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蕭友梅

        • 國立音樂院(國立音專)和聲理論的發(fā)展研究
          論的發(fā)展得益于蕭友梅組建理論作曲組,奠基和聲理論的基礎;得益于黃自嘔心瀝血的教學,推動和聲理論的發(fā)展;得益于弗蘭克爾、鄧爾敬、邱望湘等人鞠躬盡瘁,在教學上的辛勤耕耘,得益于賀綠汀等人對西方音樂理論體系教材的引入,使得和聲理論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得以留存并蓬勃發(fā)展。本文簡要回顧了國立音樂院(國立音專)和聲理論的發(fā)展,對為建國前上音和聲理論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的音樂家們和他們的論著、作品以及西方音樂理論體系教材的引入進行研究。關鍵詞: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理論家和聲理論國立

          藝術研究 2023年1期2023-06-30

        • 蕭友梅大提琴作品《秋思》的時代風格與藝術成就
          310024)蕭友梅是我國近代具有影響力的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與作曲家,將畢生的精力都投身于教育事業(yè)。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為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蕭友梅以自己的堅毅信念大刀闊斧地推進中國的現代專業(yè)音樂教育,實現了諸多為后人所效仿的創(chuàng)舉。在教學中,蕭友梅強調音樂訓練的目的是使學生懂得如何將精神、思想與情緒通過適當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要以傳統(tǒng)民間的音樂材料為創(chuàng)作基礎,甚至要求“中國人的音樂作品必須有中國風味”。蕭友梅在早期的

          美育學刊 2022年3期2022-06-07

        • 蕭友梅:改變中國音樂發(fā)展軌跡的廣東人
          探索。一位名叫蕭友梅的人,早在年少時踏上前往東瀛航船的那一刻起,就決心背負起振興國樂的使命,為中國音樂的發(fā)展奉獻終生。之前的中國音樂教育,大部分還停留在所謂的“學堂樂歌”上,五四運動開啟了一場新的文化革新,自此,中國現代專業(yè)音樂文化開始全面建立起來,出現了最早的一批專業(yè)音樂教育機構,而被譽為“中國現代音樂之父”的蕭友梅,正是這一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高等音樂院校,他是民國國歌《卿云歌》的譜曲者,他組建了中國第一支管弦樂隊,他是音樂學

          同舟共進 2022年5期2022-05-31

        • 以音樂的維度管窺近代美育思想 ——以蔡元培、蕭友梅、宗白華為角度展開分析
          音樂教育時期,蕭友梅從日本、德國學習音樂長達20年時間,給中國帶來了專業(yè)音樂教育,是中國近代音樂專業(yè)音樂的開拓者。再后來,黃自從美國歸來,趙元任、劉天華、賀綠汀等大音樂家紛紛投入到理解和傳播新音樂,開始以新的藝術進行藝術教育或審美教育。當我們以考察和研究的心態(tài)進入蕭友梅等音樂家的藝術教育人生歷程時,不僅能夠體悟到一位音樂家的魅力與風采,還會獲得對今天藝術教育的深刻啟示,從而以音樂教育來實現美育的發(fā)展,以音樂的角度來橄欖美育思想。一、中西的結合和對近代美育觀

          河北畫報 2022年14期2022-05-21

        • 蕭友梅歌曲文學的教育實踐及其啟示
          (參見廖輔叔《蕭友梅先生傳略》,刊《音樂藝術》,1980(1):4)。。 時敏學堂是廣東最早開辦的西式學堂,創(chuàng)辦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 作為時敏學堂的第一批畢業(yè)生,音樂教育家、作曲家蕭友梅蕭友梅(1884—1940),字思鶴,又字雪明。 廣東香山縣人,5 歲時隨家人移居澳門;17 歲赴日本留學,3 年后進入音樂學校進修音樂;28 歲赴德國留學。見證了近代唱歌課發(fā)生的面貌。 他畢業(yè)后赴日③光緒二十七年(1901 年),時敏學堂第一屆畢業(yè)生十人在校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2-26

        • “中國近代音樂教育之父”的從政生涯 ——由《蕭友梅編年記事稿》中的幾張歷史照片談起
          金 橋引 言蕭友梅先生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一生,不但親歷了晚清劇變、辛亥革命、建立共和、抗日戰(zhàn)爭等近代中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也以自己在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理論、教育等領域的藝術實踐,對中國“新音樂”的孕育與發(fā)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因而被尊稱為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的開拓者、“中國近代音樂教育之父”、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奠基人。然而由于蕭友梅的特殊身份和政治光譜,他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的地位長期處于紅色主流的對立面,甚至作為“資產階級學院派”的代

          中國音樂 2022年1期2022-02-25

        • 獨托幽巖:蕭友梅戰(zhàn)時辦學的處境、思想與心境
          形成內遷大潮,蕭友梅顧全大局,于1938年疊函請示國民政府教育部,擬將音專遷往更為安全的香港九龍辦學,但屢屢受挫。奉令勿遷的音專在上海租界風雨飄搖,猶如一葉孤舟。蕭友梅以獨托幽巖的心志與心境維系音專,惜其壯志未酬。一、歷史拐點蕭友梅的辦學事業(yè)是與近代中國命運相依相隨的。1927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阻撓專業(yè)音樂教育發(fā)展,先生調轉南下,幸得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蔡元培的支持,始能實現模仿西方學制創(chuàng)辦國立音樂院的夙愿;時隔十年,抗戰(zhàn)狼煙四起,遷徙計劃終被主管部委擱

