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愛輝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老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全新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輕松的學習,從而提升學習的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注重深入教學的實施,讓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提升理解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對深度教學提出了分析與總結。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新課改;深入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7-317
在當下的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時往往依賴于老師的講解,沒有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的運用,這樣的情況使得學生缺乏自主探索的意識,并且讓學生活躍思維,只能夠將知識停留在淺顯的記憶層面,無法深入的探索,老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提升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要想進行深度學習,就要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投入到情境中盡情地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構建情境教學除了追求硬件設施,更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讓學生的學習能夠和心理保持統(tǒng)一,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可以讓學生了解知識的意義,提升運用的能力。如果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符合學生的心理,往往無法起到促進學習的作用。所以在教學前,老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升認知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通過這種先進、新穎的技術手段,學生能夠逐漸對數學學習過程產生新的理解和認知,并且,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自己所喜愛的事物,來進行數學問題的分析,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強化其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教師在講解“小數除法”這節(jié)課時,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通過情景的融入而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示相應的情景。在漫畫中,小明的媽媽讓小明到超市買一些水果,給了小明30元錢,其中蘋果4.9元一斤,香蕉2.5元一斤,梨3.9元一斤。小明在超市買了三斤的蘋果、兩斤的香蕉一斤的梨。之后,小明看到雞蛋在打八折,原價是五元一斤,請問小明剩下的錢還夠買多少斤雞蛋?通過的問題的提出,學生便能夠將自己帶入到情景下來進行問題的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止能夠運用小數除法的運算規(guī)則,還會對之前所學習的小數乘法、加減法等內容進行一定的練習。并且,通過這種學習形式,學生也能夠逐漸挖掘出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廣泛性,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將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且,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通過這種新穎的表現形式,學生也能夠逐漸意識到學習過程的樂趣,進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能夠更加的積極、主動,以此不斷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學生的理解能力決定著學習成績,理解能力是對基礎知識的體會與感悟,從深層角度來說,學生的心理結構與邏輯思維是相匹配的。數學理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重要的作用,更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老師可以將數學理解能力分成三個層次,工具性理解、關系性理解和創(chuàng)新性理解,這三個層次是逐步遞增的關系,通過逐漸的提升理解能力,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
三、提升學生的連接能力
數學往往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由此可以表明知識點之間是相互連接的,為了能夠加強學生的學習質量,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連接能力,讓學生能夠完成知識點之間的轉換。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掌握知識的概念與原理,讓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通過構建知識體系,可以讓學生將不同的知識點相互結合和轉換,讓學生能夠系統(tǒng)化的學習,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知識。比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主的完成復習任務,教師在布置任務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的形式,為了吸引學生的關注和重視,教師可以將微課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而達到高效的學習過程,微課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并且其時長較短,不會為學生帶來較大的學習負擔。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添加帶有趣味性的內容,引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使學生在觀看微課后能夠主動的去翻閱教材,實現對知識的深化,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學習能力。
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明確地要求老師要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深度學習可以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擴展,也能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規(guī)劃,老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和總結的能力,讓學生及時地進行自我評價,發(fā)現學習中的不足。通過深度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反思的習慣,讓學生能夠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老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提升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運用深度學習的方式教導學生,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連接不同的知識點,從而提升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能夠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進而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馮根榮.深度學習:讓數學學習在課堂真實發(fā)生-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實施路徑及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3).153~154.
[2]賈素艷.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實施的方法和策略[J].基礎教育課程,2017,0(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