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張鋒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初中田徑教學中的科學運用,能使生理、心理飛速成長的初中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練體驗與效果。初中體育教師應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進行充分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研究,并在課堂上進行更好的運用。
關鍵詞:田徑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意識;引導;評價
體育事實上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教育。田徑項目作為體育教育中最為基礎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初中體育教師最為重視的教學內(nèi)容。如何讓生理、心理飛速成長的初中生在田徑項目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成長也成為廣大初中體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本人以為,“小組合作學習”是適合當代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需求且能在體育課堂上獲得切實效果的教學方法。
一、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現(xiàn)實問題
1.教學目標設立不夠準確
體育與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一樣需要進行備課,教學目標的設立是備課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一環(huán)。教學目標的明確設立是指引學生在課堂練習中正確學練的重要保障。模糊設立教學目標會使整組學生在學練過程中偏離主題,并因此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
2.小組分工不科學
體育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的認知不夠全面,往往會導致其在小組分工上更加草率。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使其在學練中根本無法彌補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的失誤,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練中表現(xiàn)得無所適從。比如,4×100接力跑教學中的小組分工就尤為需要教師進行明確,否則學生往往會因為分工不明確而令小組分工學習流于形式,甚至根本無法進行。
二、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幾點思考
綜觀當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運用中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本人以為初中體育教師在這一教學法的運用中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才能令初中生在學練過程中更好地明確自身角色與目標,并獲得更好的學練效果。
1.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
學生合作意識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是教師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因此,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合作意識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并使學生能夠在學練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出應有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在熱情、積極的學練狀態(tài)中獲得更好的學練體驗,并因此激發(fā)出更強烈的合作學習意識。比如,教師在4×100接力賽的教學中,完全可以立足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并因此促使其合作意識的萌發(fā),使學生能夠在積極的學練熱情中進行合作學習,并提升集體榮譽感,引導學生在速度、耐力、爆發(fā)力等方面對同伴進行評價,并使其思考能力獲得發(fā)展,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情感的多維發(fā)展。
2.注重教師的引導
學生在任何一節(jié)課上都應該是主體,教師在田徑教學中同樣不能忽視學生在知識、技能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同樣的,教師也不能忽略自身在田徑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教師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才能令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激發(fā)更大的熱情,使其在積極、主動的學練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并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練氛圍。不僅如此,“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在教師明晰的引導下能使學生更加明確課堂學練目標,明確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安排,明確自身在學練過程中的優(yōu)勢與短板,并最終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更加合理、科學的鍛煉,掌握正確的學練方法,并因此更大限度地獲得能力與知識的提升。
3.注重科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于任何一門學科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學、恰當?shù)脑u價與總結不僅是一節(jié)完整課堂的組成部分,從教學本質上來說,體育教師對一堂課的準確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引領、一種修正和一種鼓勵,對于自身來說是一種總結、一種反思和一種提升。一般來說,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的評價中首先應關注學生的硬性條件,如學生在速度、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上的具體表現(xiàn)。其次,體育教師應對學生的田徑運動興趣和情感進行關注,并依此進行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第三,體育教師應關注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在田徑教學中盡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手段,并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有熱情,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或同伴的不足與優(yōu)點,并在修正不足、提升能力的過程中變得更積極。
總之,田徑運動這一最為基礎的體育運動項目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調節(jié)學生學練情緒、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認知田徑項目的練習意義,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進行研究和反思,發(fā)現(xiàn)教學不足,并不斷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研究,使這一教學方法能夠在田徑教學中綻放異樣的光彩,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蔡士凱,種靜萍.對體育課程改革提倡的三種學習方式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06(6):26-27.
[2]李京誠,孫偉.合作學習理論與體育合作學習實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2):1-5.
[3]過躍娟.基于合作學習理論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1.
[4]崔文勝.論合作學習視野下教師角色的轉變[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