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波
摘要:數(shù)學是極具魅力的學科,學習數(shù)學并不需要去死記硬背。學習數(shù)學需要的是靈活的應用變式,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習數(shù)學,還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變式教學嚴格地以例題為基礎,以一題多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用等形式進行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例題教學;變式教學
初中數(shù)學老師在授課的時候,通常會通過例題來教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讓學生扎實的學會原本復雜的理論知識。其實課本上的例題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若是只講解課本上原本的例題的話,一旦這個例題中稍加改變,那么學生很有可能不會意識到這個題與之前講到的例題應用的是同一個理論。那么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老師需要在課堂之上引導學生學會變式,教會他們在看到一道數(shù)學題的時候,能夠發(fā)現(xiàn)穿在這道數(shù)學題外面的外衣、,讓學生能夠通過表象看本質(zhì),撥開虛假的外衣,從而發(fā)現(xiàn)這道題是自己所熟悉的知識。讓學生學會變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老師需要對學生增加培訓,循序漸進的讓學生掌握變式這樣的邏輯思維能力,一旦學會了這樣的思維方式,學生就會減少對老師的依賴。
一、挖掘例題的廣度和深度,一題多問
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一系列好的問題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方法。當老師在講解一個新的知識點的時候,老師需要在課堂之上由易到難,從表入深。意思就是在講解一個新的知識點的時候,老師應該先拋出一個較為簡單的問題,通過對一個簡單問題的思考以及講授,讓學生能夠比較粗淺的了解這個知識點。然后老師再將這個問題稍加修改,讓其變成較為復雜的問題,應該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然后再由老師將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這樣的話能夠讓學生自己理解這個知識點[1]。
二、抓住例題條件或結(jié)論的變化趨勢,一題多變
一題多變不是盲目的瞎變,而是需要根據(jù)題目變化的趨勢以及知識點的側(cè)重點來進行變換。將題目一題多變是需要在符合邏輯變換的基礎之上變換的,而不是任意改變題目的條件。若是不考慮題目的變換邏輯變換題目條件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題目變得沒有辦法解[2]。
老師在教授例題的過程之中,根據(jù)知識點由淺入深、由簡到難的原則,層層遞進的講解“一題多變”,這樣能夠更進一步的讓學生學會吃透老師在課堂之上講解的知識點,從內(nèi)到外的全面講解以及理解運用。
三、變式教學的策略性
(一)、變式教學的策略性
當你學習數(shù)學的時候,你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因為數(shù)學中有很多抽象的符號和概念。若是基礎比較差的話,學習數(shù)學會更加的難。初中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智力水平也沒有發(fā)展出完整的體系,因此學生在理解老師教授的內(nèi)容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困難,迅速改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是困難的。?老師若是能夠結(jié)合課本上的范例,然后對原本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拓展,結(jié)合一些常用概念和解題思路來講解同一知識點中不同例子,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見識到更多的題目,有利于增加學生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3]。
(二)、引導學生一題多問,去引申、擴充、發(fā)展原有的已知條件
根據(jù)中學中思維比較發(fā)散的特點,老師在數(shù)學課堂之上盡可能多的講解到更多的知識點,然后加以應用,且同一個知識點反復提及,在解題的時候盡可能應用多個解題思路進行解題,這樣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在不斷的練習以及聽課的時候?qū)⑦@些知識點變成自己的知識[4]。
四、初中數(shù)學教材例題教學中變式教學的有效應用
老師在課堂之上,需要將一道題目從多個角度進行講解,盡可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題目,這樣做可以快速的拓寬學生們的解題思路。這樣的話能夠有利于學生的眼界拓寬。當學生們能夠積累到更多的例題的話,若是學生們能夠在此遇到比較類似的題目的時候,他們就能從之前的積累之中找到解答的思路。所以說不論是什么課程,都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之中學得更加的順暢[4]。
五、例題變式的策略
(一)、簡單改編
這里說的簡單改編指的是在課堂中已經(jīng)講到的例題將其中的一些數(shù)值或者字母等稍作改變,但是不要改變其中的設問的意圖以及方向,從而能夠讓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能夠順利的適應變式帶來的改變,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二)、拓展生長
在課本上的例題一般都是比較簡單易懂的,一般老師在講解之后學生們基本上就都能理解,但是若是對這些題目稍作拓展的話也許就會讓許多學生迷失解題的方向。所以老師對簡單的題目稍微增加難度,增加題目的層次就能大大的增加學生解題思路。
老師將原本問題之中的條件和問題進行置換,就是“逆過來”思考問題,這是數(shù)學學習和研究中的一種方式,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模式。并且能夠很好的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從正逆多種思路來解決問題,這樣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很有利。
同時,在現(xiàn)有的教材上有一些難度非常高的習題,若是直接講解的話,很多學生可能并不能馬上學習消化掉這些知識。所以老師需要照顧到大部分學生,從簡單的問題講起,讓學生先了解難題中考察到的知識點,然后漸漸的進行變式,這樣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循序漸進的將難度增大,最后講解那些難度特別大的習題,能夠讓學生們更容易學習消化這些需要較長時間的知識。這樣的教導方式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們對這些考察相同知識點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與歸納,讓他們在考試的時候碰到這樣的問題能夠馬上意識到這道題目所考察的核心知識點。在我們所遇到的所有問題之中,在題目沒有超綱的前提之下,這些題目其實和老師平時講解的題目都是大同小異,只是進行了相應的改變,其中的核心知識點沒有任何的改變,只是考察學生們能否從這些改變之中看到問題的核心。
結(jié)語:
初中生在經(jīng)歷過了小學時期的基礎積累,到了初中時期他們的思維將達到質(zhì)的飛躍,若是能在初中時期培養(yǎng)學生思辨的能力,可以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之上走得更加的順暢。變式教學對于老師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變式教學能夠更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聯(lián)想能力。
數(shù)學變式不僅需要學生學習,老師更應該學會變式教學,若是數(shù)學老師自己都不了解何為變式教學,那么他們將如何更加有效的教授學生數(shù)學。所以變式教學的主導權是在老師的手上,若是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質(zhì)量,需要增加自身的教學方式,不要只是一味的沉溺于書本上的例題與知識。好的老師不僅將課本上的知識很好的展示給學生,還能旁征博引將一些相關聯(lián)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從而增加學會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邢夢林.初中數(shù)學例題的教學策略初探?[J]?.科學大眾,2018?(16).
[2]?印冬建.?對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中一道例題的商榷[J].中學數(shù)學,2019(16)?:34-35+62.
[3]?羅先知.?初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與培養(yǎng)的思考[J].散文百家?(下),2019(1):38..
[4]?阮湃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