          音樂文化研究 2021年4期2021-12-01

        • 蕭友梅國民音樂教育思想內容及對后世的影響
          450000)蕭友梅一生都追求著音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從1920年歸國留學任教時,就已經重視師范與普通學校音樂教育,還包括社會教育專業(yè)音樂教育方面。我國近代音樂教育起步起到了關鍵作用。一、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內容國民教育指“國家為本國國民舉辦的學校教育,一般為小學和初中教育?!蔽覈w國民的音樂素質教育是通過中小學音樂教育來實施的,又與師范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緊密聯(lián)系。在于培養(yǎng)人民大眾的對音樂藝術審美意識,國家未來文化發(fā)展與全民音樂素質提高有很大幫助。從蕭友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2021-11-27

        • 李四光寫出了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請好友蕭友梅指正,此曲手稿一直保存在蕭氏手中?!缎新冯y》的創(chuàng)作和李四光先生本人的境遇相符合。他早年參加同盟會,雖然革命成功,卻遇到袁世凱、張勛等復辟者,此后各地軍閥混戰(zhàn),真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他遠渡重洋求學,卻始終心系祖國。碩士畢業(yè)后,他受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力邀,回來報效國家,這是他心向往之的奮斗目標,也是他創(chuàng)作《行路難》一曲的直接原因?!缎新冯y》這首樂曲,是由上海音樂學院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學科的陳聆群教授發(fā)現并考證的,原件現藏于

          閱讀時代 2021年5期2021-09-10

        • 國立音專:音樂強國夢
          年前,蔡元培和蕭友梅懷揣著音樂救國夢,立誓要“以藝術教育陶冶國民個性,從而改善人生,改良社會”。經過艱苦努力、多方奔走,1927年11月27日,他們以僅僅2600元籌辦經費起步,終于在上海法租界成立了國立音樂院,兩年后,國立音樂院改組為國立音專。后又經過多年奔波籌措,1935年9月底,在這里建立了江灣新校舍。新校舍由一幢主樓、左右兩幢副樓和東側的琴房長廊組成,立面采用對稱構圖,清水紅磚墻面,屋頂鋪有青色瓦片,二層有及地的圓弧大窗。擔任建筑設計的是留洋歸來的

          檢察風云 2021年11期2021-08-13

        • 蕭友梅:中國近現代音樂的奠基人
          謹又辦校有方的蕭友梅博士,是中國近現代音樂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早年,他在蔡元培先生主政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學所屬“音樂傳習所”執(zhí)教,后來又在蔡元培的倡議下,實際一手創(chuàng)辦了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上海國立音專的成立有著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就此,中國開啟了系統(tǒng)性音樂教育的新篇章。中國近現代音樂就此發(fā)端、進展、薪火相傳。在中國百年音樂的進程中,迄今為止所涌現的幾代著名音樂家,幾乎都與上海國立音專有著深厚的淵源。這其中,除了蔡元培的正確決策,蕭友梅是舉足輕

          上海采風月刊 2021年2期2021-04-29

        • 蕭友梅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的專業(yè)辦學模式
          設音樂傳習所是蕭友梅專業(yè)音樂辦學的初期實踐,是中國近代專業(yè)音樂教育的濫觴,傳習所的辦學實踐和經驗積累,為其后的專業(yè)音樂教育機構——上海國立音樂院(上海音樂??茖W校)提供了直接的辦學借鑒,并通過上海國立音樂院,間接哺育了近現代我國建立的每一所音樂專門學校和綜合大學音樂科系。那么,音樂傳習所作為第一所中國近代專業(yè)音樂教育機構,在蕭友梅的主持下是否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專業(yè)辦學模式,如果說已經建立,這一模式又是什么樣子?以下,筆者將就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論述。一、北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1期2021-04-20

        • 一國文化之高下胥以其藝術之發(fā)展如何為衡 ——中國高等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先驅蕭友梅
          而前兩者均與“蕭友梅”這個偉大的名字密切相關。1922年,留德歸來的博士蕭友梅向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出建議,將以研究性質為主的“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改為以兼具教學和傳承為使命的“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1927年,蕭友梅南下上海,積極參與籌建上海國立音樂院,適時由蔡元培兼任院長,蕭友梅為教務主任,1928年蕭友梅轉任成為代理院長。1929年夏,國立音樂院改制成為國立音樂??茖W校,蕭友梅正式擔任校長。蕭友梅其人其事蕭友梅,字思鶴,又字雪朋,1884年1月7日出

          嶺南音樂 2020年6期2021-01-20

        • 再論蕭友梅的“中西”音樂觀及其“責任”問題
          現偏頗。筆者對蕭友梅“中西音樂文化觀”及其“責任”問題進行“再論”,正是出于這一原因。一、“蕭友梅中西音樂觀評價”述評20 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蕭友梅在中國近代新音樂發(fā)展事業(yè)上所提出的“中西合璧、兼收并蓄”“借鑒西樂、改造舊樂、創(chuàng)造新樂”等音樂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導下所進行的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教育實踐,都曾引起褒貶不一的評價。盡管這種持續(xù)至今的基于不同價值認識的評價,但“絕大多數論題上并非都以蕭友梅為主要對象,但就其論爭命題的深層次內涵而言,則無一不與蕭友梅

