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鳳
摘要:小學語文學習中,主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從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幫助下形成正確的敘述思維,改變以往“想到什么寫什么”的習慣。在以讀促寫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到更多寫作表達手法,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寫出更加優(yōu)質的作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以讀促寫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相輔相成的兩個環(huán)節(jié),閱讀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積累更多語言知識,并且在優(yōu)秀閱讀的幫助下,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而寫作則是學生展示自身學習成果,將語言知識與自身生活經歷相結合的過程、教師通過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且也可以讓學生近距離的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通過閱讀的途徑收獲更多的知識,開拓自身的視野,學習到更多寫作的方法。而同時在寫作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在實踐當中找到自己的錯誤。在這樣的教學當中,每一個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閱讀和寫作里更加積極主動。教師要從學生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內容,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在語文讀教學當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思維。
一、廣泛閱讀,豐富積累
讀寫是相互聯系的,寫作的目的是寫一篇好文章給別人看,閱讀是了解一篇文章寫了什么,可以看出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知道應該寫些什么,不知道如何進行表達,這體現出學生對于寫作素材的匱乏,以及對于寫作手法的運用不夠塑料。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很強的學習和模仿能力,教師要充分運用學生的特征,讓學生可以先從閱讀中學習作者優(yōu)秀的表現手法,然后再進行寫作。學生們在讀書時積累優(yōu)美的句子和詞匯,可以在寫作中用來寫好文章。教師通常允許學生多讀文章,多寫句子,多記憶,培養(yǎng)學生讀書時的口語和交流閱讀的方法和寫作的手法。
例如,當學習《魯濱遜漂流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全文并仔細閱讀,對于一些好的句子,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謄抄和背誦。最后,教師讓學生模仿文章中的句子,結合自己的想法,將一些自己覺得自己運用的句子寫在紙上。然后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換寫作的內容,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通過閱讀提高寫作水平。
二、以讀促寫,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學生們可以在學習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寫作文時常常不知道該寫些什么,自身的寫作素材非常的匱乏。小學生寫作經驗少,寫作能力差,有時不知道題目的意思,導致部分學生討厭寫作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讀寫結合,把握自己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能夠更加主動的進行閱讀和寫作,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找一些好看的視頻,或者帶領學生體驗大自然的美景,讓學生感受到他們的作文,其實是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美。學生在自身的親身感受和經歷下,能夠對閱讀有更加充分和深入的了解,并且將自己的感悟通過寫作的方式進行表達,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更加充分的了解閱讀內容,還能夠對閱讀當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在學習當中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草原”課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段關于他們喜歡閱讀的草原的美麗視頻,然后要求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想象在草原上寫下自己的情景。學生可以自由舉手講述自己在想象當中身處草原會看到什么東西,有的學生說會看到一望無際的綠地,有的學生會說看到很多牛羊,還有的學生說會看到非常多的蒙古包。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進行“草原”這篇課文的寫作,將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最后,教師必須仔細閱讀學生的作文,糾正學生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拿好文章在課堂上閱讀,這樣學生就可以學習這些寫作技巧,互相學習。
三、以讀促寫,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方法很多,文章的句子簡短,優(yōu)美的文章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閱讀方式。在以往的教學當中都是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述教學的內容,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非常被動,養(yǎng)成教師養(yǎng)成依賴的心。教師需要發(fā)揮學生的觀能動性,在以讀促寫的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教學中做閱讀練習,讓學生正確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感情。教師教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結合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
例如,當學習《采薇》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提問,這首古詩描述了什么內容?誰能夠翻譯一下這首古詩?通過給學生設置課堂問題,從而引發(fā)學生能夠對課文進行探究,一些學生很快就認識到這篇古詩講述了邊境征戰(zhàn)生活的艱苦以及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對于學生的解釋教師可以鼓勵,并且讓學生能夠根據課文的主題模仿句子,一起討論課堂教材?!恫赊薄防锩嬗性S多經典的句子和單詞。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這樣他們就可以互相交流,一起模仿句子。最后,教師選擇了最好的小組讓學生登上講臺,用文字表達小組的成果,讓所有學生一起學習。
四、注重基礎,讀寫融合
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在課堂上不斷提高,不斷使用新方法讓學生大量寫作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好方法,也要注意學生的基本知識。學生們在寫作中使用了很多修辭手法,但有些學生不擅長這些修辭手法,文章中也不能很好地運用,他們的寫作會有很多錯誤,會使文章亂七八糟,得不到高分。因此,教師應在正常上課時重視學生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學習簡單的知識,從而充分發(fā)揮寫作能力。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生可以看到修辭手法在優(yōu)秀課文當中的合理利用,同時自身也會對比自己以往在使用修飾手法當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學生的困惑。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深入探究修辭手法在閱讀當中的意義,以及其所要表達的作用,從而實現學生對修辭手法進行合理的運用,感受寫作當中的樂趣。
例如,學習《花之歌》時,教師要把課文中的修辭手法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對應的句子。然后就是可以向學生提問這些句子分別代表了什么修辭手法?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占據主動地位。然后教師在讓學生之間相互表達自己為什么覺得是這種修辭手法?最后教師這項學生揭秘這個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并且講述為什么是利用了這個球的手法。通過這種具有健康性的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們知道修辭的所有知識點,很好地理解修辭手法是什么,學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技巧進行寫作表達。并且讓學生可以在之后的寫作過程當中有意識的加入這種修飾手打,深化自身的作文,
總結:以讀促寫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非常快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結合閱讀和寫作的過程當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關注學生平時在語文知識積累過程當中還存在哪方面的不足,通過學生喜歡的閱讀內容,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閱讀當中所蘊含的語文知識以及寫作手法。在寫作教學的過程當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將讀和寫真正結合在一起,有效提高自身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文鳳.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以讀促寫的運用[C]//.2022教育教學與管理三亞論壇論文集(一).[出版者不詳],2022:199-200.DOI:10.26914/c.cnkihy.2022.022341.
[2]袁梅.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以讀促寫”方法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16):104-105.
[3]李曉宙.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以讀促寫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2,8(10):196-198.DOI:10.16681/j.cnki.wcqe.20221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