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摘要】在小學階段,英語這門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來說十分的重要。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母倪M和創(chuàng)新。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分層次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應用,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層次的劃分而進行合作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獲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擁有更加高效的聽課質量和學習效率。本文將針對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小組合作教學這一問題,提出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分層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分層合作教學這一模式逐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英語這門學科,教師有必要讓學生掌握這種合理、高效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水平而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并讓學生能夠通過合作的形式,在課堂上建立良好的英語語境,使學生能夠逐漸認識到學習英語過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并且,這種方式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對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以此培養(yǎng)出符合我國發(fā)展需求的英語高素質先進人才。
一、分層合作教學的含義和由來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思想的獨立個體,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會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很大的影響。由于學生個體擁有著較大的差異性,這便導致教師的教學也需要進行一定的細化和區(qū)分。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便需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這種背景下,分層教學的模式逐漸產生。所謂分層教學,主要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思考,根據(jù)所得的信息設計出最佳的指導方法和教育方式,以此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接受到最適合自身學習的學習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彈性教學”方式,這一理念是進行分層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對于不同學習狀態(tài)和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不同的學習目標。
合作教學模式是一種較為特殊、新穎的教學方法,其主要的內容是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模式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其主體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是學生與教師之間。在這基礎上,通過科學的學習過程實現(xiàn)教學相長,來完成相應的合作任務,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能夠實現(xiàn)互補和共同發(fā)展。
從本質上看,合作學習這一方式是由分層教學模式延伸而來的。在進行分層合作時,其主要的過程是指將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后,再將其進行異質組合,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共同探究,而產生互補的作用,讓學生以一種協(xié)調溝通的方式實現(xiàn)共同進步。分層合作教學方式融合了這兩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實現(xiàn)了最佳的教學設計,這種方式克服了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陌生感,還能夠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二、分層合作教學的意義
小學生的家庭條件和生活背景都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這導致學生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有所不同。并且,學生之間的思想和觀念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英語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無法確保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相同的學習進度。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采用分層合作教學的模式便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接受到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并且還能夠使學生逐漸感受到課堂氛圍的生動性和活躍性,使學生能夠通過與教師以及同學的互動,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英語素養(yǎng)和英語水平。并且,這一教學模式還十分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能夠有效促進英語教學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針對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需求,教師采用分層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逐漸意識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能夠產生更大的動力和興趣,從而主動的學習和探究。英語這門學科需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采取這種方式便能夠讓學生在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整體水平,拉近同學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距離,以此進入更加有效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班級中整體英語水平的提升。
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小組合作教學的相關策略
1.學生分層。在開展分層合作教學時,教師首先便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明確的分層、分組,使學生能夠更加明確自身的學習水平以及學習狀態(tài)。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習慣,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并且,需要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而不應該僅僅根據(jù)學生的成績來為學生貼上好中差的標簽。若教師僅僅跟隨自己的主觀意識而進行劃分,便會導致學生產生較大的消極情緒,小學階段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都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重視和尊重,才能夠讓學生不因較大的負面情緒而影響成長和學習。并且,這種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也能夠使學生更加認可教師的指導和管理,通過學生的自主選擇以及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而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次、b層次和c層次。其中,a層次是指學習習慣較好、基礎知識掌握的較為牢固,并且對英語的學習擁有較大的自信和興趣的學生;b層次是指在英語學習興趣不是十分強烈,并且基礎知識稍差,但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c層次是指沒有較大的學習興趣,難以完成課堂任務的學生。通過對這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構建,以及將其學習檔案進行歸類,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模式。
之后便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的構建,若一個班級中有35個學生,便可以以七個人為一個小組,在分配的過程中,需要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平均的分配,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做到組員層次均衡,在一個小組中,可以有兩名a層次的學生,三名b層次的學生,兩名c層次的學生。并且,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民主投票,來選擇每組的組長。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分組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參與到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中。
2.分層合作學習活動。在進行分層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有必要根據(jù)小組中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小組以及每個學生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設立明確的目標。并將所確立的目標落實在實踐活動中,并讓其中的組長能夠帶領著組員進行任務的完成,并將小組的總體任務目標進行詳細的劃分,將一個個小的任務和目標分配給該組的組員。通過對一個個小目標的完成,讓學生能夠在組內進行互幫互助,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以此讓學生互相帶動對方進行學習,實現(xiàn)整組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讓組長把控好小組內的學習進度,使組內的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教師在講解“Your bag is broken”這節(jié)課時,組長便可以將學習任務進行安排,讓a層次的學生用英語來描述bag,讓b層次的學生來進行簡單句子的說明和分析,比如“I really like the black one” ,并讓c層次的學生將文章中所出現(xiàn)的生詞進行記錄。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a層次的學生面對更加具有難度的挑戰(zhàn),有效訓練自身的口語能力和表達能力。而讓b層次的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弱項自行彌補,訓練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c層次的學生通過生詞的匯總,能夠記錄下最為全面的詞匯內容,并且所面對的任務也最為簡單,在記錄的過程中,也能使其對相應的單詞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使其擁有更加堅實的知識基礎。通過對任務的分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訓練組長的組織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進而全面提升組內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使班級中的所有學生在這種教育模式下,逐漸掌握豐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渠道,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和學習意識。
3.作業(yè)分層。因為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需求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教師在布置相應的作業(yè)時也需要對作業(yè)進行適當?shù)姆謱?。在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讓c層次的學生進行課堂所學習知識的閱讀,并有效完成相應的所讀作業(yè),此外,還需要為其布置相應的默寫內容,讓學生將基礎的詞匯與句型進行默寫并提交。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進行背誦和理解,讓其在理解相應句型的基礎上,對句型進行仿寫,之后再將仿寫出的句子進行提交。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便可以讓其完成一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業(yè)內容,比如可以提出一個主題讓其進行寫作,也可以對教材內所出現(xiàn)的文章進行續(xù)寫,使其能夠通過作業(yè)的完成,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和英語思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作業(yè)內容的不同,將其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指一些難度適中,適合班級所有學生的題目,而選做題的難度相對于必做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將所包含的題目分為三個等級,即一星等級、二星等級和三星等級。其中,一星等級為必做題,二星等級和三星等級為選做題目,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進行選作。
4.評價分層。評價的內容多種多樣,其中包括課堂表現(xiàn)的評價、任務完成的評價、作業(yè)質量的評價、階段性評價,以及總結性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過程。并且在進行評價時,教師需要多多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在課堂上進行評價時,教師便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活動情況和聽課情況,以評星或加星的方式激勵學生認真聽課,使學生能夠產生較大的積極性去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對于課后作業(yè)的評價,教師便可以以語言評價加指導批語的形式進行評價。同時,教師也可以在作業(yè)上寫下“Try hard!”“Come on!”等等評語,以此寄托自己對學生的希望。并且,在這一過程,教師也可以采用學生互評、小組評價等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互的評價,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為學生提供更加合理、公平的評價體系,使學生能夠以一種更加全面的方式了解自身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狀態(tài)。
四、結語
本文在開始主要講述了分層合作教學的含義,之后又提出了分層合作教學的流程。最后,本文從幾方面針對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小組合作教學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包括學生分層、分層合作學習活動、作業(yè)分層、評價分層這四方面。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徐麗君.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中的幾點嘗試[J].科普童話,2020(27):193.
[2]郭麗燕.學生差異視角下實施分層教學,注重小組合作[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32):68.
[3]朱其平.巧妙分層,有效施教——淺談小學英語小組合作背景下的分層教學[J].校園英語,2016(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