          藝術家 2020年12期2020-12-07

        • 他寫出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請好友蕭友梅指正,此曲手稿一直保存在蕭氏手中?!缎新冯y》的創(chuàng)作和李四光先生本人的境遇相符合。他早年參加同盟會,雖然革命成功,卻遇到袁世凱、張勛等復辟者,此后各地軍閥混戰(zhàn),真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他遠渡重洋求學,卻始終心系祖國。碩士畢業(yè)后,他受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力邀,回來報效國家,這是他心向往之的奮斗目標,也是他創(chuàng)作《行路難》一曲的直接原因?!缎新冯y》這首樂曲是由上海音樂學院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學科的陳聆群教授發(fā)現并考證的,原件現藏于上

          文萃報·周五版 2020年5期2020-08-04

        • 藝術歌曲《南飛之雁語》的藝術特征
          特征,并總結出蕭友梅早期藝術作品的特點,希望能夠為蕭友梅早期藝術歌曲的研究出一份綿薄之力。【關鍵詞】蕭友梅;藝術歌曲;《南飛之雁語》;藝術特征【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0-0085-03【本文著錄格式】蔣若卉. 藝術歌曲《南飛之雁語》的藝術特征[J].北方音樂,2020,05(10):85-87.引言《南飛之雁語》

          北方音樂 2020年10期2020-07-09

        • 蕭友梅進步歌曲創(chuàng)作的動因、特性和影響
          215300)蕭友梅①常被誤寫成肖友梅。(1884—1940),廣東香山人。他的父親是清末秀才,后做塾師養(yǎng)家,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來自家庭的文化熏陶。1899 年,他進入廣州時敏學堂接受新式啟蒙教育,尤其在外語方面較早獲得了培養(yǎng),這為他日后出國留學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1901 年起,他先后分兩段時間赴日本、德國留學。由于擁有教育和音樂“雙料”科班出身的背景,他回國后接連被聘在北京的院校執(zhí)教音樂,最后移師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專業(yè)音樂學院——上海音樂院(后改“國立音

          音樂傳播 2020年1期2020-06-05

        • On Xiao Youmei
          2]魏廷格,《蕭友梅的音樂思想及其現實意義(下)——有“罪”還是有功》,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8.04[3]樓徐燕,《論蕭友梅的國樂觀》,黃鐘,2004.12[4]李興梧,《蕭友梅“國樂”思想剖析》,音樂探索,2007.09[5]徐天祥,《關于的作者問題》,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08[6]陳薇、黃劍敏,《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探析》,大舞臺,2014.06[7]張敏,《音樂改良掌舵人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蘭臺世界,2014.10

          科學與財富 2020年6期2020-05-19

        • 蕭友梅《關于國民音樂會的談話》引發(fā)的思考
          【摘要】蕭友梅先生在1923年發(fā)表的《關于國民音樂會的談話》中,從國民音樂會的目的、國民音樂會的辦法以及國民音樂會的功用三個方面探討了國民音樂會的價值,并對照西方音樂會和當時的國民音樂會提出了改進的建議和方法。蕭友梅先生的音樂思想對于當今音樂會的發(fā)展仍然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娟P鍵詞】蕭友梅;國民音樂會;音樂思想【中圖分類號】J631.3 【文獻標識碼】A一、蕭友梅及其音樂思想(一)蕭友梅生平蕭友梅是我國近代重要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他出生于廣東省香山縣,十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4期2020-05-19

        • 蕭友梅對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借鑒
          彭晨摘要:從蕭友梅對中國教育事業(yè)做出的貢獻來看,他對古代音樂教育的內容及思想十分關注,潛心學習古人的教育觀與思想觀,將舊樂的素材運用到新音樂中,竭盡全力發(fā)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本文通過梳理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脈絡,對蕭友梅的音樂實踐和音樂教育思想做整體分析,他對我國近代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關鍵詞:蕭友梅 中國古代音樂教育 借鑒一、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概況西周的“大司樂”是我國奴隸社會時期的產物,主要圍繞著“樂德”“樂語”和“樂舞”進行教學。顯而易

          參花(下) 2020年2期2020-03-10

        • 近代音樂先驅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
          16000)在蕭友梅所在的年代,我國的音樂教育還特別落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蕭友梅編寫教材和音樂作品,并發(fā)表著作,對中國的音樂文化史進行逐一的剖析。他認為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可以推動社會的文明發(fā)展。因此,要大力發(fā)展音樂教育,并使音樂與社會實際聯(lián)系緊密,讓音樂文化融入到普通人民的生活中,帶動人民素質的提升和社會文化的發(fā)展。一、蕭友梅生平蕭友梅(1884—1940),字思鶴,又字雪明,祖籍廣東省香山縣,5歲時家人舉家移居澳門。17歲時,蕭友梅到日本學習。3年后進入音

          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10期2020-01-19

        • 他寫出了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請好友蕭友梅指正,此曲手稿一直保存在蕭氏手中?!缎新冯y》的創(chuàng)作和李四光先生本人的境遇相符合。他早年參加同盟會,雖然革命成功,卻遇到袁世凱、張勛等復辟者,此后各地軍閥混戰(zhàn),真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他遠渡重洋求學,卻始終心系祖國。碩士畢業(yè)后,他受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力邀,回來報效國家,這是他心向往之的奮斗目標,也是他創(chuàng)作《行路難》一曲的直接原因?!缎新冯y》這首樂曲是由上海音樂學院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學科的陳聆群教授發(fā)現并考證的,原件現藏于上

