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麗
摘 要:新一輪基礎課程的改革嚴重沖擊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為教學形式的現(xiàn)代化、科技化等指明了方向??v觀新課程改革的整體內(nèi)容,作為基礎教育學科的高中化學教學也必須以此為依據(jù)進行相應的轉變,力爭贏得高中化學教學的雙效。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生活情境;多媒體技術;實驗操作;主動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的改革開辟了基礎教育的新道路,構建了以現(xiàn)代科學教育理論為指導的新型教學模式。高中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基礎自然科學,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與實踐操作能力的基礎實踐學科。在新課程的引導下,高中化學教學要以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與原則為本進行深化改革,以此關注學生整體的發(fā)展動向,以此推進高中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以生活情境為依據(jù),引導學生廣泛關注
新課程理論強調教學實踐與生活實際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強調生活是文化知識的原型,強調生活是檢驗知識的直接途徑。高中化學知識是對生活現(xiàn)象與原理本質的總結,是對生活中自然現(xiàn)象的具體闡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化學知識的生活性與基礎性為原則,整合生活與化學知識的共通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虛擬的教學活動轉化為真實的生活情境,實現(xiàn)化學教學活動的生活化與趣味化。構建富有生活意義的高中化學教學情境,使學生對化學教學課堂萌生一定的親切感和熟悉感,激發(fā)學生用生活的視角體驗化學、用化學的邏輯思考生活。例如,在高二化學《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生活中個人身體對油類、糖類等的需求比例為基礎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以此強化學生對油脂和糖類等基礎化學物質的了解與記憶。
二、以多媒體技術為輔助,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
新課程在改革的具體內(nèi)容中強調教學的開放性與技術性,強調多媒體技術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高中化學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多媒體技術作為化學教學的輔助載體,將多媒體技術與化學知識融合為一體,將多媒體技術的圖像、動畫、聲音等形式寓于化學知識的教學中,轉變復雜抽象的化學知識為具體形象;以多媒體技術的多樣性與廣泛性突破化學教學的局部限制,以此拓展教學內(nèi)容、開闊學生視野;以多媒體技術的動態(tài)性與豐富性進行化學教學的多變演示與逐層分解,以此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化學知識的內(nèi)在性質。例如,在高中化學《化學平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三維動畫形式制作氮分子、氫分子、氨分子趨于平衡的動態(tài)過程,讓學生通過動靜結合的畫面形式了解化學平衡的動、定、變?nèi)蟪橄筇卣?,從而形成平衡概念直觀形象的深刻記憶。
三、以實驗操作為基礎,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
新課程強調學生實際技能的掌握,強調學生主體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實驗操作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化學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激發(fā)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化學實驗操作的重要性與基礎性,注重化學實驗操作的豐富性與廣泛性,要注重化學實驗操作的可行性與達成性,要注重化學實驗操作的趣味性與啟發(fā)性。教師要以化學實驗操作為基礎,以實驗與理論知識的結合為根本,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化學實驗,鼓勵學生自主總結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在自主操作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以此達成抽象知識與具體實驗的相互結合,實現(xiàn)學生科學實驗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總之,高中化學的教學革新要以新課程的具體內(nèi)容為依據(jù),要以化學知識的生活性與實驗性為基礎,以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越性與科學性為輔助支撐,以此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高效與高質。
參考文獻:
[1]賀敏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變化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1.
[2]耿慧君.促進化學概念學習的情境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