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茹紅
摘 要: 課堂教學效率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教師采用的活動策略。課堂教學方法策略與課堂教學效率相互聯系,課堂教學方法策略應盡量合理化、科學化,從而更好地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展開探究。
關鍵詞: 化學課堂 教學效率 提高策略
引言
化學教育是一種科學教育,是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相協(xié)調的教育。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只有不斷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積極采取良好的教學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充分吃透教材內容,形成知識網絡
廣大教師在課前必須充分吃透教材,理清化學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絡,胸有成竹。例如,在講解“化學與能源”一節(jié)教材內容時,教師應該了解到學生對“有電流通過燈泡,燈泡會發(fā)亮”“化學反應發(fā)生時,要消耗反應物,并生成新物質”等知識點都已經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如果一味按照教材對學生進行生硬講解,采取“滿堂灌”模式,則只會導致學生厭煩學習化學課程,而且不會很好地理解各方面知識點。面對這些情況,教師應該改變教學策略,重新制訂教學計劃,通過實例將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實踐表明,這樣的方法更容易加深學生理解,學習效果更顯著。
二、巧妙設置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自主學習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特征,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能夠主動學習和發(fā)現問題,并通過探究解決問題,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為了更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巧妙設置問題,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大部分學生認為蠟燭燃燒這種現象較常見,沒必要花時間深入觀察,帶有一種無所謂的心態(tài)。為此,教師可以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為學生設置這樣幾個問題:你見過的蠟燭形狀有哪些?顏色又有幾種?蠟燭燃燒時,火焰有幾層?哪層溫度最高?這些問題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其效果比生硬講解好得多。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功能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抽象、晦澀的書本知識通過圖像和聲音表達出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學生對這些生動有趣的畫面也會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這就為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放映相關影視資料,以直觀的現實提高學生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除了可以利用現成的多媒體資源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化學課本,自制習題庫、課件庫等,為學生提供最堅實的后盾。科技是把雙刃劍。多媒體畢竟只是教學輔助工具,合理使用,才能使其真正為教學重點、難點服務,而不是無節(jié)制地依賴多媒體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高效,更快地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四、加強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化學課程開展以來,實驗就是化學賴以生存的基礎,其作用是其他教學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加強和改進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并借助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歸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第一點,演示實驗。這類實驗有的是對化學概念、原理的論證,有的是對物質性質的分析驗證,教師在進行此類實驗操作時,不僅要做到實驗操作規(guī)范,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述準確,而且要適當補充某些實驗操作或實驗裝置,增強實驗效果。第二點,自主實驗,自己動手。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自主實驗,自己動手操作,內容應注重觀賞性、趣味性與安全性,如此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還可以讓學生把實驗知識掌握得更透徹。此外,還有很多探究實驗、家庭小實驗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動手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五、進一步鞏固新知識,拓展應用范圍
經過上述步驟后,教師還要在化學課堂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反思、概括和鞏固,充分肯定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究行為,并主動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應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一步加深學生理解,能夠自主融化這些重點、難點,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充分滲透到所學的教材內容,熟練操作化學實驗。第二,教師可以提出一兩個綜合性或探索性的問題,要求學生設計方案,團隊合作、小組學習,嘗試應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解決問題。如在學生明確看二氧化碳和水發(fā)生反應的過程和變化后,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一個討論性問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若反應物之一是濃酸鹽,把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避免此現象的發(fā)生?這些拓展問題,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結語
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需要更多科學人才?;瘜W教育是科學教育,初中化學教師背負著很重大的責任,我們不能故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而要在實際化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綜合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峰.淺談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效率的策略[J].成才之路,2009,05:43-44.
[2]蘭玉喜.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效率的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2,06:44-45.
[3]楊雪琴.淺談如何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6,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