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亮
摘 要: 中學生體育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中學體育教學同樣應引起政府、社會及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鑒于此,本文對中學體育教學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 中學體育 教學現(xiàn)狀 教學對策
《體育與健康新標準》規(guī)定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體現(xiàn)了國家對不同學段學生在體育與健康知識、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這大大拓展了原來體育課的學習領域,同時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也發(fā)生了變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繼續(xù)深化改革,完善我國學校體育課程體系,是當前的主要課題。
一、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體育課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當前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不高,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分析原因,首先,中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期,女學生受生理周期的影響,不愿意參與運動,還有一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偏胖或者偏瘦,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動作,怕被別的學生輕視,也不喜歡上體育課。其次,由于體育課教學的內容并不是學生喜愛的內容,大多數(shù)學生對體育課有抵觸情緒。最后,學生對體育課的價值認識不足,不了解體育課對自己健康發(fā)展的影響,認為體育課是一種負擔,在體育課學習中懷有一種混的心態(tài)。學生體育學習不積極,學習興趣較低,是當前中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一個普遍問題。
2.教學方法單一課堂結構死板。
多年來,受傳統(tǒng)習慣的影響,課堂教學體育教師在上課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結構模式: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教學時主要以講解、示范,學生模仿跟隨練習完成,基本上是“教師—學生”之間的單向傳遞,這遠遠不能適應當今體育教學的需要。教學方法單一刻板,學生缺乏主動,體育課缺乏生機,使教學顯得機械、呆板,不能引起學生興趣,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精神難以得到發(fā)展和嘗試。此外,存在教學手段落后、教學設備老化、簡陋等現(xiàn)象。
3.注重一般性準備活動,忽視專門性準備活動。
許多人認為準備活動就是做個游戲,做幾節(jié)基本操。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專門性練習在準備活動中的作用。一般性準備活動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關節(jié)、韌帶都得到充分活動。準備活動是為主教材服務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與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關的肌肉群、器官及各主要系統(tǒng)機能得到充分活動。它是在一般性練習的基礎上,采用動作性質相似和結構與基本部分教材相類似的專門性練習,這是一般性練習無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專門性準備活動練習的比重,才能保證體育課任務順利完成。
二、中學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對策
1.加強宣傳,改變學生的體育課觀念。
提高學校領導對體育課的認識,切實地將體育課教學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學校要加強對體育鍛煉的宣傳,舉辦講座,讓學生對體育鍛煉有清楚的認識,理解體育的健身原理,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抵觸情緒,提高學生的體育課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地投入體育鍛煉中。
2.改進教學方法。
改變過去以“教”、“灌”為主的方法體系,注意引導和啟發(fā)。體育教學要由過去學生“跟著練”轉向“自主練”。深入進行教學研究,探索適應21世紀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研究體育與健康學科的基本規(guī)律,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論指導實踐的原則,及時將科研成果運用于教學實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全民健身計劃的思想出現(xiàn),體育觀已從生物觀發(fā)展為生物、社會和心理相結合的現(xiàn)代體育觀,這就大大增加了中學體育教育的潛在功能。中學體育教學不僅應重視學生在校期間的身體鍛煉及其效果,從教育、體育社會、生物、心理等多學科的技術出發(fā),發(fā)揮學校體育的功能和效益,而且應注重學校體育的長遠效益,使學生在離開學校教育以后仍能根據(jù)主客觀條件,從科學的角度出發(fā),積極有效地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使之終身受益。
3.合理科學做好專門性準備活動。
在做完一般性準備活動的基礎上,緊接著進行專門性準備活動,目的主要是提高與主項運動有關的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性,其動作結構和強度,都應與專項練習盡量接近,給機體以專門的影響,為教學的進行打好基礎。因為專門性準備活動是針對專項活動的特點,所以其內容和要求就各不相同。準備活動的強度及時間,應取決于正式練習的內容、強度和時間。
在專門性準備活動中,應按照練習的項目選擇。例如課的內容為推鉛球,應多做一些上肢、腰和背的活動;課的內容是跳高,就要做腹背運動、兩腿屈伸、助跑性跳和試跳等活動;課的內容是跑類的,就要多做些兩臂擺動、原地跑、起跑和快速跑等。準備活動量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體育教育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又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為根本宗旨的今天,我們要不斷反思教學,不斷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認真思考和處理與體育教學有關的重大問題,增強中學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士宣.淺析普通高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12:93-94.
[2]梁耀元.對高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若干建議[J].體育師友,2010,02:13-14.
[3]潘桂明.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4,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