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堂話語既是學生學習目標語的重要來源,也是英語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手段和媒介。當前,中職英語課堂話語存在諸多不足,本文重點探討優(yōu)化英語課堂話語的必要性及策略,以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話語缺失;目標語;課堂話語;話語策略;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梁婉珍,廈門信息學校。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與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場所。英語教學活動主要通過師生的課堂話語來實現(xiàn)。課堂話語主要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而使用的話語。英語教師話語分為兩類,一類指內(nèi)容性語言,包括以教師口語呈現(xiàn)的知識點目標語、教材中的文本材料、教師的板書、教學中播放的音像材料等多模態(tài)話語形式;另一類指解釋性的媒介語言,包括英語問候、布置或轉(zhuǎn)換英語任務、評價學生、維持秩序和布置作業(yè)等指令性話語形式。學生話語包括課堂上回應指令的話語、參與實踐的目標語、書面或口語作業(yè)、師生或生生評價語等。
一、優(yōu)化中職英語課堂話語的必要性
(一)中職生英語話語缺失現(xiàn)象和教師的低效話語
由于英語水平總體較弱,缺乏基礎知識話語儲備,中職生的英語話語經(jīng)常性缺失,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常以中文代替英語話語。學優(yōu)生的英語基礎較好,能夠主動爭取較多的話語權,而學困生沉默不語,從而出現(xiàn)學生課堂話語兩極分化。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英語教師經(jīng)常用母語進行教學,學生缺少目標語實踐機會;有限的教學時間和完成多維目標的教學壓力,導致教師語速過快,學生答非所問,師生互動話語低效;教師容易忽視錯誤在語言學習中的利用價值,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反饋話語往往無法真正促進學生的個體學習與發(fā)展。
(二)英語課堂話語影響中職英語教學效率
英語課堂話語既是學生學習目標語的重要來源,也是英語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手段和媒介,英語課堂話語影響中職英語教學效率。英語教師應采取合理的課堂話語策略,設計、調(diào)整和優(yōu)化英語課堂話語。教師話語占比多少、多模態(tài)話語的呈現(xiàn)方式、問題話語的設計和學生話語的輸入輸出方式等,并不是靜止模式,而是動態(tài)、多變的。只要能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目標語使用機會,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那么英語課堂話語的設計就是有效的。
二、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啟示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強調(diào)必須通過定量、可理解性的“語料”輸入,才是學生語言習得的前提。 “足量”意味著教師應為學生主體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話語實踐機會,“可理解性”指英語知識呈現(xiàn)的話語方式包括接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口語與書面語、包括線上和線下能夠輔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點的音、影、圖、文,甚至是人工智能語言軟件或平臺虛擬的英語話語環(huán)境等。
克拉申同時提出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即學習者的壓力、焦慮會阻止學習者輸入習得語言,降低語言學習效率。 中職生在完成課堂話語任務時遇到的困難和所犯的錯誤,都可能為英語學習帶來情感障礙。英語教師應承認和接受學困生的話語水平及其面臨的學習障礙,設計科學合理的英語課堂話語,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與焦慮,促進學生學習進步。
三、優(yōu)化課堂話語,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效率
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上,一方面,教師要使用目標語進行示范,另一方面,教師要使用不同身份、不同風格的話語,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以下筆者從課堂導入話語、多模態(tài)話語展示、視聽軟件提供平等的話語機會、閱讀課中問題話語的設計、反饋話語的作用等方面討論英語課堂話語的優(yōu)化策略。
(一)圍繞教學主題,選擇合適的課堂導入話語
表1 時間、環(huán)節(jié)、語言內(nèi)容、活動方式、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
如表1,本課選自高教版中職教材《英語基礎模塊1》第三單元“Shopping”第一課時熱身和聽說部分,知識目標是學生能夠掌握部分與商品和購物場所有關的詞匯,掌握描述商品和討論購物習慣的句型,能力目標是聽懂并模仿討論商品的材質(zhì)、顏色、價格和個人偏好等的對話。
以下為教師話語導入片段分析: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I'm very happy to come to our class.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S1: Yes.
S2: No...
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
S1: Playing computer games.
S2: Sleeping.
S3,S4...
T1: Do you enjoy shopping?
S1: No...
T1: Why not?
S1: No money.
T1: But I like shopping. 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
S1: ...
