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繼芬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它對學生思想觀念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因為現(xiàn)代教學中學困生越來越多,導致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就初中道德與法治學困生轉(zhuǎn)化進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一些相關策略想法。
關鍵詞:初中教學;學困生;道德與法治;轉(zhuǎn)化方法
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初中生的價值觀和后續(xù)發(fā)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在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積極價值觀的同時還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獲得很大的幫助。
一、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
1.自身因素
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的學習能力排除個人學習能力差異以外,還與學生性格有關,在眾多學困生增加的原因中,學生自身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就算是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在一起,每個學生的個性也是完全不同的。一些性格比較急躁的學生會存在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急于求成的情況,而性格內(nèi)向膽小的學生就會存在學習環(huán)境適應力差、新知識接受能力差等,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失去學習興趣,逐漸成為一名學困生。
2.外在因素
社會、學校、教師和家庭都屬于形成學困生的外在因素,這些外在因素多少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一些影響。第一,我們要認識到初中生的思想不太成熟,他們還沒有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維價值模式,不能完全區(qū)分對錯與善惡,容易受到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最后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第二,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值過高,對孩子造成壓力的同時又不能通過有效手段疏導,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第三,學校對學困生的關注度較低,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對待學困生,然后任課老師也不夠關注這部分學生,學生對這門課程就無法產(chǎn)生興趣和學習的動力,完全不愿意去理解其中的含義和內(nèi)容。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學困生的轉(zhuǎn)化方法
1.內(nèi)容豐富,方法有所改進
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用生活中的案例來講解教學內(nèi)容,能幫助學生融入課堂情景中,起到加深知識點的記憶和簡化知識點學習兩個作用。此外教師要采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來刺激學生學習,保證課堂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提高學生學習意識。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師長情誼”時,教師可以組織小作文活動,小作文就圍繞“我和老師的關系”展開,鼓勵學生在小作文中寫上那些想對老師說,卻在平時沒機會說的話,這樣不僅學生在參與,教師也參與了進去,為師生溝通提供了平臺。
2.加強溝通,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
學生如果出現(xiàn)學習困難,學校應首當其沖就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進行教學方式調(diào)整,除此家庭教育也不能完全甩手,也要參與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教師應該和家長緊密聯(lián)系,開展具有統(tǒng)一性的教育模式。教師可以通過各種聊天交流平臺將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和最近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況反饋給家長,積極溝通解決方法,引導家長們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學習的重要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學習和成長的氛圍。另外教師和家長的緊密聯(lián)系也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教學“青春時光”時,教師向家長反饋學習進度,因為課程的原因,很多關于成長的知識在課堂中教師無法講解詳細的部分,可以讓家長配合孩子講解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會發(fā)生的變化,以及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安全等,雙管齊下,相輔相成。
3.尊重理解學生想法,給予關懷和鼓勵
教師要放棄學習成績就是一切的觀念,應該用平等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之間的差異,理解學困生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nèi)ソ鉀Q困難,溫暖他們的內(nèi)心。在日常學習中教師要多提供互動平臺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最近熱門事件與詞匯,和學生產(chǎn)生共同話題,走入學困生的內(nèi)心,不再是形式上的溝通模式。
三、結(jié)語
初中道德和法治課程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一門學科,它還對初中生的三觀和思想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讓學生理解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我們分析了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有自身原因和外在原因兩方面,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教學建議。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質(zhì)量,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雨棠.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困生轉(zhuǎn)化的思考[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7).
[2]徐彥.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J].新課程,2017(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