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春 童文勝 朱虹 張宇
[摘 要]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而提出的“四個服務”回答了“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問題。為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輸送選調生是高校踐行“四個服務”的重要途徑之一。某學院結合學科特點,積極引導優(yōu)秀畢業(yè)生到基層就業(yè),針對不同意愿的學生群體采取不同的培養(yǎng)路徑,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選調生之路。
[關鍵詞]高校;選調生;引導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9-0287-04
選調生制度是我黨根據我國的具體實情提出的一種后備干部選拔培養(yǎng)制度,其目的在于為黨和國家輸送大量優(yōu)秀的年輕干部以促進社會主義社會持續(xù)發(fā)展。“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某學院重視服務國家戰(zhàn)略,堅持“四個服務”,向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輸送優(yōu)秀人才,組織師生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制訂了《堅持“四個服務”、推進面向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的就業(yè)引導行動計劃》等,為民族復興提供人才支撐。
某學院結合學科特點,重視對學生的培養(yǎng),通過黨性教育、政府實習以及暑期社會實踐等多種渠道,積極引導優(yōu)秀畢業(yè)生到基層就業(yè),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在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本研究通過梳理文獻和訪談等,從報考選調生的影響因素、引導方式和能力培養(yǎng)三個方面設計了調查問卷,并進行了數(shù)據分析;從高校選調生選拔模式可持續(xù)發(fā)展角度出發(fā),分析如何更有效率、更有質量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選擇選調生之路,增強“四個意識”和“四個正確認識”,堅定“四個自信”,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一、高校學生選擇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過前期訪談了解到,選調地區(qū)、離家距離及院校引導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學生選擇從事選調生產生影響,但是三類學生“已畢業(yè)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立志將來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和考慮將來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對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的理解存在不同。我們將問卷中的影響因素歸納為“選調地區(qū)環(huán)境及待遇因素”“社會和家庭因素”“院校引導因素”“自身價值判斷因素”四個方面,使用方差分析法對內容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已畢業(yè)從事選調生工作”“立志從事選調生工作”以及“在考慮從事選調生工作”三類學生都認為“選調地區(qū)工作條件”“選調地區(qū)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選調地區(qū)的政治待遇”“選調地區(qū)的薪水待遇”是必須考慮在內的重要因素,其中“選調地區(qū)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選調地區(qū)的政治待遇”的重要程度在三類學生中差別不大,而“選調地區(qū)的工作條件”和“選調地區(qū)的薪水待遇”的重要程度在三類學生中是有顯著差異的,比起已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和從事選調生工作決心堅定的學生,有從事選調生工作意愿但意愿不堅定的學生更看重選調地區(qū)的工作條件及其薪水待遇。
在對社會和家庭因素的影響程度的分析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在報考選調生時,“與所學專業(yè)相關”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離家近也是報考選調生的重要原因,是畢業(yè)回家鄉(xiāng)工作的重要機會;“父母、親戚的影響”對立志從事和考慮從事選調工作的學生影響不大;而“當年就業(yè)形勢”的重要程度在三類學生之間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在考慮從事選調生工作”比“立志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更看重“當年的就業(yè)形勢”,就業(yè)形勢的好壞對有長遠計劃的學生來說影響較小。由此可見,社會就業(yè)形勢,如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企業(yè)縮招、線下招聘減少等會激發(fā)更多的學生選擇從事選調生工作。
在對院校引導因素的重要程度的分析中,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做是否從事選調生工作的選擇時,同學、師門和輔導員的意見雖有一定的幫助,但幫助并不大;他們認為“選調生的發(fā)展前景”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同時,“院校政策宣講”的重要程度在三類學生中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在考慮從事選調生工作”比“立志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更看重“院校的政策宣講”,但前者對選調政策、報考條件和職業(yè)發(fā)展的了解程度并不到位,需要學校和院系的重點引導。
在對自身價值判斷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分析中,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自身學習經歷”是報考選調生之前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否接觸過選調生工作,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黨和國家的號召是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的重要原因,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從事選調生工作也是踐行黨和國家號召的重要表現(xiàn),對于“已畢業(yè)從事選調工作”的學生來說,經歷比“鍍金”更重要。而“到基層‘鍍金”的重要程度在三類學生中是有顯著差異的,“正在考慮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比“立志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更希望通過到基層工作賺取今后晉升的政治資本,而不是履職盡責地為基層服務,打通政府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由此可見,“正在考慮從事選調工作”的學生對基層選調生工作和選調經歷的認識不夠深刻,還需要學校和院系的重點引導。
二、高校選調生引導路徑的分析