          讀者 2019年24期2019-12-09

        • 蕭友梅音樂思想探析
          取得快速發(fā)展。蕭友梅是著名作曲家,音樂天賦較高且對音樂具有高度興趣,通過中西方音樂比較與分析,發(fā)現兩者之間的優(yōu)缺點,改善并促進中國近代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由于他在音樂上的獨特教育思想對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有著極大的作用,希望能夠管窺一代優(yōu)秀的音樂教育家做出的杰出貢獻,引導中國音樂教育朝向正確方向發(fā)展,本文對有關蕭友梅音樂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內涵及現實的作用意義進行全面研究與改進。關鍵詞:蕭友梅;音樂教育;教育思想一、蕭友梅個人簡介蕭友梅,著名教育家、理論家,1884

          黃河之聲 2019年20期2019-10-21

        • 蕭友梅藝術歌曲《問》的演唱探究
          色的藝術歌曲。蕭友梅等人作為第一批留洋回來的音樂家,創(chuàng)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其中藝術歌曲《問》旋律短小精煉,詞曲結合完美,令人回味。關鍵詞:蕭友梅;藝術歌曲;演唱探究一、蕭友梅簡介蕭友梅一生奉獻于音樂教育工作,被譽為“中國近代音樂教育之父”,聲樂作品是他最主要的,也是成就最為突出的創(chuàng)作領域。蕭友梅的《問》、《南飛之雁語》、《星空》等作品,是中國近代較早的藝術歌曲。蕭友梅早年加入同盟會并追隨孫中山先生,曾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東京音樂學校、德國萊比錫音樂

          錦繡·上旬刊 2019年6期2019-09-10

        • 創(chuàng)作“五四”愛國歌曲的“音樂之父”
          “趙國鈞作歌,蕭友梅制譜?!本驮谶@一天,蕭友梅將其編成由管弦樂隊伴奏的合唱曲,并在北京青年會國民音樂大會上親自指揮歌唱。這是我國第一首直接歌頌“五四”愛國運動的歌曲?!拔逅摹睍r期歌曲的一個閃光點,就是主題的時代性,并以此確立了它們思想內涵上的美學品格與美學價值,也成就了其歷史的輝煌。它們緊扣“五四”時期的時代脈搏,高揚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和倡導科學民主的時代精神,或直抒愛國憂民情懷,或呼喚社會變革進步,或同情勞苦大眾,總之,集中體現出其主題思想的時代進步性

          文史春秋 2019年5期2019-07-25

        • 淺析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
          著名音樂教育家蕭友梅提出教育救國的音樂教學理論,同時為了我國的音樂教育能夠有所依據,提出了適合我國音樂教學發(fā)展的許多措施,并撰寫了適用我國音樂教學的多部著作。發(fā)展我國的音樂文化教育,引進西方先進的音樂文化推動我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同時彌補我國音樂文化的不足等方面。蕭友梅在我國的音樂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就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音樂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為我國的音樂文化教育實踐提供更好的指導,致力于促進我國音樂文化教育不斷前進?!娟P鍵詞】蕭友梅;音樂教

          戲劇之家 2019年11期2019-05-27

        • 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研究
          的探索。其中,蕭友梅擔任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校長一職,他吸收了中西方音樂各自的優(yōu)點,為中國的音樂事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并推動了中國音樂史的發(fā)展,在中國音樂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影響巨大,意義深遠。本文從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的形成、內涵及現實意義進行全面研究,以期管窺一代音樂教育家的杰出貢獻?!娟P鍵詞】蕭友梅;音樂教育;教育思想中圖分類號:J6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

          戲劇之家 2019年2期2019-03-29

        • 蕭友梅與近代音樂教育
          倩倩【摘 要】蕭友梅(1884-1940年)作為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對我國音樂教育的付出,有著很大的貢獻,后很多人將他譽為我國近現代音樂教育的奠基者。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去分析蕭友梅與近代音樂教育的關系?!娟P鍵詞】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內容;核心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069-01五四運動的開展,對我國新型音樂創(chuàng)作也有了萌芽的作用。開始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有較大舉動的有蕭友梅和趙任,身為

          戲劇之家 2018年28期2018-12-08

        • 蕭友梅的歌曲創(chuàng)作
          德國留學歸來的蕭友梅(1884-1940)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首歌曲《卿云歌》。此后20年間,蕭友梅不斷創(chuàng)作歌曲。他的《今樂初集》(1922年版,收21首歌曲)、《新歌初集》(1923年版,收25首歌曲)是我國最早出版的作曲家個人作品專集,他為紀念“五四運動”5周年而作的《五四紀念愛國歌》(1924)是我國最早歌頌這場偉大運動而創(chuàng)作的歌曲。[1]《蕭友梅全集》收錄其創(chuàng)作歌曲109首。一、傳統(tǒng)歌詩的式微與現代歌曲的興起將音樂與文學結合起來的歌詩教育,本是中國的傳統(tǒng)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18年3期2018-09-28

        • 蕭友梅對中國近代高等音樂教育的貢獻
          音樂理論家——蕭友梅,被人們稱之為中國近現代音樂之父、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事業(yè)的開拓者。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闡述蕭友梅對中國近代高等音樂教育的貢獻。首先作者將結合時代背景來分析中國近代高等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其中包括四個時期,即洋務運動時期、戊戌維新時期、辛亥革命時期、“五四運動”時期。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蕭友梅的力量不可小覷,然后順勢來敘述蕭友梅的生平簡介及其成就,其中分為兩個部分,即求學經歷和主要作品。音樂教育方面的貢獻必然是重中之重,所以最后作者來闡述蕭友梅建立

