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亞
摘要:分層教學是在如今素質教育推動下教學活動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在分層教學中,可以盡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自身潛能,有利于學生個人的發(fā)展。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提供了一些看法,希望能與廣大師生共勉。
關鍵詞:分層教學;素質教學;物理教學
目前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大力倡導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適當采取分層教學模式,從而使得教育面向全體需求,實現(xiàn)因材施教。
一、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分層
教師要想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就要對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分層。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物理知識的基礎以及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等都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有效依據(jù)。一般而言,我們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往往都會按照以上這些因素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主要包括一些成績較為優(yōu)異、物理學科知識基礎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這部分學生;C層次的學生則主要是一些基礎較差、學習態(tài)度或者學習能力等存在一些問題,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的那部分學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后進生”;而B層次的學生則是處在兩個層次的中間部分,一般也是一個班級中所占數(shù)量最多的學生。我們只有先把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科學分層以后,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分層教學策略的制定以及實施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二、制訂科學的分層教學目標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我在上到“機械能”這部分的知識時,就依據(jù)學生的差異性給他們制訂了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C層次的學生,在這部分的教學活動中我要求他們能夠掌握重力勢能、動能的概念,并且能夠理解相關的計算公式;B層次的學生我對他們的要求則是,除了達到C層次學生的要求以外,還要能夠靈活地轉換和應用計算公式;對于A層次的學生,我的要求是最高的,除了要達到前兩個層次學生的要求以外,我還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動能定理在其他情況下的綜合運用。通過這種分層教學目標的確定,我們可以照顧到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避免了有些學生“吃不飽”而有些學生“吃不完”的問題。
三、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式的分層
我們提倡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對于成績較為優(yōu)異的A層次學生來說,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適當?shù)亓艚o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盡量做到教師少講,學生多講;面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加強對這些學生在學習技巧、學習方式等方面的指導;而對于基礎較差的C層次學生而言,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就要更多地發(fā)揮教師的幫扶作用,努力幫助他們在學習中縮小與前兩個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例如,我在講到“平拋運動”的時候,面對A層次學生,我就采取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等相關知識,讓他們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并最終得出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教學方式,而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顯然不適應B層次的學生,更加不適合C層次的學生。
四、對作業(yè)和評價進行適當分層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作業(yè)設計的太難或者太簡單都不合適,于是,大部分的教師只能針對B層次的學生進行作業(yè)設計,這樣就使得A層次的學生覺得作業(yè)太過簡單,缺乏挑戰(zhàn)性,而C層次的學生則覺得作業(yè)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范圍,從而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抄襲他人作業(yè),甚至是不做作業(yè)的情況。而這些問題在對作業(yè)進行分層布置以后就可以有效的解決了。與制訂分層教學目標一樣,教師在設計作業(yè)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這樣,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來進行選擇,從而使得作業(yè)最大限度地滿足所有層次的學生。除了布置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要分層,在對課業(yè)進行評價的時候同樣也要分層,既要進行一定的橫向評價,又要進行一些縱向評價,對C層次的學生,我們盡量以縱向評價為主,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要手段,而對B層次的學生要橫向和縱向評價相結合,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堅持用高標準要求他們,盡量發(fā)掘他們的潛力。
總之,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實際情況采取適當?shù)姆謱咏虒W手段,爭取在物理教學這個平臺來推動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最終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