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冰芳
摘要:寫作是小學中高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新課標對寫作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即指導學生學會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主動積累寫作素材;書寫規(guī)范、整潔?;谶@些具體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優(yōu)化教學方法,重視學生閱讀積累和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做好作文的講評工作,從而真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寫作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素質教育
引言:
寫作是小學語文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寫作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表現(xiàn)出學生的語文水平,這足以說明高質量的寫作教學很重要。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雖說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是存在很多的弊端,最關鍵的是不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已經迫在眉睫了,小學語文教師應引起重視,要將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貫穿于寫作教學的始終,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1]。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首先,要對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學習有耐心,引導學生逐步適應,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實際上在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已經指出了在小學不同的學段對寫作教學的要求,如一二年級主要是要求能夠寫話;到了小學中年級段也就是三四年級則是能夠簡單進行習作,學生嘗試簡短的表達與書面交流;而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也就是五六年級則對習作的內容和習作的速度都有了具體的要求。這樣的安排就是在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來推進小學作文教學,這也契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真正理解其內容要求[2]。
其次,要對學生多鼓勵。學生的信心是教師“夸出來的”,因為寫作本身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要求較高,所以在日常的寫作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中的亮點,多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進而增強學生在寫作中的信心。著名語文教師李鎮(zhèn)西曾經說:“每一位學生的生活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每一個同學的心靈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他寫出來的東西就應該是自己心靈的軌跡和生活的鏡子。”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也就減少了學生在寫作學習中的畏難心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培養(yǎng)興趣,激活寫作動機
首先,從教學方式上做出創(chuàng)新,對過去的教師給出一個話題,學生順著話題自主發(fā)揮的形式適當改變,既要給予學生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又要啟發(fā)他們的寫作思路,使其對整個教學活動感興趣。其次,將寫作教學生活化,從主題延伸出相應的生活化資源,有目的地融入一些生活事物、生活經驗及生活感悟,調動學生的潛在意識,使其從生活的角度理解寫作話題,并能對這個話題有話可說,將自己觀察、了解的人、事、物轉化為具體的語言文字,在靈活的思維支持下讓語言生動化,有邏輯、有感情地呈現(xiàn)在作文中[3]。
例如,在習作“我的心愛之物”的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先利用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動物、衣服等,現(xiàn)在我們來想一想:你的心愛之物是什么?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曬一曬自己心愛的東西。這個導入兼具生活化和趣味化,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隨后組織小組學習,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心愛的東西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然后開展“我的心愛之物”觀察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對心愛之物的觀察、了解情況,突出其外形特點和觀察順序,表達讓自己感興趣的特點,把喜愛的情感融入進去,在寫作前表達明晰、條理清楚,這個過程就能確定寫作思路,且能解決作文缺乏情感的問題。最后在范文賞析后組織寫作,要求學生展開聯(lián)想把“物品”寫活,運用比喻、夸張和想象的修辭手法,在其興趣支持下完成一篇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作文。
三、積累素材,擴充寫作資源
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累素材,指明應抓住哪些資源,如優(yōu)美的詞匯和語句、名人名言、古詩詞等,并指導他們運用這些資源,學會將一些繁瑣的語句利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增加作文的文學氣息,提高作文質量,逐步達到妙筆生花的程度。
例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學中,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再針對性地選擇典型語句進行賞析,引導學生理解并積累。如“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這句話描寫的是日出,卻未直接運用“日出”兩字,而是借助環(huán)境描寫突出日出之美,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體現(xiàn)了日出之美。這句話值得反復品味,學生在賞析后需將整句話摘抄下來。又如,在《鳥的天堂》的教學中,“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边@句話表現(xiàn)樹葉之茂盛,卻不單單用“茂盛”兩字來表達,而是運用樹葉的狀態(tài)來反映榕樹之茂盛,同樣為讀者留下遐想的空間,也是值得品味和積累的語句。教師指導學生將這些語言素材積累下來反復品味,學習其精妙寫法,在寫作中做到合理運用。
四、科學地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為了能夠更加客觀、準確地來評價學生的寫作情況,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寫作教學評價體系,以此來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在客觀地評價中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中存在的不足支持,并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在評價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在信息平臺中記錄好對學生的相關評價,并積極引入多種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在評價時要盡量地做好公平、公正,這樣才能提升寫作評價的客觀性和可靠性。在評價時要將口頭評價和書面評價結合起來,在書面評價時不能簡單寫出結論性的評語,而是應該將寫作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指出來,以便學生在今后能夠改進,在不斷訓練中提升寫作的整體水平和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要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積累有效素材,養(yǎng)成良好習慣,教師需要將寫作教學融入語文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靈活掌握寫作方法,學會圍繞話題把文章寫得豐富生動,融入適宜的素材讓文章飽滿且富有感情,隨著寫作能力的提升達到妙筆生花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婧.妙筆生花,靈動生動寫作——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12):48.
[2]陳敏為.小學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思考[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12):50.
[3]張璐瑤.芻議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