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玲
摘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此外,通過政治學習,學生能夠建立起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政治教學一旦遠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就難以實現(xiàn)最初的教學目標,所以,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是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從幾個方面對高中思想政治實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展開相關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生活情境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思想政治生活化逐漸深入課堂教學過程,該模式的實施能夠讓學生走出課堂,并參與到社會實踐中,運用課堂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同時鞏固自身的理論基礎,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政治,在政治學習中快樂地生活。
一、生活主題的確立
課堂的主題是固定不變的,而現(xiàn)實的生活卻是千變萬化的,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實行生活化教學模式首先要確立好生活的主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先要充分了解課本各個模塊的主題,然后在生活中去尋找與主題對應的素材,以此實現(xiàn)主題的生活化。
二、生活情境的模擬
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建設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并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講述自己校園文化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常包括感受、所參與的活動以及學校文化對自身成長的影響等,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提出關于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
三、生活問題的解決
當學生處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環(huán)境時,通常會產生一些生活方面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生活現(xiàn)實問題的探究,并能借助課本知識解決所發(fā)現(xiàn)的生活問題。例如,在進行有關價值規(guī)律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講述關于物價上漲的相關知識,以此引發(fā)學生思考關于房價、手機價格等上漲過快的問題,并在生活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四、現(xiàn)實生活的回歸
政治思想理論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歸根結底仍舊是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會重新回歸于生活實際。因此,學生進行政治學習的根本目的是能夠合理運用其解釋并指導生活。
雖然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的實行具有一定的模式,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生搬硬套,應根據(jù)學生、自身及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施建東.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運用[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1(08):69-7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