,學做一個勇敢善良的人!”
“讓調(diào)達回家吧,他可能還有孩子和父母呢,這次放了他,他一定會好好做人的!”
……
學生的聲音柔和了許多!
這或許就是這篇佛教故事的最初目的——寬??!因為世間最有力量的不是愛,也不是恨,而是寬恕。而這樣的情感目標,我用等待輕松抵達了。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