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秀琴
摘 ?要:社會的發(fā)展帶動著教育的變革,近年來我國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原來的“填鴨式”教學,逐步進行變革為減輕負擔的主動學習。這些教育的變革都是為了能讓學生們更好的學習課本知識,以及提升學生們各方面的技能,從小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各項能力,促使學生們全面發(fā)展。在2021年下半年我國提出了“雙減”政策,為的是減輕學生們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們在課堂中有效提升學習質量,本文將以小學生數學學習為例,探討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學習效率
引言
在2022年1月7日教育部又下發(fā)通知,要求廣大中小學校在寒假將至之時,仍要落實雙減政策,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而數學的學習一直對大部分學生們來說是一門較難攻克的學科,尤其是對于小學生們來說,沒有足夠系統化的學習體系,以及不夠豐富的邏輯推理知識的積累,在數學的學習上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雙減政策是為了給學生們減輕壓力,讓學生們有更多的課余時間來全面發(fā)展,但仍然不能忽視學科知識的學習。為此,在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是相當有必要的。
一、雙減政策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的影響
雙減政策是小學教育階段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變革,要求小學數學的教學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不再是通過大量的家庭作業(yè)來達到提升數學成績的目的。而是要求教師減輕小學生的家庭作業(yè),讓教師能充分的利用好課堂內的40分鐘,讓小學生們更加有效率的學習數學,同時注重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各項發(fā)展。雙減政策背景下不僅直接影響了數學教師給小學生作業(yè)的布置量,還要求教師加大對學生課堂學習的關注度,以及要求教師以更加科學的方式引導小學生們進行數學實踐。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策略
(一)合理創(chuàng)建學習氛圍,促進有效學習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最關鍵的就是需要教師合理創(chuàng)建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更好地汲取數學知識。雙減政策下將教學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中,而合理創(chuàng)建學習環(huán)境,需要教師能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們更加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有效地在課堂中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除法》這一節(jié)課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提前設計教學課件,用教學課件向學生直觀的展示算理知識,幫助學生掌握計算的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課件內容如下:社會愛心人士為福利院捐贈20個書包,福利院看護人員想要將書包分批次發(fā)放到孤兒手里,你來幫助看護人員均勻地分一分,看看能分幾次?有的學生將20個書包,分成了4批次,每批次發(fā)放5個書包;分成了2批次,每批次發(fā)放10個書包;分成了4批次,每批次5個書包。學生在觀看完視頻課件后,教師根據課件中學生的發(fā)放方法在黑板上列出對應的計算方式,這樣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腦海里先將抽象的知識轉換成比較易懂的思維模式,
讓學生懂得除法概念與平均分配概念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學生掌握算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增設數學知識的學習活動
根據目前的小學數學的教學來看,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沒有更加多元的方式吸引學生們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增設一定的數學知識活動,讓學生們積極參與進來,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注意力。
例如,教師可以增設數學趣味競賽,以比賽的方式來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在特定的數學知識學習完成之后舉行數學競賽,進行接龍式答題,讓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以四年級數學為例,將小數的加減法、四則運算、以及運算定律進行分類接力,可以階梯式的對題目進行難度設計。每個班級設計難度相同、題量相等的數學題目,讓每個班級的學生以此作答,可以單人作答或合作答題。也可以設計附加題,將數學知識進行綜合設計應用題,可以讓學生們在有余力的情況下進行作答,充分發(fā)揮學生們探究及合作能力。最后用時最短、正確率最高的班級獲勝,讓學生們在趣味的數學競賽中學習數學,同時提升競爭意識,以及集體意識。
(三)用實踐代替作業(yè),減輕作業(yè)壓力
雙減政策最主要的減輕學生們作業(yè)壓力,讓學生有更加富裕的實踐來提升其他方面的進,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可以用動手動腦的實際操作代替作業(yè)練習,有效地讓小學生們將數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通過自己的努力消化數學知識,達到數學知識的高效學習。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邊的的關系》這一節(jié)課時,可以提前向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后利用時間,自己制作三角形,然后再展開,用兩邊的和和另外一條邊做對比,會發(fā)現什么?第二天學生將其制作的三角形帶到學校,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大家都是怎樣制作的?在制作的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對此,學生將自己在制作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都表達出來,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問題一一進行評價。在這種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僅能有效的減輕學生的作業(yè)壓力,還能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前期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探究能力,達到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只有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的學習中,對所學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對所學知識及時復習鞏固,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數學學習成績。教師課堂上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在減輕壓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亮.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科技信息,2013,(4).
[2]周靜.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的有效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