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若婷
摘要:隨著新課改在我國的不斷推進,各階段、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都面臨著巨大的革新。新的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要求從事相關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結(jié)合其他學科特色,其中,將古詩詞融入小學音樂課堂是大勢所趨。將古詩詞應用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就古詩詞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作論述。
關鍵詞:小學音樂;古詩詞;課堂教學;運用
前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文化作為其中熠熠閃光的一顆新星從未停止過綻放它的光芒。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聯(lián)系學科開展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新課改的要求。將古詩詞融入小學音樂教學課堂,能夠促進學生古詩詞素養(yǎng)以及音樂審美素養(yǎng)的同步養(yǎng)成,對于學生終身的審美能力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求從事相關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們能夠不斷探索將兩者進行完美融合的策略,充分發(fā)揮好古詩詞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在聽音樂中學會詩詞創(chuàng)新
從事相關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們要注意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古詩詞知識,讓學生能夠在傾聽美妙音樂的過程中激發(fā)詩詞創(chuàng)作的興趣。眾所周知,音樂是一種主要依靠聽覺進行的藝術形式,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對音樂的接觸幾乎為零,想要讓學生能夠理解音樂首先得讓學生認識音樂?;诖耍處熆梢韵韧ㄟ^為學生播放音樂的方式讓學生初步認識音樂,但是教師要注意給學生聽的音樂要是教材所要求的音樂,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通過傾聽音樂讓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得以充分激發(fā)。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著重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古詩詞的音樂作品,然后讓學生對古詩詞的部分進行多次賞析,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聆聽音樂之后根據(jù)音樂塑造的意境以及詩詞的含義進行聯(lián)想想象。針對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導致的理解能力差異,教師要注重關注學生的音樂學習狀態(tài)并及時給予指導。
例如,教師在教學第六單元《五十六朵花》中選唱部分《詠柳》部分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是通過相關教學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賞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詩詞的內(nèi)容并體會詩的意境。教師在開始教學之前可以這樣引入教學課堂:同學們,春天到了,大家都看到花園里的鮮花開了嗎?今天的音樂課堂老師帶來大家一起尋找春天!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學們有誰知道賀知章嗎?學生在思考之后立即回答:知道!他是大詩人李白最好的朋友。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肯定并緊接著引入教學課堂:是的,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賀知章的《詠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配樂誦讀錄音,并為學生展示春風拂動楊柳枝的動態(tài)圖片,讓學生感受春天楊柳依依的美。在學生完成音樂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詩詞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對于春天的感想創(chuàng)作一篇詩詞并在班上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戰(zhàn)士的時候利用樂器為學生進行伴奏。這樣一來,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古詩詞知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音樂審美情趣也會得到培養(yǎng)。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研究發(fā)現(xiàn),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的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小學音樂的教學也不例外。針對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古詩詞的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在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要求從事相關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們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根據(jù)教學主題找到相關的古詩詞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迎新春》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研讀教學大綱教師要明確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含帶領學生學唱《新年好》、《祝你圣誕快樂》、《嚨咚嗆》等三首主要歌曲,并選唱《火車開了》、《彝甲娃娃真幸福》、《小毛驢》、等三首歌曲。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展示一些關于春節(jié)的古詩詞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詩詞中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后再開展相關音樂教學效果更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軟件為學生展示紅紅火火獲得過年圖片,通過對學生視覺的刺激讓學生能夠回憶過年時候的熱鬧氣氛以及人們的歡樂心情。然后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元日》一詩,通過讓學生集體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在誦讀古詩的過程中感受過年的快樂氣氛,隨后再開展相關音樂的教學。
三、在唱歌中學會創(chuàng)新
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主要是要讓學生開口進行相關歌曲的演唱,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說,開口唱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釋放情感,還能在此過程中有效鍛煉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所以,從事相關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們在開展學生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聽音樂,還要引導學生開口唱歌。通過歌唱,不僅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還能讓學生感受詩詞的美好,從而實現(xiàn)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目的。
以《詠柳》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剖析整首詩詞的格律,讓學生整體把握詩詞之后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想與想象,在腦海中構建一幅美好的春日美景圖。在完成聽音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跟唱音樂,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分組完成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相關歌唱訓練并在班級內(nèi)部開展比賽,在強烈勝負欲的驅(qū)使下學生的學習能力會更強。在完成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古詩詞仿照《柳永》將其吟唱出來。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古詩詞教學是新課改的要求,他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升以及音樂審美能力提高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從事相關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們要不斷探究兩者之間的契合點開展音樂教學,讓學生在鞏固好語文詩詞相關知識得基礎之上開展音樂學習,在愉悅身心的同時心靈得到升華。不過教師要注意在此過程中所選擇的古詩詞內(nèi)容要難易適中,以保證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秦筠.古詩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20(18):136.
[2]周惠燕.談古詩詞與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融合[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0):149-150.
廣東省惠州市第十一小學 5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