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舒舒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能力成為新時期新條件下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反思性教學的作用更加突出,它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從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種有效途徑。本研究通過對初中排球教學運用反思性教學方法進行研究與實踐,總結出反思性教學的優(yōu)勢以及運用的一些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排球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關鍵詞:教師專業(yè)化;反思性教學;排球教學
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思考與研究,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進行回顧,不斷地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教學工具以及教學組織等方面的問題,運用教學標準中的要求不斷地檢驗、提升自己,追求的是教學全過程的合理性。
反思性教學既是教師研究解決教學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使其成為專家型教師,從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種有效途徑。
本研究在教師專業(yè)化背景下對排球教學運用反思性教學方法進行研究與實踐,總結出反思性教學的優(yōu)勢以及運用的一些方法和效果,把反思性教學這種教育學理論與排球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尋找最佳的結合點,促進排球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并且為排球教學提供一些理論依據(jù)。
2實驗過程
2.1實驗對象
選取文華學校初二(1)班和初二(2)班女生為實驗對象,人數(shù)都為22人,隨機確定一班為實驗班,二班為對照班。
2.2 實驗設計
采用兩組前、后測實驗設計,實驗于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文華學校進行,共計45學時。
前測指標有身體素質測試包括:雙腳起跳摸高(摸高成績=摸高高度-身高)、半米字移動(秒);排球基本技術測試包括:傳球、墊球、上手發(fā)球、扣球(每項25分,總分100分)四項基本技術評定。
后測指標包括:傳球、墊球、上手發(fā)球、扣球(每項25分,總分100分)四項基本技術評定、排球理論知識。
2.3實驗步驟
2.3.1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身體素質與基本技術的測試。
2.3.2實驗中,實驗班采用反思性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
實驗班的教學,教師采用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后反思進行反思性教學。
教學前反思要求根據(jù)排球基本技術、學生的整體情況和個體之間的差異、場地器材等客觀因素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對所教內容的重點、難點的理解,對教法手段的運用,對學生的情況等都要了如指掌,對教學的策略有周密的安排。
教學中反思是在排球技術教學中將教學前反思付諸行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隨時進行評價,并且及時反饋信息,調控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反思,使學生主動審視活動的內在價值、運動科學性、合理性。
教學后反思是體育教師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的評價和反思,主要反思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寫反思日記、觀摩交流、錄像反思、問卷調查、教學行為研究等。教師通過反思教學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對教學前制定的各種教學方法及策略進行相應的修改,以更好地進行下一次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3.3實驗后進行測試和問卷調查,并采用T 檢驗進行對比。
2.4 實驗控制
2.4.1實驗的前測和后測安排在教學實驗開始前和結束后的三天內進行行,防止因時間過長而造成實驗內部效度降低。
2.4.2 實驗中,實驗班的教學工作由本人承擔,對照班的教學工作由另一名教師承擔,其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等方面與本人基本一致。兩個班在教學內容、教學進度以及場地、器材均保持一致。
2.4.3理論知識的測試同時同考場進行;技術測試時將兩個班學生的順序打亂,并且同時、同場地進行,主考由兩名未參與本實驗的資深教師擔任,每名學生的得分為兩名主考所給分數(shù)的平均分。
2.5實驗結果分析
2.5.1實驗前測結果分析
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排球基本技術進行前測,經(jīng)檢驗所得到數(shù)據(jù)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性。
顯示: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兩班學生排球基本技術無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本實驗做到了同質比較,保證了實驗具有較高的內部效度。
2.5.2實驗后測結果分析
由后測結果可以看出,排球基本技術和理論知識都為P<0.05,實驗后兩班測試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反思性教學理論應用于排球技術教學中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以及理論知識成績。
2.5.3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實驗后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的1、4兩題反映的是學生排球技術與理論水平提高與否;問卷的2、7、8 三題反映的是學生反思能力和意識加強與否;問卷的3、5、6題反映的是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與否;問卷9、10兩題反映的是學生對反思性教學的認可程度。
問卷的結果顯示,學生的反思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對反思性教學比較滿意,認為反思性教學能夠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能夠消化掌握新知識,提高自身的技術以及理論水平,并且能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為今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結果說明反思性教學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反思性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心智和探究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新的學習觀念,形成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將新課程改革不斷推向深入的動力,有利于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是體育教師提高專業(yè)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每一位體育教師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行為。
3.2建議
建議實行反思性教學的教師加強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新課程的理念和教育教學真諦的理解;及時分析,寫出反思日記;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可以采用集體教學研究和集體備課、說課等活動,來進行教學的自我反思和心得交流,便于及時解決問題,制定出更科學的方法,提高教師實施反思性教學的能力。
4參考文獻
[1]余奮征.運用反思策略,促進深度學習[J]. 數(shù)學之友,2021,(12):65-66.
[2]陽春燕. 淺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反思性教學[J].學科教育,2014,(1):194.[3]李成文. 反思性教學理論在高師體育專業(yè)排球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5.
[3]廖祖英.“課例研究”反思性教學:培訓體育教師反思能力[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