          絲路藝術 2018年11期2018-09-21

        • 淺談蕭友梅對我國近代音樂教育的影響
          摘 要:本文從蕭友梅的音樂教育、音樂理論、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思想等方面闡述了自滿清覆滅,蕭友梅對中國近現代音樂做出的不可滅的貢獻,同時對其音樂思想進行淺析并澄清人們對他的曲解,進而簡述他對中國近代音樂教育影響。關鍵詞:蕭友梅;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專業(yè)音樂教育;國立音專;音樂思想一、蕭友梅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隨著西方國家對我國的侵入,和我們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蓬勃發(fā)展,我國的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新思想對我國傳統(tǒng)封建思想發(fā)起了沖擊,致使我國文化與教育體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2018-09-04

        • 蕭友梅與《國立音樂院院歌》
          1月,蔡元培、蕭友梅于上海法租界陶爾斐司路創(chuàng)立國立音樂院,這是中國現代的第一所專業(yè)音樂院校,對于該校的校歌,不僅值得我們從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音樂專業(yè)的角度更值得探尋。希望這些研究能引發(fā)大家的思考,并對現代教育的建設與發(fā)展有所啟迪。關鍵詞:蕭友梅;國立音樂院;校歌1 蕭友梅蕭友梅先生是近代中國偉大的音樂理論家、作曲家、教育家,是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的先驅者和奠基人。1901—1920年是蕭友梅先生努力求學的20年。他先后赴日本、德國留學,學習

          藝術科技 2018年6期2018-07-23

        • 蕭友梅留德史料再探
          《本部留德學生蕭友梅學業(yè)成績報告及請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書》(以下簡稱《成績報告及理由書》)一文為契機、出于對蕭友梅留德細節(jié)的興趣,筆者在德國萊比錫大學搜尋到了他在哲學系就讀時的若干原始資料,并以《蕭友梅留德史料新探》①孫?!?span id="mu0mgye" class="hl">蕭友梅留德史料新探》,《音樂研究》2007年第1期,第18—32頁。(以下簡稱《新探》)為題,對這些沉睡近百年的史料進行了釋讀及考證。《新探》中的資料填補了蕭友梅1912—1919年留德時期的若干史料空白、修正了蕭氏研究中一些既有認知,

          音樂研究 2018年3期2018-07-21

        • 蕭友梅:梅香浸潤,桃李芳菲
          育家、作曲家—蕭友梅。在前無古人的探索中,他被后人尊稱為 “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開山劈地的一代宗師”。漫漫書山,孜孜以求蕭友梅,1884年1月7日出生于廣東省的香山縣(現在的中山市)。父親是清朝的秀才,所以他也算是一個“文二代”。蕭友梅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899年,蕭友梅就讀于廣州時敏學堂,兩年后自費留學日本。他先在東京高師附中學習,同時在東京音樂學校學習聲樂和鋼琴。1906年,獲廣東省公費留學名額后,蕭友梅進入東京帝國文科大學哲學系攻讀教育學。在這期間

          琴童 2018年12期2018-03-01

        • 睿智的抉擇 艱難的堅守 ——抗戰(zhàn)中的蕭友梅、陳洪與“國立音專”
          教育家蔡元培、蕭友梅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高等專業(yè)音樂學府國立音樂院,由蔡元培任院長。1929年該院改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下文簡稱“國立音?!?,由蕭友梅擔任校長。這年黃自由美國留學歸來任教于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即被校長蕭友梅聘請來擔任兼職教員,1930年更被聘任為作曲組的專任教授兼任教務主任,協(xié)助校長蕭友梅辦理學校的教務。此后7年的時間里,黃自每天處理學校繁雜的教學行政事務,承擔和聲、復調、曲式、配器、作曲等多達11門專業(yè)課程的講授和學生作業(yè)的批改,還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8-01-25

        • 淺析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
          5000)一、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蕭友梅認為,提高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水平,必須大力發(fā)展國內音樂教育,這是我國音樂文化融入世界音樂文化潮流的重要保障。中國的音樂文化擁有輝煌的發(fā)展歷程。在周秦漢唐時期,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屬于世界先進的音樂文化,是世界音樂文化潮流的引領者。宋元明清之后,中華民族音樂文化逐漸式微。在近代中國,我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發(fā)展、音樂傳播、音樂傳承,都明顯落后于歐美先進國家。1939年,在《復興國樂之我見》中,蕭友梅將音樂分

          黃河之聲 2018年20期2018-01-24

        • 商務印書館與國立音專
          校長是留德博士蕭友梅先生。1920年回國后,蕭友梅在北京任教育部編審員,并在北京大學等幾處學校教授音樂理論。蕭友梅與商務印書館的重要人物張元濟(1867-1959)是多年的朋友。1922年7月初,時任中華教育改進社國民音樂研究部主任的蕭友梅,以及張元濟、蔡元培、胡適等人都出席了在濟南召開的中華教育改進社第一次年會。張元濟當時在商務印書館的職務是監(jiān)理,據他在這年7月3日的日記中記載:“早餐時遇舊友蕭君友梅,又介紹其友易君韋齋,號季復,亦來與會者?!碑斖恚麄?/div>

