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嬌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英文歌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然后提出了英文歌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包括運用英文歌曲創(chuàng)設跨文化場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根據(jù)英文閱讀文本選取背景音樂,深化學生閱讀體驗等。
關鍵詞:英文歌曲;高中英語教學;語用能力
英文歌曲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要重視合理地運用英文歌曲,科學地開展教學設計,從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對英文歌曲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本文通過實踐研究,分析了英語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的理論依據(jù),探索了具體的教學途徑。
一、英文歌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
英文歌曲具有知識性、文化性、藝術性、趣味性等多種屬性,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外國文化背景、社會現(xiàn)象與文化常識,將其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具有以下三方面優(yōu)勢。第一,英文歌曲中涵蓋了大量地道的短語與句式,其借助音樂、韻律、節(jié)奏表達出來,可實現(xiàn)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有效激活,開發(fā)學生的大腦潛能,提高其認知記憶能力,為學生語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第二,高中階段學生普遍具備一定鑒賞能力,通過歌曲的引入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其主動探索歌曲中蘊含的思想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第三,圍繞英語教材主題選取與之相契合的英文歌曲,有助于豐富教學資源,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加深學生對跨文化交際語境的了解,更好地實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目標[1]。
二、英文歌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運用英文歌曲創(chuàng)設跨文化場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下面筆者就以人教版 Module 1 Unit 1 Friendship 的閱讀文章 Annie’s Best Friend 為例,在完成閱讀教學后,筆者布置了探究性讀寫結合任務。筆者要求學生從Annie的角度挖掘角色微妙的心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對歌詞內容進行改寫,作文要求如下: Suppose you were Annie and now you want to sing a song Yesterday Once More. What would you sing?然后.筆者把課后的重點詞匯按詞性歸類,形容詞有l(wèi)ose, upset, entire,副詞有indoors, outdoors,短語有no longer, face to face,動詞有recover, ignore等,并把它們寫在黑板上.以便學生歸類使用。為了降低寫作難度,筆者采取了控制性寫作模式:先聯(lián)詞后成句再成文。例如,原歌曲中的第一句現(xiàn)在分詞作伴隨狀語的表達法When I was young...., waiting for..是個難點。筆者要求學生選詞造句時通過詞性觀察.情境創(chuàng)設,例句模仿來完成任務,在提供足夠的支架后.學生實現(xiàn)了從輸人到輸出的熟練內化.
(二)根據(jù)英文閱讀文本選取背景音樂,深化學生閱讀體驗
在學生聽講時,如果為他們提供背景音樂,則可以獲得更好的記憶效果,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適宜的背景音樂,使他們的記憶效果和學習效果逐步提升。[2] Annie’s Best Friend 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的內容,它的中心話題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友誼”,課文是猶太女孩安妮的一篇日記。因為長期幽禁的生活,她向往自由,渴望朋友。高一的新生入學不久,剛剛接觸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渴望與同學交流溝通,建立新的友誼,因此他們讀這篇文章時一定感同身受。在導入文本的環(huán)節(jié)上,有的教師呈現(xiàn)一首 Auld Lang Syne《友誼天長地久》,想借助歌曲與文本的話題一致性,讓學生進行音樂體驗的同時,對文本主題先行預知。但是,學生通常只聽過這首歌曲的旋律,對它的歌名則一無所知,因為古蘇格蘭方言晦澀難懂,教師如果不事先了解它的背景知識,也不知道"Auld Lang Syne"是“days gone by”的意思。另外,歌詞中的而be forgot"的非正式用法會讓學生認為這是個錯句,所以這首歌的詞法.句法、文化背景都給學生構成認知障礙,教師借助這首歌曲進行導人激趣只會適得其反。這里,筆者星現(xiàn)的是Yesterday Once More這首歌曲,它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最重要的是它的主題是個開放式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三)利用英文歌曲滲透詞句用法,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
接下來,筆者以聽歌填詞的方式把兩段歌詞呈現(xiàn)給學生歌曲的劃線詞匯主要考察形容詞和動詞,生詞主要集中在第二段,memorize,melody,melt。 memorize 可以通過派生詞形式拓展 memory 的詞形變化來記憶,melody,melt 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通過語境來猜測上下文的能力,從而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習慣,提高單詞識記效率。隨后,筆者提出下面的問題:1. What does the singer think of the life in the past?Underline the adj.(Good/Happy )2. What does the singer think of the life today? Underline the adj.( sad)隨后,筆者讓學生閱讀安妮日記的主體部分,文章分成三段,第一段寫的是安妮以前對美好事物的熟視無睹。
英文歌曲中蘊含了外國文化背景下的地道語言素材和文化現(xiàn)象,其憑借獨特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與文娛屬性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英語教師應充分運用英文歌曲作為教學輔助資源,將其融入聽、說、讀、寫教學中,深化學生對英語的認知理解與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提高高中英語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賈振君.從多維度視角看待高中英語歌曲教學[J].英語廣場,2019(06):164-165.
[2]馬永.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歌曲的作用分析[J].高考,2019(11):58-59.
[3]周艷.巧用英語歌曲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研究[J].成才之路,2017(16):37.
[4]王彥淇.英語歌曲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22):162.
[5]何松嶺.英語歌曲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2(9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