本研究通過梳理文獻和實際訪談發(fā)現(xiàn),“已畢業(yè)從事選調生工作”“立志將來從事選調生工作”和“考慮將來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對不同的引導和培養(yǎng)路徑的認識可能存在差異。為了解不同類別學生對引導路徑重要性認知的差異,進而梳理出有效的引導方式,本研究對以下路徑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如表2所示,對已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來說,“優(yōu)秀選調生校友分享”“學院引導”“選調省份來校進行政策宣講”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優(yōu)秀選調生校友也很樂意回母校給學弟學妹們做分享,為他們介紹經驗;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學院對于選調工作的宣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見,高校各學院對選調工作的宣傳指導做了很多的工作,并且有了很明顯的效果,獲得了已畢業(yè)學生的認可。對“有意向從事和立志將來從事選調生工作學生對‘引導選擇選調生的方式的均值”的分析表明,這部分學生注重將獲取信息和實踐相結合,他們認為“學校政策支持”“組織同學前往實地了解選調生工作”“組織同學到政府掛職鍛煉”是最重要的。因此,學校在引導這一部分學生的過程中,要更多地與地方政府聯(lián)系,爭取更多的選調崗位職數(shù)和實習機會,為學生報考及選擇提供更多的政策紅利和支持。
同時,三類學生在對“組織同學前往實地了解選調生工作”的重要性認知上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對該因素做了多重比較分析,以期弄清三類學生存在的差異(見表3)。
表3表明“已畢業(yè)從事選調生工作”和“在考慮將來從事選調生工作”兩類學生在“組織同學前往實地了解選調生工作”上有顯著差異,后者更加注重實地了解后再作出選擇。因此,學校一方面應該多從政策角度宣講選調生的工作內容和意義,另一方面更要多組織類似于暑期實踐這樣的活動,提供機會讓學生實地體驗選調生工作。
三、高校學生報考選調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過前期訪談的方式分析得出,“籍貫”“所學專業(yè)”“政治面貌”“擔任學生干部”等因素對高校學生報考選調生存在影響,但是三類學生對這些影響因素的重要性認識可能存在差異,為了解不同類別學生對影響因素重要性認識的差異,進而梳理出高校學生應在學習階段獲取的經歷,本研究對以下影響因素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如表4所示,絕大部分的學生在對上述8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上沒有太大的顯著差異,只有在“擔任學生干部”上略有差異。他們都認為“政治面貌”“擔任學生干部”“獲得優(yōu)秀干部、三好學生等榮譽”這些因素非常重要,認為 “籍貫”“獲得國獎、知行獎學金等榮譽”和 “所學專業(yè)”這三個因素不是很重要,并不是影響自己是否報考選調生的重要因素。已畢業(yè)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認為,“擔任學生干部”這一經歷對成功報考選調生的影響非常大,但是對于尚未從事但有意向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來說,他們認為學生干部經歷固然重要,但是政治面貌才是決定性因素??梢钥闯觯ぷ髦蟮膶W生能夠意識到擔任學生干部對于自身工作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快地適應選調生工作。因此,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以幫助更多的學生干部提升管理能力。
四、對策與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在影響學生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因素中,選調地區(qū)的工作條件、薪水待遇、就業(yè)形勢是最主要的因素,院校政策宣講是號召更多的學生報考選調生的重要的客觀條件。因此,高??赏ㄟ^多種途徑加強對選調生政策的宣傳力度。同時,高校需多關注因想“到基層‘鍍金”而選擇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在思想上對其進行正面引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奉獻意識和腳踏實地的精神。
其次,學校在引導學生選擇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培養(yǎng)路徑中,要重點區(qū)分學生報考選調生的意愿。新生入學之后,輔導員可利用和學生談心談話的機會,了解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對于已明確立志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學校引導的重心主要在強化其選擇從事選調生工作的意愿上,通過組織學生實地了解選調生工作和暑期實踐掛職等方式,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選調生的工作內容,并動員其提前了解各個省選調生的宣講政策,提前做好規(guī)劃,加深對政策的了解。同時,也可鼓勵其參加學校選調生協(xié)會和學院黨務中心等社團組織,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對于仍在考慮是否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學校重點是引導這部分學生明確自己的選擇,通過介紹相關的政策紅利和保障措施,堅定他們考取選調生的信心。另外,可通過組織學生到政府實地走訪、掛職實習和聽取優(yōu)秀選調生分享經歷的方式激發(fā)他們從事選調生工作的熱情,也可以通過談心談話,了解影響其選擇職業(yè)的因素,如工作條件、工資待遇等,有針對性地梳理出基本符合其考慮因素的選調生省份,通過介紹政策支持情況、當今的就業(yè)形勢等,逐步引導其偏向于從事選調生工作;對于前期明確表示不會選擇選調生工作的學生,學??赏ㄟ^提供政府實習等方式使其親身經歷這項工作,幫助其確定是否要從事選調生工作。
再次,目前各地選調生招考中,中共黨員或預備黨員、具備一年以上院校學生干部經歷、獲得過校級以上獎勵等都是報名的必要條件。因此,對于所有學生尤其是立志從事和考慮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來說,學校應提前一至兩年,提醒他們著手開展以上工作。
最后,學校引導學生從事選調生工作是持續(xù)的過程,要利用好學校自身的平臺、資源等,結合學生的特點,既要開展全年級范圍的政策宣講活動,又要開展有針對性的談心談話活動,引導適合從事選調生工作的學生選擇選調生之路。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洪逞.選調生培養(yǎng)和使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山東省濟陽縣的調查與分析[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6.
[2] 蕭鳴政,盧亮,王延濤.選調生政策及其實施效果[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5(2):18-30,187-188.
[3] 王曦.秦皇島市選調生工作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6.
[4] 孫進寶.新時期選調生工作問題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4.
[5] 張萌.基層選調生培養(yǎng)使用機制研究:以石家莊為例[D].長春:吉林大學,2015.
[6] 江澤秋.選調生工作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7] 王可.選調優(yōu)秀高校畢業(yè)生到基層工作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責任編輯:蘇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