          音樂愛好者 2017年12期2017-12-09

        • 蕭友梅“我已經同音樂結婚”
          生的手指。這是蕭友梅臨終前最后的遺言。20世紀的中國音樂教育,蕭友梅是奠基人之一。1927年10月1日,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學院(后改為教育部)院長。在他的奔走下,政府通過了蕭友梅提出的創(chuàng)立國立音樂院的計劃。蕭友梅作為“音樂院籌備員”,制訂了極為詳盡的辦學計劃。1937年10月,為了提振“民族精神”,蕭友梅和國立音專的師生創(chuàng)建了一支管弦樂隊——“國立音專管弦樂隊”。10月26日,國立音樂院登報招生,院址設在上海陶爾斐斯路56號。專門學習音樂的院校登報招生,

          新民周刊 2017年46期2017-12-06

        • 蔡元培與音樂教育
          德國留學歸來的蕭友梅、自學成才的劉天華、楊仲子、王心葵、張友鶴等。在1922年,《北京大學日刊》刊登了一則重要的信息,將音樂研究會改為正式的教學機構,并向全國各地招生。他們不僅按照當時歐洲的音樂教育體系,建立了理論作曲、鋼琴、提琴、管樂及獨唱等本科教學,而且還有專門培養(yǎng)中小學生音樂教師的短期教學。這一舉措,可以說是相當正規(guī)的音樂院系建構了。不僅如此,蔡元培在北京大學任職的11年中,每次音樂研究會舉辦音樂會,他一定都會到場,聆聽演出。其實,蔡元培除了為倡導自

          琴童 2017年10期2017-10-31

        • 蕭友梅與中國新音樂批評的開拓
          龍揚志在紀念蕭友梅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際,著名作曲家劉雪庵撰文譽其為“中國新音樂的保姆”,肯定他早年在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扮演的關鍵作用,用實踐響應蔡元培倡導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1】事實上,蕭友梅對中國音樂的貢獻是全方位的:他被公認為中國新音樂教育的開拓者,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新型專業(yè)音樂教育、新型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的奠基人。在中國現代音樂史上,蕭不僅是第一位獲得音樂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也是首位將歐洲音樂學體系介紹到中國的學者,大力倡導用西方作曲法創(chuàng)作新音

          粵海風 2017年3期2017-07-29

        • 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敘事
          321004)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敘事王佳文(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蕭友梅是我國近代音樂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為我國專業(yè)音樂教育與基礎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文運用文獻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試從音樂教育思想與音樂教育實踐兩方面對蕭友梅音樂教育研究成果做簡單梳理。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音樂教育實踐蕭友梅是我國近代音樂教育宗師,在中國近代專業(yè)音樂教育、普通音樂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貢獻?!?span id="080cwek" class="hl">蕭友梅音樂文集》《蕭友梅先生之

          北方音樂 2017年12期2017-01-29

        • 音樂思想的傳承 ——音樂教育家蕭友梅的育兒經
          ——音樂教育家蕭友梅的育兒經王源蕭友梅:近代中國音樂教育之父、專業(yè)音樂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者、音樂理論家、作曲家。他先后創(chuàng)辦了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國立藝專和上海國立音專(上海音樂學院前身),為我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杰出的早期現代音樂人才,如冼星海、賀綠汀、江定仙、李煥之等。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創(chuàng)作了100多首歌曲。蕭淑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杰出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了以中國傳統(tǒng)元素為主的九樂章構成的管弦樂曲

          琴童 2016年2期2017-01-17

        • 關于近現代音樂家社會責任的思考
          量。本文通過對蕭友梅"精神國防"、《黑龍江之波》《黃河》以及郎朗美國事件的分析和闡述,嘗試思考音樂家社會責任的問題,論述音樂家的歷史責任和社會擔當。關鍵詞:音樂家 社會責任 蕭友梅 《黃河》 郎朗音樂不僅僅是一種能帶給人們聽覺享受的娛樂手段,更不僅僅是統(tǒng)治階級的一種消遣方式,音樂的旋律和歌詞,都會觸動心靈,對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強烈的影響。自古以來,統(tǒng)治階級就意識到了音樂在民間的教化作用。周朝的統(tǒng)治者搜集民歌,不僅用于觀察百姓的思想動向,而且會把一些民歌歪曲利

          藝術評鑒 2016年17期2016-12-19

        • 王光祈和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之比較
          要:王光祈和蕭友梅是中國近代史上兩位的著名音樂家,他們都懷抱強國理想,試圖用不同的方式實現強國夢。對二者的音樂教育思想進行比較和梳理,將有助于我們獲得更多啟示,從而為更加科學、合理地展開在當今中國的音樂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關鍵詞:王光祈;蕭友梅;音樂思想;音樂教育思想1 王光祈的音樂教育思想1.1 時代背景及當時我國音樂教育的狀況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的時期,中國面臨的民族危機空前加強.隨著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列強侵

          藝術科技 2016年9期2016-11-18

        • 一曲再現
          中國早期音樂家蕭友梅。陳佐湟,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在美獲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的指揮家,由他來指揮、闡釋中國第一位取得德國哲學博士學位的音樂家蕭友梅的作品,有著意味深長的巧合?!栋У窟M行曲》是蕭友梅于1916年留學德國期間,為紀念黃興、蔡鍔兩位革命前輩而創(chuàng)作的。據歷史記載,此曲只在1925年追悼孫中山先生的音樂會上,以改編的形式演奏過一次。以后,這首曲子便封存于歷史記憶,休止近百年,再沒有奏響過。這次貴陽交響樂團的演出,真可以稱得上是沉寂百年的回聲。這沉寂的百年,

