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堅
摘要:小學階段的幾何教學是初步的基礎教學,通常是從點、線、面再到立體圖形的學習過程,但學到立體圖形時的難度會加大,它十分考驗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尤其是空間想象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從多方面引導學生進行空間想象,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要著眼于空間的內容和實質,幫助同學們建立一個良好的空間感,老師自己也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設計出合適的空間觀念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聯(lián)系實物,感知空間的魅力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空間觀念;小學教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空間觀念核心素養(yǎng)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學科素養(yǎng),它融合了學生的想象力、三維觀念等等,是學生在學習幾何圖形的重點和難點,掌握好空間觀念,對學生以后學習更多的立體圖形,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思維的拓展有基礎性意義。但是作為剛接觸圖形概念的他們,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需要一定時間,所以需要老師構建起學習框架,建立從簡單到復雜,從初步探索到深入學習的教學目標。本文就小學數(shù)學空間觀念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做了大概的策略研究。
一、掌握基本的空間學習技巧和方法
老師在進行系統(tǒng)教學空間觀念學習時第一步就是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想象力豐富,但是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大多沒有邊界,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對空間的學習產生一些誤解。而空間學習的基本方法則主要是學生能夠認識空間觀念,利用空間感可以模擬繪畫一些實物,同時能夠正確地解決一些抽象的空間問題,但是老師在教授這些方法時要讓學生知道空間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對于概念問題老師在講解時可以將它具體化,例如在課上舉一些實例,讓同學能夠感知,比如教師是不是一個空間,是不是由很多面墻組成的一個能夠立起來的大物體,同學們的抽屜是不是一個由幾個長方形封閉起來的,當理解大概空間的概念時,學生才能對學習方法更多應用和思考。
主要的方法有實物聯(lián)想法、比擬繪畫法和觀察思考法。老師在上課時可以先明確地告訴同學們空間學習的方法,實物聯(lián)想法就是當看到一個圖形時可以想一想身邊有哪些物品的形狀也是這樣的,比如花圃是不是有圓形的、長方形的,教師的桌椅是不是長方形等等。比擬繪畫就是照著一件物品或書上的一些平面立體的圖形畫一畫,動手去了解每個圖形的特點,這種方式雖然有一定難度,但是是最直接讓大家了解空間概念的一種方式。觀察思考法就是讓同學們多觀察身邊的物體,思考一些他們是由哪些形狀,有些物體形狀是不是不太規(guī)則,自己邊觀察邊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及時問老師或者身邊的人。
二、情景教學,互動交流拓寬想象力
空間觀念的學習是將具體實物的模型或者實體建構在腦海里面的學習,利用生活情景的教學可以彌補教室空間有限的局限性,老師在進行情景教學時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免同學對空間想象產生偏差。比如在講圖形的時候讓同學們想一下公園都有哪些東西,然后引導同學關注課堂重點,可以提示他們說公園里有什么和我們今天講的圖形相關,這時同學就會將圖形和生活實景聯(lián)系起來,然后展開回憶,接著進行空間想象。這種貼近生活的問題,往往更能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交流互動的聲音就會更多,但不能只局限于一個場景,在合適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場景轉換,例如可以問同學們我們從公園散步回家又會有哪些自己留意到圖形???這時候同學們的思維又被拉開了,他們在思考時腦海里就會呈現(xiàn)各種實物,他們能夠在自己的想象中給這些實物歸類,這個是哪種圖形,那個又是哪一種。而且可能同學們看見的同一件事物,他們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這也會引發(fā)同學們的討論和參與。在這種互相交流學習互動的過程,學生的空間感滿滿地會累積起來,同時讓教學回歸到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現(xiàn)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也應用到幾乎每個中小學生的課堂中,成為輔助老師教學的得力助手。在進行空間觀念教學時,有時候會出現(xiàn)老師的描述和舉例,學生想象不來或理解不了的情況,在學生沒有接觸過一件事物前,老師再生動的描述和講解也是沒有辦法的。尤其是教圖形的組合和拆解時,需要同學們有較強的空間感和抽象邏輯思維,否則就很難對一些立體圖形展開想象,比如學生在數(shù)正方體的堆疊時,很多同學因為空間概念和想象力還比較欠缺,做這種題目時容易出錯,不知道被遮住的幾何體有多少,但利用多媒體給同學們進行動畫的展示,他們就會恍然大悟了。
多媒體教學也能夠拓展老師的教學思路,比如讓學生們自己利用設備組合圖形,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增加學生對圖形特點的了解。多媒體設備能夠讓課堂更加靈活多變,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時候不能局限自己的思維,應該從多角度的幫助學生培養(yǎng)數(shù)學空間觀念核心素養(yǎng),更不能流于課堂形式而不敢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時自己首先要對空間觀念的特點,形成因素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和學習心理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此前提下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空間也是一個比較跳躍的概念,所以老師在講課時也要把握小學對于學生空間觀念學習的要求,從而幫助學生科學正確的培養(yǎng)空間觀念,教他們學習空間的技巧和方法,為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立輝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20(2).
[2]黃惠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9(24).
[3]楊重慧.小學高年級“空間與圖形”教學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