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主要以機械記憶為主。他們對枯燥乏味的教學內(nèi)容,難于集中注意力,容易產(chǎn)生厭倦感,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詞匯時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詞義,而且有助于學生在較完整的語言情境中和交際中正確運用所學詞匯,逐步提升語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情境教學
在故事情境中教學詞匯是指利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為主干,創(chuàng)設符合小學生心理年齡和需求的故事情境來進行詞匯教學,可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如聲音、圖片,肢體語言、多媒體等,以達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教學效果。它以故事情節(jié)為教學載體,以興趣為支點,以學生為中心,以交際為目的,把教學目標滲透其中,把教學內(nèi)容融合其中。在故事情境中教學詞匯非常符合小學生生的心理特征: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強,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集中注意力時間短,有意注意正在發(fā)展,無意注意占主導。而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們總能看到很多孩子吵著讓父母給他們講些小故事,聽完一個還要聽下一個,似乎百聽不厭。由于故事知識涵蓋面廣、語言信息量大,有生動的情節(jié)、豐富的情感和語言知識,同時又蘊涵了一定的寓意,因此故事能輕而易舉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既符合其思維習慣,又能滿足其積極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兒童始終對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在故事情境中,學生不露痕跡地完成了單詞的呈現(xiàn)。故事里有大量重復性的語言,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通過句子的不斷重復,刺激學生的聽覺、記憶,反復講述故事,學生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復述,并能較輕松地記住這些詞匯和句型。生動的故事把語言點不知不覺中裝進了孩子們的腦海里,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故事中掌握了相關的語言點。有效地降低了教學難度以及學生面對新知的陌生感,優(yōu)化教學效果。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參與活動,學得不亦樂乎,老師也教得興致盎然。這樣的整體故事情景設計的教學目的,旨在啟發(fā)學生思維,增加詞匯操練的意義,代替了枯燥的機械操練,讓教學難點在學生趣學、樂學中迎刃而解。無須機械單調(diào)地重復,無須刻意地記憶,使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It makes me...”的意義和用法。一堂簡單的單詞句型教學課,教師巧用教材,精心設計,使之成了一堂內(nèi)容涵蓋豐富、有趣的故事教學課,操練中鍛煉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有效激活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動性。
鞏固拓展部,在故事情境中教學詞匯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散發(fā)著它的獨特魅力。故事教學讓學生在沒有任務壓力下、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自然習得目標語言和詞匯。學生在聽、說、演和編故事的過程中快樂地提升了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使以往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調(diào)動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挖掘了學生們學習語言的潛能,真正達到“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做舟”的目的。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王靜.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延安:延安大學,2020.
[2]田增琳.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延吉:延邊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