          貴陽文史 2016年4期2016-08-16

        • 蕭友梅與阿炳:兩位大師的天壤之別
          樂界重要人物的蕭友梅出生了。他原名乃學,字思鶴,長大有志學習音樂后,自己改名為友梅,別號雪朋。蕭家祖上原居江西吉安,南宋末年祖上先人被朝廷派往廣東做知府,舉家南遷。蕭友梅的父親蕭煜增,字焱翹,又字硯樵,是清末秀才,以教家館為業(yè)。蕭友梅5歲時,隨父親遷居澳門,其鄰居是葡萄牙人,家有風琴,蕭友梅常常被琴聲吸引,產生極大興趣。蕭家在澳門還有一位重要的孫姓鄰居,孫文,字中山,蕭孫兩家常來常往,年少的蕭友梅便認識這位年長自己十八歲的行醫(yī)志士。多年之后,蕭友梅接過中華

          粵海風 2016年1期2016-03-12

        • 蕭友梅與趙元任中西音樂觀之比較
          見。文章著重對蕭友梅和趙元任兩位音樂家的中西音樂觀進行比較評述?!娟P鍵詞】蕭友梅 ?趙元任 ?中西音樂觀決定事物發(fā)展的因素往往有兩個,一個是事物本身的屬性,歸結到本文則是對“音樂”的不同理解,將會產生不同的中西音樂觀;另一個則是歷史根源的問題。所以在談及中西音樂關系之前,對“音樂”一定要有一個合適的、科學的定位,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何謂音樂關于“何謂音樂”這個問題是眾所周知的。這種觀點是對的。每個人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觸過音樂,因為“音樂有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2015-10-21

        • 蕭友梅抗戰(zhàn)時期音樂教育思想
          琳摘要:本文對蕭友梅在抗戰(zhàn)時期的音樂教育思想內涵進行簡單的闡述,通過相關音樂文獻進行研究,從而對蕭友梅在抗戰(zhàn)時期的音樂教育思想進行新的認識。關鍵詞:蕭友梅 抗戰(zhàn)時期 音樂教育思想蕭友梅是我國近代有名的音樂教育家。他早年在德國學習期間,先后就讀萊比錫大學、萊比錫音樂學院,柏林大學和私立施特恩音樂院,所學專業(yè)涵蓋西方傳統(tǒng)學科的音樂技能和音樂理論,對哲學、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音樂美學等學科也有所涉獵,吸收了當時西方音樂教育的系統(tǒng)教學?;貒?,致力于音樂教育事

          藝術評鑒 2015年16期2015-08-26

        • 試析藝術歌曲《問》的詞曲結合問題
          歌曲多為黃自、蕭友梅、趙元任等譜曲,易韋齋、劉半農、龍七、韋瀚章、徐志摩等撰詞。這次活動激發(fā)我對中國藝術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據我所知,在各音樂學院的專業(yè)教育中,中國藝術歌曲一直不太受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藝術歌曲多采用了借鑒西方藝術歌曲的形式來表達中國人的思想的創(chuàng)作模式,所以在作曲技術及理論方面不及西方嫻熟、豐富。因此,講述作曲理論時,老師一般會選取更為典型的西方藝術歌曲來進行講解;學習聲樂時,老師更喜歡選擇大型的易出彩的詠嘆調來讓學生演唱,較少

          戲劇之家 2015年9期2015-06-11

        • 中國二三十年代藝術歌曲中關于歌詞創(chuàng)作的研究
          作。主要以分析蕭友梅、趙元任、青主等作曲家的作品為主,并以當時的學術期刊作為參考,從早期藝術歌曲作品的歌詞中研究歌詞創(chuàng)作的特點和現實意義。關鍵詞:中國二三十年代藝術歌曲 趙元任 蕭友梅 青主 黃自 歌詞中國二三十年代藝術歌曲是19、20世紀之交“引進”西方音樂產生“學堂樂歌”后出現的產物。在五四運動以前主要是用外國的曲譜填詞的“學堂樂歌”,如李叔同用美國歌曲填詞的《送別》。而中國近代藝術歌曲起源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由一批留學于歐美的音樂家在學習德奧藝術歌

          藝術評鑒 2015年10期2015-06-03

        • 民國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
          ,以著名音樂家蕭友梅的創(chuàng)作為例,通過介紹蕭友梅藝術家的生平、求學經歷、以及所處年代、歌曲的創(chuàng)作進行分析,由分析結果進一步闡釋民國時期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主要受到西方國家的政治運動,人權主義思想的影響。由于一大批的音樂學者都有赴德國,奧地利留學的經歷,所以在民國時期我國的藝術歌曲的風格主要受這些國家的風格影響?!娟P鍵詞】藝術歌曲;蕭友梅;音樂分析;創(chuàng)作特點民國時期大量歸來的留學音樂學者嘗試著用他們的所學創(chuàng)作屬于中國的藝術歌曲,由于經過了五四運動,題材大多是激勵

