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思維導圖又稱The mind map,是一種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搜集工具,能夠便捷高效率地得到實際結論。思維導圖能夠推進小學語文寫作練習,具有深遠的教育價值和意義,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啟發(fā)學生的心智、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達到優(yōu)化寫作思路的效果。文章將探討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借助思維導圖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水平的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訓練;思維導圖;應用
一、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選擇寫作素材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有獨特的特點,教師借助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散思維,促使其從內心對寫作產生興趣,有助于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思考。小學生每天的生活軌跡比較固定,基本上兩點一線或三點一線,在小學階段,剛接觸寫作的學生最大的學習難題是“無話可說”。由于小學生的閱讀量有限,本身對閱讀的興趣不大,因此,找不到寫作的靈感,也難以搜羅寫作的素材,常常對寫作有畏難心理。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選材,教會學生以一定的線索觀察周圍的生活,理順閱讀素材中的思路,從而能夠梳理小學生的思維,使其找到更加新穎的觀點,不必擔心無話可說。有的學生在寫作時仿寫經典的作文,導致其寫作缺乏主體性,這樣的寫作常常會或者寫出來的話千篇一律,沒有新意。教師只需要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篩選生活實踐中能夠用于寫作的關鍵點,思維導圖的引導之下,觀察生活、閱讀文章,從而使寫作思路更加順暢,也能夠更快地完成寫作目標。
比如在學習《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之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圖理解昆蟲學家法布爾在這篇觀察筆記中對于喜歡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介紹觀察視野和蟋蟀住宅特點,贊揚了蟋蟀不辭辛勞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指導學生對于蟋蟀建設住宅時的情感加以聯(lián)想,而后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蟋蟀當時的心態(tài)變化以及整個故事的脈絡。之后,指導學生寫一篇與之相關的文章,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刻意引導學生想象蟋蟀建造住宅時的堅強意志,并且抓住其中的一個細節(jié)和要點進行單獨描寫。教師和學生同樣對于一件事情進行觀察,讓學生學會觀察事物細致入微,并嘗試表達自己特殊的觀點。這種寫作方式需要思維導圖引導其回憶具體的過程,能夠將蟋蟀建造住宅時的心態(tài)變化以及其堅持不懈的精神以框架的形式整理出來,從而在寫作時有豐富的素材可以運用,并與情感密切結合,達到最終的寫作目的。
二、利用思維導圖使學生認識作文布局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謀篇布局,寫作是思維的提煉和升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有合理的篇章結構。現(xiàn)代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著重背誦好詞好句,模仿經典寫作技巧,但是過于看重寫作技巧,卻忽略整體思路,導致文章經常會出現(xiàn)“頭重腳輕”或嚴重跑題的情況。如果文章的結構不能為文章主題服務,那么即使辭藻再華麗也沒有意義,教師應針對文章的謀篇布局,篇章結構展開分析,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思路的強弱對比,重點強調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內容,去掉不必要的過度描述。思維導圖能使學生清楚地看到作文的布局或大綱,也可以依據(jù)文章不同的文體、體裁,設定不同的文章結構。所有學生對于作文的結構有了新的認識,就能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展開相關練習,強化不同文體的寫作方式,并學會從多角度看待作文的寫作內涵。當學生能夠精準地把握寫作目的和寫作意義,就能強化其理解過程,實現(xiàn)寫作為主題服務的效果。學生展開對比式的分析,就能找到在利用思維導圖前后的寫作布局的區(qū)別,非常精準地找到兩種不同結構之間的差異點,教師可以針對更好的結構布局展開細致的分析,從而能夠指出思維導圖被用于寫作學習的優(yōu)點,使學生能夠內化和吸收個人寫作能力,并且完善寫作知識結構。
比如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秋天》相關的文章,或學習針對四季進行描寫,教師首先在黑板上利用思維導圖分析整篇文章的結構,文章一共分4段,重點在第3段落。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表達每一個段落的寫作重點和寫作傾向,以及寫作之后所需要達到的目的。借助思維導圖使學生認識到了整篇文章的文字結構、字數(shù)要求、情感升華,能夠在寫作之前就做到對文章心中有數(shù)。清晰的結構使學生的寫作不再生硬,而且能夠提前預想到寫作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字詞,句子和寫作技巧。利用寫作結構和寫作技巧相互配合,就能達到更加清晰的寫作效果,文章能夠喚起讀者的共鳴,并且能夠實現(xiàn)整個閱讀框架的理順。
三、利用思維導圖引發(fā)寫作想象力
寫作并不一定完全同等地重復生活中的實際脈絡,寫作是一種思維的深化,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寫作學習應當借助豐富的想象力,使得文章更加精彩,內涵更為深遠。因此,小學生的寫作過程需要借助天馬行空的想象加以拓展,打造頭腦中的寫作世界。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構建類似于“詞匯風暴”一樣的新知識結構,這使得學生的作文變得異彩紛呈、非常精彩,甚至可以用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展開寫作實踐。思維導圖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是因為思維導圖每一個結構組的概念相對比較簡單,因此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學生根據(jù)這一個詞語就能展開多個聯(lián)想,而后再寫出下一個與之相關的詞語,又能夠呈現(xiàn)出多倍遞增的態(tài)勢。思維導圖因此引發(fā)了多個寫作想象的可能,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當小學生的寫作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就會變得異彩紛呈、非常有趣,有的時候小學生的思維會特別新奇,以小朋友的視角觀看世界會看到一些更加真實的邏輯。
比如在寫作《女媧補天》相關篇章時,教師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入女媧補天的形象,以及女媧補天相關的神話故事。而后借助與女媧補天有關的神秘故事,讓學生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將女媧補天的情感以及大智慧加以解釋,從而能使寫作的過程更加符合整體的寫作目的。由于女媧補天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邏輯思維非常新奇,對口語表達和形象思維均有推動作用,因此很適合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加以總結和理順,學生們對于女媧補天的聯(lián)想,可謂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尤其是學生對于女媧的形象也非常感興趣,教師描述了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然后又請學生們想象女媧為什么要補天以及體會,女媧如果不補貼的話,天塌了會是怎樣可怕的災難情景。體會女媧補天的情感是非常神奇的體驗學生們對于神話故事中的想象天馬行空,而后在寫作的時候,加入想象滲透一些特殊的寫作技巧,并且能夠展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寫作潛力。每個學生對于神話故事的理解均有所不同,因此作文具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以往僵化的仿寫有很大不同。每位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精準地表達寫作思路,而借助神話故事中美麗形象的聯(lián)想作為寫作的基礎。有時寫出來的內容能夠使人很感動,教師甚至對于學生們純真的想象非常感嘆。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成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非常常用的一種工具,利用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其具備發(fā)散性的思維。思維導圖理順了學生紛亂的學習思維,雖然并不能立竿見影地馬上見效,但是卻可以通過長期的堅持,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顯著進步。思維導圖和寫作教學充分融合,是一種頗具創(chuàng)新性的新教育方法,值得嘗試。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張九珺.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對思維導圖的運用分析[J]. 學周刊,2021(11):75-76.
[2]周俊. 巧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文課堂[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2):33.
[3]周麗珍. 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2):95.
[4]于潔. 小學語文寫作訓練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J]. 考試周刊,2021(0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