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娜
[摘要]? 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和載體,同時,也存在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的風險,如何將社團作為有效抓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強化其思想引領(lǐng)和價值導向功能,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實現(xiàn)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重要途徑。
[關(guān)鍵詞]? 高校;社團;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0-0124-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lǐng)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大學生社團是高校學生因具有共同興趣愛好或擁有相近人生理念而自發(fā)組建的群體,社團類別眾多,活動形式豐富,成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因此,加強對高校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住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陣地,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社團組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作為高校一種常見的組織機構(gòu),社團承載了大學生的主要群體活動,同時將大量具有優(yōu)秀素質(zhì)和能力的學生聚集。整個結(jié)構(gòu)中,也具有相對和諧輕松的氣氛,成員之間無障礙的交流和溝通。若是在社團日?;顒又杏行谌胨枷胝谓逃?,能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興趣的不斷提高,由此拓寬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二)加快思想政治信息的傳播
新形勢下,因為存在高校社團這個組織,將學生個體之間的距離拉近,還使社團成員間的交流和溝通增進,有利于傳播各類信息。而借助社團的信息交流環(huán)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社團成員深入了解思想政治信息,同時還為社團成員和非社團成員之間交流信息提供了便利。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作為高校校園文化有機體,在社團中都是由成員共同努力和協(xié)商組織、設計和管理各項活動。同時,社團各個成員之間,不存在上下級關(guān)系,所構(gòu)建團體氛圍是平等、民主的。而通過有機的融合社團文化和思想教育,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思想政治方向,由此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進一步增強。
二、高校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一)缺乏嚴格的社團管理機制
高校社團一般歸口于團委管理,數(shù)量龐大,人員眾多,活動分散。各高校團委普遍存在管理人員有限、工作任務超負荷等現(xiàn)象,很難集中時間和精力對社團進行細致、規(guī)范的管理。高校社團的性質(zhì)屬于非正式組織,對社團成員的約束力缺乏強制性,無法像正式組織一樣嚴格管理。社團負責人的選拔往往也只是成員們憑主觀印象推選,存在“工作熱情有余,管理能力不足”的現(xiàn)象。對社團的管理制度、運行機制往往執(zhí)行不到位,松散的管理使得意識領(lǐng)域的風險大大增加。
(二)缺乏充足的發(fā)展資源保障
首先,社團指導老師配備不足,有些社團即使配備指導老師,也是形同虛設,或者重“業(yè)務指導”輕“思想教育”,重“比賽拿獎”輕“全程育人”。社團指導老師都是兼職擔任,大部分是義務指導,即使有報酬也是象征性發(fā)放,因此指導老師的積極性、責任感難以得到保證。其次,社團建設過程中,缺乏場地、資金、設施設備等硬件的支撐,僅僅依靠團委有限的學生活動費用,不足以保證社團活動充分開展。
(三)社會環(huán)境增加了社團管理風險
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社團活動不再局限于“學校圍墻內(nèi)”,而是通過網(wǎng)絡傳遞信息、尋找同伴。網(wǎng)絡知識獲取的便利性也使得社團成員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接觸大量的信息、多元的價值觀。一方面促進了社團活力,拓寬了學習、交流的途徑,另一方面信息真?zhèn)伪鎰e、輿論網(wǎng)絡傳播速度極快等,也是存在的安全隱患,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員誤導,很可能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后果。
三、加強高校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lǐng)
一是黨委、團委要加強對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多途徑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選取社團干部參與學習課程,提高思想覺悟。二是將解決思想問題與給予實際扶持相結(jié)合,建立并完善社團幫扶機制,黨團干部要深入社團青年,有效溝通、交流,并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為社團的順利運行提供經(jīng)費、場地等各項資源保障,為其排憂解難。三是建立社團團支部,實行黨委、團委、社團部、各二級學院團總支、社團團支部一條線貫穿,由團支部對社團活動進行引導與組織,實現(xiàn)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二)完善社團管理模式
一是落實“社團生命周期管理”。管理內(nèi)容涵蓋社團注冊、會員招募、活動開展、財務報賬、內(nèi)部管理、年審報批、檔案存檔、社團注銷等必要環(huán)節(jié)。將社團管理全過程精細分解為規(guī)范嚴謹?shù)牧鞒汰h(huán)節(jié),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沉淀管理基礎。二是實行“雙導制”社團管理模式。將學生參加社團文化活動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計劃,實行導師指導制與學分主導制并行,將社團活動作為“第二課堂”,統(tǒng)一納入教學安排,充分利用學校整體的教學資源,解決場地、設備等問題。每個社團配1~2名指導老師,定期指導社團學習、活動,并于期末對學生進行思想與能力考核。從過去“學生找老師”轉(zhuǎn)變成現(xiàn)在“導師帶學生”,有效克服傳統(tǒng)社團管理自發(fā)性帶來的弊端,社團管理模式更加規(guī)范、系統(tǒng),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建設管理人員隊伍
一是打造優(yōu)秀社團指導老師隊伍。嚴格把關(guān)指導老師配備,既要有相關(guān)能力,又要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將指導工作量納入教師課時,將指導成績納入教師績效考核指標,建立嚴謹、科學的考核與獎懲制度,通過對評優(yōu)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進行政策扶持,從而激勵更多“又紅又?!钡膬?yōu)秀老師加入社團建設,投身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社團學生干部力量。社團干部是社團帶頭人,在社團中發(fā)揮著核心作用,必須對這個群體的思想狀況進行嚴格把控。團委在推薦、選拔時要給予指導、把關(guān)、審核,按照“以德為先”的原則,杜絕“帶病上崗”,社團干部原則上必須是共青團員,對于思想類社團原則上必須是共產(chǎn)黨員。定期開展培訓學習,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大力宣傳、表彰德才兼?zhèn)涞纳鐖F干部,發(fā)揮其先進典型的導向、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強化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