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雄
摘 要:我國現(xiàn)行的學校教育急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因此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學會探究方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關鍵詞:物理教學 實驗操作 顯示功能 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36-01
農村中學在教學條件和教學設備落后城市中學,大家心知杜明。而且,學生的素質也不盡如人意。他們在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各方面都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努力做好實驗,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尤顯重要。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每個物理理論都來源于實驗,它是實驗之精華,實驗是物理這門科學的精髓。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一個重要方面。實驗具有直觀性,既生動又有趣,能收到比語言描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手段和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成功的實驗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對物理理論見解的印象和理解,是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的保證。而探究性試驗,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是我們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
教師在課堂上完成演示實驗,必須使全班同學均能觀察清楚整個實驗過程的變化及所產生的實驗現(xiàn)象,才能使演示實驗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條件許可的話,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完成演示實驗,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許多物理演示實驗,由于受到傳統(tǒng)條件的限制,實驗現(xiàn)象可見度很小,離講臺稍遠的學生則無法看清實驗中物質變化所產生的現(xiàn)象,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甚至使學生造成錯覺產生偏見,這樣,將直接影響物理課的教學質量。
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增強物理演示實驗的可視性,生動性很有必要。
在物理課本中有的實驗可視性差,現(xiàn)象不明顯,可以從多方面增強實驗顯示功能。
1 借助電教.多媒體功能,增強實驗的效果
電教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學的一種工具,具有感染力強的特殊功能,它與傳統(tǒng)物理教學相結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思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興趣盎然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九年級物理教材中實驗:用電流表測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由于電流表較小。放在講臺桌上,可視性差,離講臺稍遠的學生無法看清實驗中產生的現(xiàn)象,根本無法看清實驗中電流變化的規(guī)律,演示效果不佳。如果我們能夠借助投影設備,將整個實驗的裝置利用投影放大在屏幕上,這樣增加了可視性,讓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觀察到整個實驗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課本中有的很難進行操作的實驗還可以通過電腦制作的課件來完成,利用電腦本身的圖文、聲像和動畫并貌的特點??梢约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力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在研究力的合成實驗中,為了研究夾角對合力大小的影響,我們可以利用電腦制作的課件,讓學生去操作。很清楚地可以得出結論——夾角的大小能夠影響合力的大小。
(3)在學習連通器原理時,為了說明“液體在不流動時液面總是保持相平”的這個道理。課本中通過介紹船閘的實例,而我們在教學中根本無法通過演示實驗來完成,那么只好借助于電腦的動畫,通過課件,讓學生去操作,閥門和閘門的關閉情況,就可以得出上述的事結論,這樣既有趣味性,又增強了可信度,可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 以新.奇為導,科學為先,增強實驗的嚴謹性
偉大的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上課時要善于誘導、激發(fā)、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生一旦對某一問題產生了好奇心,他們的興趣就會勃然而發(fā)。而實驗教學具有的直觀性、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展他們的想像力和抽象思維。由于實驗能較好地體現(xiàn)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認識規(guī)律,因此,能大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據(jù)報道:有輛飛機在5000 m的高空飛行,飛機下面懸吊著一根已知電阻的金屬導線,讓飛機繞著地球飛行一周,然后,問導體兩端怎么能產生電能?這個問題開始學生感到很奇怪,導體兩端怎么能產生電流呢?后來,通過老師的分析,知道飛機在空中飛行,金屬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地磁場的運動,導體與大地間可構成了閉合回路,因此,導體中能產生電流,于是有電能輸出,學生感到很有趣。
在學完初中物理第一冊后,要求學生自選實驗器材,設計出測量液體密度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學生會想到常用的測量方法,如利用密度計,利用天平和量筒的測量方法,利用浮力等。此時,教師通過啟發(f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測出液體的密度?通過實驗給出方法。
例如(1)U形成管法。
在U形管兩邊分別注入水和待測液體:如圖1當液體靜止不動時,量出左右液面的高度h1、h2根據(jù)連通器原理,p1=p2即ρ1gh1=ρ2gh2即可求出液體的密度。
(2)大氣壓強法
如圖2所示,用嘴從A處吸總分空氣,再將A處扎緊,由于大氣壓的作用,水和待測液體在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玻璃管內外的液面高度差,h1h2從面得到ρ1gh1=ρ2gh2即可求出液體的密度ρ=h1/h2,通過上述兩個實驗,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展開,以獨特的創(chuàng)新的設計方案,增添了實驗的新鮮感,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實驗興趣和實驗欲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也促進了學生的求新求異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 通過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質之一是創(chuàng)新能力。物理教學中進行探究性試驗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方法和途徑。
教學中可以從幾方面著手。
(1)將教材中的演示試驗改為探究性試驗,讓學生充分動手,動口,動腦,有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2)讓 學生嘗試用多種不同試驗方法對同一問題進行試驗。(3)創(chuàng)設試驗問題,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科學是研究未知的東西,科學和教育的任務是教育學生探索和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強教學,應引起我們老師和學校管理者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教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