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瀅
摘 要:深化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重視方法的運用可以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的效果?;谠~塊理論指導下的英語寫作教學,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詞塊理論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圍繞小學高年級寫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就如何發(fā)揮詞塊理論的指導作用,本文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說明。從分析話題、梳理詞塊、搭建框架、指導交流等角度對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的具體方式進行細化。
關鍵詞:詞塊理論;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
小學英語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確保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技能。寫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小到標點的正確使用,大到語篇結構的處理都會影響到學生的習作效果。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知識儲備不足,語法使用混亂與模糊等問題,筆者結合教學中發(fā)現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深化理論認知,明確指導方向
強化對詞塊理論的認識,可以提高教師對課程設計的總體把握。詞塊是語言學習理論中的一種概念。詞塊就是將一些固定的結構形式凝聚在一起,變成一種統(tǒng)一的結構,這樣就可以將大量的內容以小團體的方式儲存在學生的頭腦中。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在寫作的時候快速的提取這些信息,不需要進行深入的加工,省時省力。詞塊理論需要通過構建、調試和使用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實現。對于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來說,詞語的固定搭配,句子的結構或是一些熟語、習慣用語都是典型的詞塊[1]。詞塊理論的應用就是為了將語法、語義和使用的典型情境結合在一起,可以說,詞塊概念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更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如果學生想要提高寫作的能力,就需要準確而迅速地運用這些詞塊。詞塊理論的研究和發(fā)展,對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有明確的指導價值。由于小學生很難記住大量的詞話,在寫作時就會犯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利用詞塊間的關聯(lián)性進行寫作,能夠減省大量時間,提高表達的準確性。比如,動賓短語、述補短語的常規(guī)用法和固定搭配是比較容易出錯的內容,如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了有效的積累,就可以提高寫作的準確性。
be good at doing something, tell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be amazed at something, be afraid of something.這些固定搭配在英語寫作中是經常出現的,有時候學生會混淆在一起,尤其是to do和do的區(qū)別。當學生積累大量詞塊就可以快速且準確的使用這些搭配,完成寫作任務。
二、探究教學實際,增強問題意識
(一)寫作時間較長
無論是中文寫作還是英文寫作,教師都會發(fā)現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即使給了很長時間也很難完成任務,他們需要反復思索詞語的拼寫方法或是搭配形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常會陷入思維的困境,他們將關注點放在遣詞造句上,忽視整篇結構的特點,有時學生會甚至會出現寫作跑題的情況[2]。這一系列問題都是由于學生在調取信息時通路不順,調取時間過長所導致的。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教師勢必要及時調整教學的指導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做法,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供參考的快捷形式。比如,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表達行為,在教學的時候刻意的將一些固定搭配變成模塊的形式,讓學生抄錄或是記憶下來,然后不斷的練習這些模塊的使用方法,訓練搭配的具體方式,規(guī)范學生的表達。
(二)準確率過低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的時候,常會出現丟三落四或是語義混亂的情況,有些學生不知道like和love之間的區(qū)別,或是不明白be surprised to do something和be surprised at something的區(qū)別。這些問題都是由于詞塊搭配不清所導致的。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確保表述通順準確,就應該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語言意識,豐富學生語言輸出的形式。有時,學生在進行表述的時候,只會圍繞主題內容想到幾個有關的詞語,但是如何將這些詞語組織在一起卻知之甚少。圍繞具體的主題,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現詞塊與詞塊之間的聯(lián)系,豐富學生語言輸出的具體方式,讓他們知道該如何運用詞塊理論擴充自己記憶的容量[3]。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在課上強化一些基本概念的辨析,讓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實現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的發(fā)展。
三、重視教學反思,提高習作水平
(一)重視授課內容,培養(yǎng)歸納意識
小學生高年級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過程,如果想要切實到改變現存的問題,就應該從輸入環(huán)節(jié)找原因。比如,學生需要寫一篇關于小動物的文章,那么他們就需要明確寫作的主體要求是什么?是寫一種小動物還是寫多種,在寫作的時候要寫清楚動物的哪些特點。完成后審題后,學生要在頭腦中形成簡單的思維框架,然后將自己整理好的詞語、句式添加其中。這對于平時重視積累的孩子來說并不難,但是有些學生腦袋空空,沒有足夠的內容進行寫作,此時就會犯難。下一步,學生要對自己所選取的內容進行組織和編排,讓他符合語法規(guī)則,而且表達順暢。這時,學生遇到的問題變得更加困難,他們的基本認知水平還不足以將這些內容整合在一起[4]。由此可見,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詞塊意識,在平時的訓練中引導學生不斷積累詞塊,歸納整理重要的內容,才能真正實現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創(chuàng)新寫作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寫作指導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教師在指導的時候常會依據一定的流程。比如在五年級下冊Unit4.Seeing the doctor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典型的故事模塊。一個人生病之后需要去醫(yī)院看醫(yī)生,然后聽從醫(yī)生的建議養(yǎng)好身體。這是一種典型的故事流程,而且這種流程可以遷移運用到多種事件上?;谶@樣的思考,教師就可以通過教學指導,創(chuàng)新寫作的具體方式,讓學生模擬現實中醫(yī)生與病人的對話,然后運用英語寫作的方式重現這次對話。學生選取詞塊內容進行寫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明確了寫作的具體流程,又可以將平時積累的內容應用在寫作之中[5]。
(三)強化反思效果,做好科學評價
教師對教學的反思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學生對寫作內容的反思能讓作文變得更加清晰準確。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反思的機會做好科學的評價。學生間互相評價,發(fā)現一些淺顯的問題,比如哪些詞塊使用的不夠準確,或者是應填補哪部分的內容。然后,教師對學生的最終成果進行評價和總結,梳理出共性問題,集中講解這些難點,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作文指導課程中獲得提升。從這一點來看,教師還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法,圍繞習作的主題,利用詞塊理論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6]。
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詞塊理論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有極強的指導價值。教師可以在這一理論中發(fā)現解決教學問題的關鍵,依托詞塊提高學生處理英語的能力,讓學生的表達可以更加準確和規(guī)范。詞塊理論的有效應用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方向,教師應積極探索這一理論的實踐形式,構筑理論教學模型,探索理論教學的推廣路徑,提升學習效果,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
參考文獻
[1] 劉華倩. 詞塊理論指導下的小學高年級英語主題寫作探究[J]. 新一代,2021,25(3):186.
[2] 徐煦燕. 結合詞塊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寫作[J]. 讀與寫,2019,16(24):124.
[3] 周敏. 詞塊理論視角下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J]. 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21(2):49-53.
[4] 余恬. 詞塊理論指導下的小學高年段英語寫作教學思考[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1165.
[5] 廖紅瓊. 詞塊理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例談[J]. 成才之路,2020(21):76-77.
[6] 楊逸帆. 引"詞塊"活水 澆灌寫作之花——"詞塊教學滲透小學英語五年級寫作"的運用新探索[J]. 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