          北方音樂 2015年16期2015-05-30

        • 蕭友梅與學校音樂教育
          摘要】一直以來蕭友梅被學界奉為“近代音樂教育之父”,多年來研究文章多集中圍繞于其對于以上海國立音專為代表的專業(yè)音樂教育建設方面的成果與貢獻,對其在學校音樂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與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只略做簡要提及,未能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力圖通過對蕭友梅國民音樂觀的思想核心、道路選擇,具體踐行等問題進行深入的解讀與剖析,進而闡釋蕭友梅國民音樂教育的思想內涵,并梳理總結其在學校音樂教育方面的創(chuàng)作成果與歷史貢獻?!娟P鍵詞】蕭友梅;學校音樂教育 ;國民音樂觀;音樂救國前言蕭友

          北方音樂 2015年15期2015-04-29

        • 20世紀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的肇始
          學音樂傳習所 蕭友梅 國立上海音樂院20世紀初,中國現代教育體制逐步確立,普通音樂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此后,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和“美育”思潮的傳播與影響,高等師范音樂教育開始確立,各種新式音樂社團蓬勃興起,為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重要基礎。在蔡元培、蕭友梅等高等(音樂)教育奠基人的努力開拓下,我國現代專業(yè)音樂教育產生并得到初步發(fā)展。1 高等師范音樂教育的興起中華民國成立后,政府對發(fā)展高等教育較為重視。1912年10月,教育部頒布《大學令》

          音樂生活 2014年3期2014-03-12

        • 《南飛之雁語》為何沒有廣泛流傳
          教育家、作曲家蕭友梅的歌曲集《新歌初集》中的一首歌曲,這首歌以三連音加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為特點,旋律非常優(yōu)美,可以說和他的另一首歌曲《問》是姐妹作,都表現了五四運動時期人們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上У氖恰赌巷w之雁語》并沒有得到廣泛流傳,音響資料也非常少,這么優(yōu)秀的一個作品為何沒有得到廣泛流傳呢?筆者翻閱了一些資料,研究者大多認為是歌詞惹的禍。比如梁茂在《中國近代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的開端》中提出:“蕭友梅創(chuàng)作的學生歌曲,歌詞絕大部分都是出自易韋齋的手筆,易韋齋的歌詞在思

          大眾文藝 2013年1期2013-07-20

        • 蕭友梅研究述評
          )一、國內關于蕭友梅研究的基本內容蕭友梅最早的音樂文字,是于1907年至1908年連載在中國留學生刊物《學報》上的《音樂概說》一文;寫于1940年6月,他去世后1946年刊出的為趙梅伯((合唱指揮法》一書所作序言,是目前所見最晚一篇音樂文章。在三十多年里,蕭友梅所作已刊和未刊的音樂著述,按《蕭友梅音樂文集》,的統(tǒng)計,共有音樂專著和有文字論述的音樂教科書7種,為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科和國立音樂??茖W校編寫的音樂教材5種,專題音樂論文1

          大眾文藝 2013年10期2013-01-28

        • 蕭友梅對中國早期音樂教育的影響
          的音樂教育家,蕭友梅不僅創(chuàng)辦和推動了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的成長和發(fā)展,而且借鑒西方先進的教育經驗,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音樂教育之路進行了探索。本文從蕭友梅的生平、音樂教育思想、音樂教育實踐活動三個方面對蕭友梅對中國早期音樂教育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關鍵詞:蕭友梅 中國早期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思想 音樂教育實踐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18-011 蕭友梅的生平蕭友梅(1884—1940),原名乃

          科技資訊 2012年30期2012-04-29

        • 一則“救國樂”的佳話 紀念劉天華先生逝世八十周年
          錢永利劉天華與蕭友梅是兩位現代音樂名人。劉天華是國樂大師,蕭友梅是音樂教育家、理論家。1932年6月,劉天華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七歲,蕭友梅寫下了《聞國樂導師劉天華先生去世有感》。正是這篇感性、嚴謹、詳實的悼文,記錄了兩人關系,那是一則“救國樂”的佳話。“救國樂”是劉天華用語,出自《國樂改進社緣起》一文:“我們認這事為藝術界的大事,非少數人所能舉辦,必須要聯(lián)絡全國同志,一致進行;我們應打消門戶之見,大家合力工作,以救此國樂殘生”。眾所周知,劉天華為“救國樂”

          音樂愛好者 2012年8期2012-04-29

        • 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會刊《音樂雜志》考
          年1 月,當蕭友梅在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的時候,與蔡元培、葉恭綽等音專同仁發(fā)起成立“音樂藝文社”,籌劃出版刊物仍叫《音樂雜志》。蕭友梅、黃自和易韋齋同任該刊主編。但是,本文所研究的《音樂雜志》則是由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主編,在1920年、1921年發(fā)行了兩卷20期的雜志。這本刊物雖然比李叔同辦的《音樂小雜志》要晚,但是,從稿件來源、稿件質量、編輯人員等諸多方面來看,其刊物的全面性應是中國當時首屈一指的?!兑魳冯s志》出版前后的歷史1916年12月4日,隨著黎

          人民音樂 2006年10期2006-10-26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播放| 性感的小蜜桃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综合亚洲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不av麻豆|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国产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狼人av在线免费观看| 成年男人午夜视频在线看|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 亚洲综合中文日韩字幕|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黄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五月| 999久久久精品国产消防器材|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农村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女| 亚洲天堂av路线一免费观看| 青青草好吊色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最新网址视频| 无码 人妻 在线 视频|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精品高| 国产精品成年人毛片毛片|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婷婷|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av无码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