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存在如下問題:首先,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寶貴,與本課主題不相關的導入話語可以省略,如“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Yes./No...”。其次,“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是一個參考性問題,學生回答如“playing computer games/sleeping”等,出現(xiàn)與本課主題不相關的答案,導致主題切入拖延時間。再次,教師提問“Do you enjoy shopping?”時,學生回答“No”,教師似乎沒有預設到學生有否定的答案,接著問“Why not?”,學生回答“No money”,與本課教學主題毫無關系,教師勉強用“But I like shopping” 拉回正題。教師在設計提問話語時,應根據(jù)所教學生的特點,預設學生的反應,并準備好合理回應。最后,教師接著問“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出現(xiàn)個別學生對“How often”聽不懂或不理解的情況,學生話語缺失,教師如何輔助學生理解問題,使師生互動話語得以繼續(xù)是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英語課堂導入話語應該圍繞教學主題,話語形式要簡明扼要,話語內(nèi)容應與主題高度契合,避免迂回拖沓、浪費時間。
(二)從學生基礎出發(fā),采用合理的多模態(tài)話語展示英語知識點
聽力部分音頻文本如下:
Woman: Hey, that's a nice T-shirt!
Man: Thanks. I bought it last week.
Woman: The color is perfect for you...
學生總體英語水平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聽力過程中碰到不熟悉的詞如T-shir、 bought、perfect等時,容易注意力分散。結(jié)合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在知識點話語的呈現(xiàn)方式上,筆者認為,可以利用購物場景圖,結(jié)合聽力文本的多模態(tài)話語進行展示,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購物場景可以使學生聯(lián)系個人先前的購物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思考和輸入與購物相關的英語表達。
另外,為了輸入與鞏固英語知識,朗讀詞匯和句型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學困生普遍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傳授新知時無法同時連續(xù)、大批量予以糾正,而集體朗讀能夠使學困生跟上大部隊的節(jié)奏,保持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多模態(tài)話語的聽力和視頻是短時記憶,朗讀文本話語對之前聽力內(nèi)容進行驗證,通過傾聽自己的朗讀聲音使聽覺重現(xiàn),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利用英語視聽軟件,為學生提供平等的話語機會
筆者將有關購物的電影片段與英語視聽軟件相結(jié)合,將購物對話文本進行編輯定制,為學生創(chuàng)設虛擬購物情境。每名學生都成為對話的主角,進行人機演練購物對話,為學生提供平等的話語機會。英語視聽軟件能對任意單一句型定位,使學生能夠循環(huán)模仿和演練某一句型;還可以對任意角色進行消音,使學生輕松扮演任意角色,演練英語對話。教師巡視班級,為學生提供話語支持并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人機對話結(jié)束后,開展師生對話示范,生生對話創(chuàng)編,從而實現(xiàn)英語話語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編生生對話時,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合理搭配,實現(xiàn)知識話語共享。教師打印并分發(fā)給每名學生如下表格,學生如果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利用課本、網(wǎng)絡資源等自主查詢答案,降低對話創(chuàng)編的難度,增加學困生發(fā)言的機會。
(四)合理設計展示性問題或參考性問題
“Shopping”這一課講述了網(wǎng)絡購物,由于文本篇幅較長,學生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講解語篇時,教師用正常語速、清晰的發(fā)音和優(yōu)美的語言語調(diào)進行朗讀示范,用緩慢語速重復要點。針對中等生和學困生,筆者認為應該多設計展示性問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在文本中探尋答案;針對學優(yōu)生,應多設計參考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判斷、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
(五)合理使用課堂反饋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講解Cultural Understanding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黑色星期五”在線購物的視頻后,與學生展開話語互動。
T: Which day is Black Friday shopping day?
Ss: Friday.
T: Friday of which week? Do you know Thanksgiving Day in US?
Ss: Yes.
T: Black Friday is a shopping day after Thanksgiving in US.
第一個問題“Which day is Black Friday shopping day?”,問黑色星期五購物節(jié)是哪一天,學生的答案“Friday”不是被期待的答案,教師如果直接給予負面反饋說“Not exactly”,會阻礙學生認知機制的運行,影響學生參與課堂對話的積極性。教師緊接著用第二個問題“Friday of which week?”繼續(xù)話輪,意識到這個問題學生無法回答,教師馬上提出第三個問題“Do you know Thanksgiving Day in US?”,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話輪不中斷,最后教師作出解釋“Black Friday is a shopping day after Thanksgiving in US”。教師應該多用鼓勵和引導性話語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進行話語積累和輸出,激發(fā)其學習熱情。
四、結(jié)語
英語課堂話語具有多重功能,既是學生學習目標語的重要來源,也是英語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手段和媒介。中職英語教師應該勇敢面對挑戰(zhàn),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水平和專業(yè)素質(zhì),同時不斷學習課堂教學話語理論,積極開展課堂話語實踐,探索科學合理的課堂話語應用策略,努力解決中職英語課堂中的話語問題,不斷錘煉課堂話語,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國強.多模態(tài)課堂話語的例示化原型研究[J].英語教師,2016(21):23-28.
[2]程曉堂.英語課堂中低效教師話語剖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1(7):13.
[3]寧霞.英語課堂話語權與學生素質(zhì)發(fā)展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2):95-97.
[4]李明月.對中職英語課堂話語的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5(7):240.
[5]Rymes B. Classroom Discourse Analysis: A Tool for Critical Reflection[M]. Cresskill,NJ: Hampton Pr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