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都沒有完全形成,,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結合小學語文教育的特殊性,正確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借助多種課堂教學手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增加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327-01
小學語文是一門理論性和思想性都比較強的基礎學科,教師完全可以憑借豐富的教材內容,發(fā)揮語文學科的重大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以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為目標,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獨立人格的形成,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同時對自我也有清晰的認知。
一、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語文應該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各項素質和諧發(fā)展。作為語文老師,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育的必要性:
1、未成年人生活化的需要:小學生屬于未成年人的范疇,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認識不深,也不具備足夠的感性和理性去處理人際關系。這就需要教師在特定的情景和活動中逐漸對其引導,他們才能不斷的去感知理想、感悟生命,構建屬于自己的人生觀。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指導學生注重實際、回歸生活。將德育生活化教育深入貫徹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2、小學語文課程發(fā)展的需要:教育事業(yè)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可以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具有重大的意義。語文教育作為我們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
3、德育教育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德育教育是社會發(fā)展永恒的主題,是我們的民族之魂。人類文明從未停止過對德育的追求,是社會發(fā)展的催化劑。進入工業(yè)社會和信息化社會以來,德育教育內容更加強調個人主義和國家主義,道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由他人約束逐漸向自我約束過渡,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只有不斷與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才能正確引導學生認知水平的提升,使其心智不斷健康向上發(fā)展。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小學語文教師只重視“教書”,普遍忽視“育人”。
2、德育教育價值取向著重強化社會政治功能,輕視學生個性差異發(fā)展。
3、從教育對象來看,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各種知識,教師成了說教的機器。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
教育學家柯爾伯格強調在道德教育中發(fā)展學生自我道德認知能力,主張 “孩子成熟的標志是自身做出的道德判斷,并具備相應的道德原則,而不是一味的以成年人的道德標準作為判斷標準”。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不斷的引導學生的這種自我認知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原則
德育教育是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對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責任心、法制觀念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小學語文課程中涵蓋了大量的典型人物、事跡、寓言故事、古典詩詞等,這些優(yōu)勢資源有待教師的進一步挖掘,以便更好的進行德育滲透。在工作實踐中要結合以下原則:
1、層次分明:德育教育要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條理分明的進行滲透。如同樣的英雄事跡,針對低年級的孩子,只需要教育英雄在敵人面前威武不屈,點到即可;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則要進一步挖掘英雄人物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的美好品德。
2、道德熏陶: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欣賞文章字里行間透露出的美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其中包含的思想道德傳達給學生。
3、逐漸滲透:在日常作業(yè)布置、考試內容、識字過程、閱讀教學、作文輔導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加強學生對民族和國家的熱愛。
(二)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實踐
1、充分借助語文教材,挖掘德育教育本質
小學語文課程豐富多彩,包括詩歌、童話、寓言以及名人故事等,每一篇文章的設置都有其重要的教化意義,是寶貴的知識來源。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對字詞、語句的深入理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獲得積極的情感認知,為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三觀。
樹立典型:筆者將以《一夜的工作》為例,簡要介紹如何進行德育滲透。
2、組織課外閱讀和實踐:適當?shù)臑楹⒆釉黾佣喾N課外閱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的知識面不止局限在書本中。任何理論教學都不及實踐教學更深入人心,課外活動不僅能豐富和鞏固教學內容,更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在實踐中更好的感受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作用。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設計出更多別出心裁的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積極進取的精神,也逐漸深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和社會責任感。
結束語:德育滲透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于篇幅有限,文章并沒有將各種方法一一涉獵。總而言之我國目前語文教育德育滲透工作還停留在表面認識上,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適當組織語文課外活動,將德育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黃小蘭.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小學教育.2010(9).
[2]朱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J].德育在線.2013(1).
[3]羅會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思考[J].道德建設.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